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2021-11-26杨慧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共产党人理想信念革命

杨慧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综治所,北京 10010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顾我们党百年光辉历程,就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的历程。我们党能够从最初的50 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100 多万名党员,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共产党人形成了独特精神谱系,深刻而充分地彰显了信仰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提供了精神引领和支撑。在筚路蓝缕创造辉煌的百年历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坚定信念、顽强拼搏,涌现出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形成了包括长征精神、沂蒙精神等在内的伟大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不断延展,是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最本原的精神滋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鼓起迈进新征程的精气神,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党的事业的辉煌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实质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都构筑起自己的革命精神,党的革命精神演进史就是一部党的奋斗史。虽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内涵意蕴和价值底蕴具有差异性,但都体现着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一以贯之的基础性思想核心理念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人民至上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生动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需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的宝贵精华。

(一)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情况形成的,是中国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先进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根据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伟大精神的创造者和践行者,彰显了所承载时代的精神气象。在革命战争时期,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重要任务,铸就了坚守信念、敢于革命、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斗争精神,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决定了其革命精神基因的核心必然是为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精神是实践的产物,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艰苦卓绝的奋斗必然产生伟大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始终与奋斗相伴相随。我们党的精神谱系是由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及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和爱国力量共同锻造的,他们的坚强意志、崇高品格是党的精神的集中体现,他们的感人事迹、无私奉献是党的精神的生动诠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得到丰富的发展,涌现了以迎难而上、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理念的创业精神,铸就了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为此,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我们共产党人要保持的政治品格。作为永葆本色的“传家宝”,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拒腐防变、勤俭持家的“防腐剂”,成为凝聚党心、民心和激励全党共同奋斗的伟大精神力量。

(三)锐意进取的务实精神

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伟大首创精神,开拓创新的气概贯穿于我们党的奋斗历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在改革时代,中国革命精神得到拓展,赋予新的内涵和形式,孕育产生了以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为重点的改革创新精神,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特区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劳模精神等,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崇尚理性、实事求是品格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人民至上的为民精神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从诞生开始就将“人民”镌刻在旗帜上。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进入新时代,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纵深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根本性变革和成就,形成了以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丝路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等为代表的宝贵精神财富。进一步体现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改革发展成果。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赓续发展

一个民族能够长久生存的灵魂是精神,唯有在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为此,需要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价值意蕴,充分认识其新时代背景下的赓续发展,继续以党的革命精神积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伟大事业发展,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力量。

(一)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中国革命成功的奥秘就是靠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问题是世界观的问题,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共识,形成适应新时代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本领。可以说,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就是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念或是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就容易得“软骨病”。为此,我们要坚持真理、坚定信仰,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将共产党人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进的动力源。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项基本方略。这需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不忘初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总书记立足唯物史观,在著述讲话中经常引用有关民本的至理名言。他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意在说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他引用“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要求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他引用“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强调“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深刻彰显了人民性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质,这种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流淌在共产党人的血液中。

(三)坚持守正创新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在建党实践和建党初期从事革命活动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中共党史上的许多个“第一”:党的第一所干部培训学校;党的第一本理论刊物;党的第一家出版社;党的第一份日报等。这种开拓创新的无畏气概贯穿于我们党的奋斗历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我们不仅要有防范风险的准备,也要抓住机遇,筑牢化解风险挑战的创新战略。依靠持续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我国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效率,激发共建共享共治的创造性,推动我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显著的实质性进展。新时代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既要使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形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拓展和丰富,也要结合新的实践去创造、提炼新的宝贵精神财富,使我们党的精神谱系不断延展,使党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激荡出更为跳跃的时代浪花,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用鲜血和牺牲构筑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之源。我们生逢盛世,必当不负盛世,在新时代的发展阶段下,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猜你喜欢

共产党人理想信念革命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中国的出行革命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