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2021-11-26余献远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内容

余献远

(广西钦州商贸学校,广西 钦州 535099)

引言:

中职计算机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其教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综合全面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教学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现阶段我国中职计算教学更加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更加重视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分析,根据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从而帮助学生在深入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然而我国部分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时仍存在教学方式内容单一、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如何破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此类情况,实现中职计算机课堂的高质量教学成为我国中职院校推行教育改革中面临的关键环节。

一、探究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各领域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因此在开展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以人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考量社会发展对于综合型计算机人才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对于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具有重要价值,教学实践只有符合社会进步的趋势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现阶段我国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鼓励其为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另外,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水平,打造综合型计算机人才队伍,实现为数字中国创建源源不断输送血液力量的教学目标,尤其是以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掌握当前我国人才市场的需要,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中职教育的创新与进步。

二、现阶段我国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效果不明显。在以往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授课方式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地区教学模式虽然略有不同,但在方式、内容上也是大同小异,这种因循守旧的计算机教学方式无形之中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发挥。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其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内容丰富,相比其他学科更加侧重理论教学的特点,计算机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技术运用,在这种情形下,许多教师为了保证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会对计算机涉及的各类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重难点,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种教学方式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没有培养其灵活运用各类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考虑到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分为专业知识讲解和上机实践操作两方面,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谓的上机实践也仅仅是指导学生机械地重复操作,当学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仍然无法依靠自身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自主地加以解决,这类情况目前普遍存在于我国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发挥。

(二)课堂教学内容陈旧。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也未得到及时的更新换代,与实际发展存在脱轨的现象。例如,当办公室人员普遍采用WPS 办公软件处理日常工作时,我国部分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仍是Office 系统;当广大计算机用户普遍采用Windows2000系统时,我国部分中职计算机教学仍使用Windows98 系统进行教学;当Windows10 成为社会流行趋势时,我国部分中职计算机教材还在教授Windows7 的操作技能,计算机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其特点是与时代发展步伐齐头并进,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进步,计算机操作系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然而现阶段我国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采用的教材内容却是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其教授的大部分课程内容都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进程,对于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的现实工作需要不符,计算机领域从业人员在学生时期认真学习的专业知识,在毕业后无用武之地,甚至成为“老古董”,这与现阶段我国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老旧脱不开关系。

(三)教学实践性不足。现阶段我国部分中职计算机教学侧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教师对于开展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学生缺乏充足的实践机会,从而导致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理论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差的现象,尽管中职院校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学习,然而就其实际操作技能而言,可能仅仅是比经过短期电脑培训的学生和普通的计算机用户略强,在一些基础操作技能方面甚至比不上长期使用计算机的一般工作人员;另一方面,许多中职院校由于缺乏充足的教学资金,其教学工具不同程度存在破损、老旧的现象,由于基础设施的匮乏,某些计算机课堂实践活动无法高质量开展,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实践能力欠缺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缺乏信心,已经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关联性不足,无形之中影响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四)计算机教师素质有待提升。计算机专业是一门专业知识内容丰富、知识体系更新快速的学科,因此对于从事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的教师要求其具备更加专业的素养,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然而新时代许多计算机专业优秀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更加倾向于进入互联网公司工作,对于从事计算机教师行业缺乏兴趣,这就导致现阶段我国部分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存在年龄结构偏大的现象,教师群体老龄化成为突出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中职院校尚未针对当前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系统培训,导致老教师凭借自身工作经验开展教学,对新型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未能及时掌握,没有将计算机教学课程与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市场的更新变化紧密联系。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方式探究

(一)改进教学模式。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指的是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进,要增强教学的时代特征和学科特点。由于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时效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其教学方法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下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讲解专业知识和上机操作的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探索“校企联合”的模式,定期安排中职学生进厂接受实践教育,在工厂中增设实习岗位,帮助学生在走上社会前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要首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前期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便于在为学生安排校外实习时提供参考,同时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热爱,教师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检验教学成果,培养学生在面对未知因素和环境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二)更新教学内容。滞后的教学内容无法适应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内容的不合时宜会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这与教育的宗旨是相违背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只有做到及时更新教学教学内容才能实现高水平的教学,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传授学生最新的就业岗位需求,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学科特征开展教学,抛弃传统的片面追求全面知识点教学的模式,研究制定新课程教学,完善教学基础设施,使用新型的计算机型号和系统开展教学,对于陈旧的教学知识体系及时剔除,对符合就业形势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内容重点进行开发;另一方面,不同区域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就业方向和不同专业领域的计算机知识分类施策进行教学,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实现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三)突出就业导向。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师在安排课程设置时,要结合现阶段技能强国的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岗位的需求,在开展教学活动还应充分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工作潜质等方面的特点,培养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中职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要突出产学融合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群体的实践能力,要在课程设置时适当安排岗位教学,而非仅仅依靠课堂模拟来完成实践课程,为学生打造工厂-学校一体的实习基地,通过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实际工作岗位面临环境的方式,提升学生群体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提升计算机教师专业素养。中职计算机教师作为学生的指路人,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学活动开展质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这种专业性、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师的教师水平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教学成果。因此,学校应进一步扩大青年教师的招录比例,通过提升薪酬待遇等措施加大对计算机专业高材生的引入,通过注入新鲜血液的方式为中职计算机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同时针对现有的教师群体,应通过邀请专家开展讲座、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水平,打造新老教师共同进步的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为了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中职院校应探索工作激励制度,开展教师评优活动,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群体进行嘉奖,对于工作成绩落后的教师群体取消年底评优资格,定期选派有责任心,上进心的教师赴外地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学经验,全面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主动探索新型教学方式的热情,为进一步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奠定坚实的教师团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探究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转变当前学生群体就业难的现状,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课堂教学时仍存在教学方式一成不变、教学内容因循守旧、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以上情况,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就业岗位的现实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专门的教学方案,进一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扩大优秀师资队伍,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培养全面型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可靠的队伍保障。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课堂教改现状及建议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