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1-11-26汪孝刚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微课历史素养

汪孝刚

(重庆市云阳县巴阳初级中学,重庆 404500)

一、微课的概念与特点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一种结构化的数字资源,其并不像多媒体那样简单,内部包含着对各种音频、微视频、图片、PPT 的综合应用。微课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把碎片化知识点整合后加以展现。在微课中,可以组成各种各样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比如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设计、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点评等,他们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组织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主题式或者是半结构化的应用环境。由此也可以看出,微课和传统单一式的教学课件、课例、设计、反思等是存在较大差别的,但又是在这类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特点决定了其和普通课件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一,微课的特点之一在于其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即在微课内部是包含各种各样的视频、音频、图文资料的,其是对信息技术的一种综合利用。第二,微课的时间比较短,通常只占据一节课程的1/4,时长在五到八分钟左右,在课堂中也只能称之为一个片段。第三,微课的主题明确,内容也较为具体。一个微课通常只会讲述一个内容,或是该主题的难点,也可以是相应的学习方法或者是策略,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和突破的一个问题。第四,成果简化,易于传播。微课自身就具有主题明确、内容具体等特征,所以相关的微课内容更容易表述,成果也更易转化,且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呈现的,所以在网络上进行传播也更为方便。

二、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些学生已经迎来了青春期,比较叛逆,同时又缺乏约束自我行为和思想的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时都缺乏积极性和专注力,对各个科目学习的兴趣并不高。尤其初中历史这门课程以文字的形式展现,且内部包含了各个时期的不同事件,这给很多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困扰,甚至部分学生出现了抵触情绪,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通过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融入微课,则可以转变传统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以视频的方式观看各种历史事件。在运用这样的教学手段下,课堂的趣味性提升,也调动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个学科中学生都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其是指在没有学生、教师的帮助之下,学生可以自主地对一些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索,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和思考的好习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微课,可以通过设置课前的预习档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帮助学生养成预习好习惯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历史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探究的精神。

(三)有利于实现对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

应试教育背景之下,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在中考时能否考出一个优异的成绩,并不在乎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过程是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以促使学生记忆为主,不断地让学生进行背诵、默写、刷题,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核心素养的落实。通过在历史教学课堂中融入微课,将微课渗透在课前预习、课中讲解以及课后巩固,发挥微课在教学不同阶段的积极作用。这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形式,为构建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奠定了基础。

(四)有利于落实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改中所提出的一个新型的教学目标。它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初中历史课堂中融入微课,有针对性地在微课中体现历史学科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历史学习能力,可以树立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三、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

历史是人文学科,讲述的是过去某段时间所发生的人和事。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让学生以史为鉴,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起始阶段学生对历史还是有很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中识记内容的增多,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逐步消退,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在降低。很多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面临的功课也比较多,甚至对于这种记忆性的课程产生了一种排斥的心理,整体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二)教师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初中阶段的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除了日常的教学之外,还有一系列的教研实践活动。虽然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很多教师都在课堂中融入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比如,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融入小组合作探究等,但是这些教学方法流于表面,并没有渗透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只是简单地使用了该种方法,整体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度不高,互动性较差,难以真正地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以及一系列的能力。

(三)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待提升

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是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和其他的一些多媒体教学不同,微课属于一种综合性知识的整合。比如,内部可能会包含视频,也会包含一些音频以及PPT,需要教师基于学生学情以及教学的内容,合理有效地进行创设,同时还要突出微课的主题,要将知识点浓缩到十分钟以内,这是对教师执教能力的一种考验。就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师而言,虽然具备较强的历史知识和素养,但是信息技术能力并不强,学校缺乏对微课制作的培训,很显然这阻碍了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四、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融入培训以及沟通渠道,提升历史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微课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这样才能够实现微课和教学内容的结合。因此在初中阶段,学校应安排相关的培训,让历史教师可以学习相应的微课制作方法、上传步骤。其次,在组内建立沟通的渠道,实现微课资源、主题内容的相互交流。通过这种培训以及沟通的方式,提升历史教师对于微课的重视度,同时不断地优化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

(二)基于微课构建课前预习导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上文的分析,微课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简短精练的综合性的资源,该资源可以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就目前的初中生而言,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微课构建课前预习的档案,让学生在微课的指引下,自主对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这也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中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动,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三)基于微课设置课中学习内容,突破历史教学难点

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基于微课设置课前的导入部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掌握相关学习内容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合理地对知识要点进行创设。该部分所阐述的案例主要是重难点部分,利用微课进行突破,引导学生对重难点进行理解。以《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这一节课程为例,其需要学生能够了解主要的历史人物以及史实,比如,在该节课程中会涉及章西女王以及玻利瓦尔,在拉丁美洲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了殖民掠夺和统治,在印度英国也开始了殖民掠夺。当然除了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利用辩证的方式对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该节课程中,教师可以制作两个微课内容,第一个微课是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在微课中用简短的视频展现出葡萄牙以及西班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活动的状况,并在视频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印第安人和黑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殖民者的到来给拉丁美洲的人民带来了什么?第二个微课视频是印度民族大起义,教师仍然可以先以微课的形式,展现出起义的过程,让学生思考并比较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结果不同的原因。整个思考和探究环节,可以融入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对内容进行分析,继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

(四)构建课后微课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是相互连通的,每一个历史结果都会有相应的原因。在学习时,需要将整个历史线连接起来,这就考查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分析能力。因此,教师除了要基于微课构建课堂教学内容之外,还可以通过微课创设课后巩固的相关知识,将一些知识制作成复习板块,让学生通过微课进行巩固,避免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死记硬背现象,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能力。微课巩固内容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发放到QQ 或者是微信的群中,也可以上传到固定的课后巩固平台。学生登录该平台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学习和突破的重难点知识,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融入多样化的评价模式,提升微课教学的质量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一言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落实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辩证观以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出该门课程的作用,就需要教师引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三种评价方法,第一种是学生之间的自评与互评,包含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自我能力的判断等。同时还包含小组合作中,学生之间对学习效果的相互评价。第二种是学生对教师所制作微课的点评,主要从趣味性、合理性、是否达到提升的目的等角度。第三种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融入微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专注度、参与度、学习效果等维度,对微课教学进行评价和优化,发挥出微课在历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五、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注意点

(一)注意主体明确性以及条理的清晰性

微课的时长一般会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内部包含音频、微视频以及图文等资料。很多历史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都会陷入一种误区:在微课中呈现出各类资料,这也使得学生在观看微课时,因内容多而杂、主题不突出等问题,学习效果不明显。为了不让整个微课显得过于复杂,就需要明确好微课主题,设计好文稿资料,组内教师进行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微课的引导性作用。

(二)注重对核心内容进行提炼并发散

在整个课堂中微课的时间并不会太长,大约十分钟之内。教师要注重对微视频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整合、提炼,让微课短而精,并能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究,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提升,核心内容能得以发散。

(三)注重对课堂秩序的管理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融入微课视频,尤其要注意对课堂秩序的管理,因为微课视频属于一种独特的体验,其需要学生集中视听。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也不乏有些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出现走神的情况,被视频中的某些画面所带偏。这就需要教师制定的微课视频符合教学的内容,除了好玩之外,还要发挥出一定的思考作用,同时对于一些走偏的情况,要及时地进行纠正,避免微课出现副作用。

结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微课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枯燥性,为历史课堂增加色彩。在融入微课之前,需要初中历史教师加强培训,积极地学习和微课相关的技术和手段,便于更好地在初中历史课前、课中以及课后进行应用,发挥出微课在历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微课历史素养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