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体系研究

2021-11-26金宇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高职政治

金宇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市 132200)

一、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获得对劳动的具体认知,并在集体劳作中体味合作的乐趣,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和自我价值认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集体主义观念,强调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若只从理论上去向学生讲述,很难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细细考究,社会实践之所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因为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政治理论知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思想的进步与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在长期的发展中,党针对许多现实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这些新的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具有实践性。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社会实践教育观念,辅以教师的指导,可以增进学生对政党所出台的政策和提出的理论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避免只从自己的主观角度片面地看待问题。此外,让学生投身大千世界,进行磨练,可以增进学生的认知,从而避免学生出现“坐井观天”,人云亦云的情况。

(二)社会实践有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

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可以磨练意志,增长见识,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亦如此。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在较为单纯的校园中生活,面临的诱惑和危机比起社会要少得多,因而,教师思想政治辅导的出发点都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存在的一些思想缺陷,但一些隐患性的思想危机并未提前预知,因而许多大学生走向社会,很快被生活环境所同化,出现许多“无理想、无追求、无原则”的“三无”毕业生人群。这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因而,在校期间,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及时发现他们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加以总结分析,耐心指导,建立起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有助于学生毕业后更快的融入工作,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这方面来说,社会实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鲜明的案例与研究课题,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多层次发展。

(三)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和成果才是最终的成绩。高校政治课上,教师反复向学生贯彻爱国主义思想,宣扬爱岗敬业,有许多学生在考试时,也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但是所谓的考试成绩不可能全面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果。那么,怎样才能全面准确的检验政治教育成果呢?“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笔者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真实思想政治觉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人的内心世界也只有通过外在的行为来体现,因而,观察学生在实践中是否将爱国主义、道德为先以及辩证分析法等贯彻到具体行为中去,是评价思想政治教学得失的重要方式。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体系

为塑造社会应用型人才,凸显高职院校教育的优势,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完善的实践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道德观与人生发展观,从而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建立健全的社会实践教育体系,着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意识教育

要想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能够使学生真正投身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就必须完善社会实践教育体系。首先,学校必须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将实践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就必须一视同仁,社会实践教育应与其他教育教学一样,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包括实践活动组织,具体的参与项目,参与形式,预期效果等。只有制定出详细的计划,明确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方向,才能使学生不至于盲目选择社会实践方式,病急乱投医,遭遇实习陷阱。高职院校为推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与多家企业签订联合培养的协议,在校学生定期要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而学生在企业期间应有专门的教师指导,对于学生的政治思想发展进行360 度评估与总结分析,这种全面性的实践过程依赖于详细的实践计划的制定。其次,学校与教师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有时很难分辨善恶,尤其是社会经验少,不了解所谓的择业黑洞,因而,教师在学生实习时要全程监护,留存学生实习单位与主要负责人的联系方式,适时了解学生的实习表现,及时掌握学生动向。当然,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遭遇到一些挫折,教师这时就应了解情况,选择解决的方式,如果是企业故意刁难,那么教师可先与学生沟通,以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应轻易劝阻学生退缩,更不应主观将其视作是任性娇气而不予理会。再次,学校与教师也应尽自己的努力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学生所能选择的实践方式毕竟是有限的,且潜在危机较多,而学校由于在一些业务上可能会与一些企业有所接触,对企业的了解更加全面一些,因而为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就会更加客观。如高职院校为保障学生的社会实践安全,提高社会实践质量,可以学校的名义去选择一些不错的企业或机构,以合作培养的名义组织学生团队到这些单位中去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与企业员工沟通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与安全意识,有利于学生政治思想水平的全面发展。

(二)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职业道德在现今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当代企业在招聘与培训中,职业道德也被列入核心考核项目。因而,为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高职院校可建立职业道德培养的多种培养渠道。一方面,学校应组织学生开展职业道德研讨,对吴斌、段爱平等爱岗敬业标兵的先进事迹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岗敬业的重要性,进而探讨如何做到爱岗敬业;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去体味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纪律与职业责任,从而使其切身体会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公约,对职业生活的种种规范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此外,专业技能比武、道德演讲等方式也可以拓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三)建立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模式,健全社会实践评价体系

要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就不能拘泥于单一化的社会实践模式,因为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只让学生进行单一化的社会实践模式,就等于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这样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又容易使学生的世界观片面化,反而不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例如,有的教师一说起社会实践就认为是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久而久之,在学生的意识里逐渐养成了社会实践就是实习的错误观念。其实,社会实践是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比如高职院校通常会组织学生做公益、乡村支教、志愿服务等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是不具有单纯利益关系的活动,恰恰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最佳方式。学校在组织学生参与公益中体验到帮助别人的满足感,在支教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获得别人的尊敬,都会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当然,实习也是一种必不可缺的社会实践方式,这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强化了对专业的认知,有利于将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因而,高职院校应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育模式,让学生享受不同的思想情感体验,从而加深他们的思想认知水平。

此外,很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育的一大弊病是重形式而不重结果,许多教师在统计社会实践成果时,只是将参与人数、参与项目重点分析,而对实践过程与实践成果却只是简单概括。但从我们的社会实践教育目的来看,是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客观的分析方法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而,在做社会实践教育评估时就应着重对实践过程与实践结果作详细考究,发现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对学生的正负影响,并以实际观察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总结学生的思想动态,诊断其实践的优缺点,客观评定各个主次因素的关系,从而做出定性分析,判别社会实践教育是否成功,并找出改进的方式。以往学校简单的以教师的社会实践报告作为评估依据,得出的数据与结果显然也是不科学的。因而,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变化为参照,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实践教育的规律与动态。另外,评价结果的应用也应与教师的职称与薪资挂钩,以此激励教师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当然,教师还应该负有监督和保护学生的职责,若放任学生不管,使学生遭受到本可以避免的伤害,学校在特定的时候还可以追责。要全面的跟踪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只依靠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的力量显然不够,高校可以学院为单位,建立多个社会实践临时小组,由多个其他专业教师或行政人员协助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组内可以进行恰当分工,有的负责学生联络,指导实践,有的负责企业联络,收集反馈意见,开拓实践平台,有的负责实践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找出解决方式。这样一来,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重点清晰,职权分明,有利于保护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高职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