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性的问题与方法论革新

2021-11-26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逻辑语境思政

张 旭

(烟台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一、高校思政课衔接性问题研究中的偏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衔接性问题涉及课程教学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是外部与内部、纵向与横向多角度联系的。基于学术梳理、问卷调研等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思政课衔接性问题已经从以纵向衔接性问题为主转向了以横向衔接性问题为主,并且在高校思政课衔接性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认识。

第一,对高校专业课和思政课关系把握不准,导致两者“同向同行”受到一定阻碍。

国内一些学科发展较西方学术的规范性起步较晚,在融入国际学术价值体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将西方学术思想和理论作为了本学科基础,甚至是原封不动地搞“拿来主义”,以批判性、创新性、自由性为口号潜移默化地鼓吹专业课理论研究“去意识形态化”,这可能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被架空、边缘化。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讲,不存在“价值中立”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体,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关涉意识形态属性的。[1]在处理专业课培养与思政课教育的关系问题时,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在中国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对学科专业知识加以诠释、比较和评价,自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摒弃照搬西方模式,警惕学术西化和意识形态渗透,牢牢掌握新时代高校学术话语权。

此外,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没能更好地融合其他学科的优势工具方法,方法论革新的主动性较低。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吸收了各相关专业人才,但并没有很好融合各学科优势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各地对于创新性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贯彻滞后性。

第二,高校思政课衔接性问题的转换没有紧随时代性,一些命题已经过时或成为当前形势下的伪命题。

通过知网文献梳理发现,当前高校思政课衔接性问题仍主要集中在宏观衔接性研究层面。其一,在纵向上,关注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衔接。研究成果繁多但不够精细、难以产出突破性成果,往往侧重两种教学阶段不同模式的差异性比较,但不能从一个高度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二,在横向上,问题集中于在整体域面上解析高校各门思政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着力理顺它们之间的逻辑性、解决课程间存在的重复性,但是由于各门思政课内部范式较为统一而理论内涵差异化明显,很难多门课统一协调。

实际上,一些旧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当前高校思政课衔接性的主要问题,或者应当被转移到其他学科视域中进行研究。例如,中学到大学的思政体系衔接性问题,已经不再适合高校范围内进行的思政课衔接性研究,而是比较适合当前形势下教育全程育人等课题。问题不在于认识到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而在于如何用学科逻辑和理论逻辑呈现这种层次性。再如,每次高校思政课课程改版,总会伴随着大量研究新旧教材体系、课程顺序等的衔接问题。这些是比较重要的,但并不是最为迫切的。因为教材修订后,教师并不需要跟学生讲过去旧体系和知识,类似新旧教材体系的衔接问题研究停留在了纯粹理论层面,正如马克思所讲“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如果思政课研究匮乏实践效果,那么它将缺失实效性。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衔接性的主要问题

第一,与时代精神融合的横向衔接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因此,在新时代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是与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相适应的,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置于国家和社会宏观视野下考察。为此,必不可少的是与时代精神融合。

第二,思政课课程之间逻辑相关的内部衔接性。阶段课程内的重复性、阶段之间的重复性问题处理不当,会降低受教育者对课程教育的兴趣度,进而降低教育实效性,达不到理解和信服的教育效果。虽然大多数人认可为保证课程逻辑完整性的必要重复,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中明显感受到存在一定的简单性重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思政课教师没有完全理顺必要重复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展现出必要性重复内容在不同课程中的侧重,从而在认知过程中给人一种审美疲劳和无效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缺失问题。引人入胜、逻辑合理、修辞得当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教学效果中起到重要作用。[3]相反,缺失了话语的独特性、创新性和功能性研究,将无法有力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架构。融合性是当今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趋向。传统视野下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泾渭分明,尤其是自然科学不注重非理性、非传统逻辑思维方式的研究,认为“我们都把理论看作是想象的假设,发明出来用于自然界”[4]。随着当代哲学思潮的不断演进,修辞语境的动态研究使得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成为可能,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思政课教学中的方法论革新。顺应当前复合型研究需求,思想政治话语研究需要在前沿性的哲学基础上展开,关键在于构建一种融合性语境平台,通过思政话语完成教育的修辞过程。

可见,当前新时代思政课衔接性问题已经发生了转向,特别是在横向上注重思政课教育与时代精神的衔接,对此认识的态度是普遍积极的,但还需要从哲学逻辑和修辞语境等途径对此进行方法论辩护。

三、哲学逻辑和修辞语境方法在思政课衔接性中的应用

随着十九大后新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对思政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论证愈发显得重要,在衔接性问题中,哲学逻辑和修辞语境成为了主要的方法论辩护工具。

第一,两者有很好的适用性。逻辑分析和语境分析在哲学分析方法体系中有重要地位,它们对于哲学概念、思维、理论的精纯提炼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两者是相互交融。“在现实的科学实践活动中,理性与非理性是相互协调、相互契合在一起的。”[5]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理论学科,就必须有理性思维基础的哲学逻辑,还必须有非理性思维拓展的修辞语境等方法的共同作用。对于思政课而言,其“话语逻辑是思政工作者话语反映的事实发展和所表述的理性推理及其理论递进关系中的具体体现”[6],因此其中既有哲学逻辑性,又必须有修辞语境性。

第二,两者满足新时代前沿性需求。哲学逻辑和修辞语境两种方法的结合超越了传统经典逻辑论证方式,能够在“理性”与“信服”中间找到一种平衡态。逻辑方法的延伸有助于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内化课程设计理念,同时修辞解读方法能够为新媒体视野下课堂教育的可接受性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并对于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的语境融合模式做出新的探讨。

(一)哲学逻辑方法

第一,搭建融合平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力,体现思政课与社会意识形态的横向衔接。思政课的横向衔接性问题已经主要集中于同前沿性科学理论、时代精神、传统文化的融合中,为此,思政课需要主动构建一个彼此交织交融的舞台,充实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

第二,加强课程统筹,抓住每门课程的主要矛盾,完善课程内部衔接性。各门思政课程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和功能,纲要重在历史语境,基础关注实践语境,原理深思问题语境,概论关怀现实语境,把握彼此间联系与区别是应对课程内容合理性重复的逻辑起点。例如,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思政课理论来源,为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重点在于唤醒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生机,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承接关系提供智力支持和逻辑基础,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表征,教学过程需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新方位、新使命,明确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与方略。

第三,增进互动交流,借鉴其他学科范式、视野和方法,实现思政课与跨学科知识的外部衔接。首先,思政课之于专业课并不是“洪水猛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同向同行”必然要求加强两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找准它们的契合点,在此交互过程中使得哲学社会科学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协同促进作用,同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此外,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背景与思政课教学科研并不矛盾,反而拥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会促进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事业进步。例如,科技哲学专业背景的思政课教师,能够明晰地区分科学和非科学、反科学和伪科学的界限,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提升对逻辑、真理、价值探求的认识层次,进而帮助他们善于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现实实践结合,最终达到政治认同。

(二)修辞语境方法

第一,充分借鉴情景教学成果。近年来,思政课情景教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它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案例分析、情景剧与角色扮演、辩论赛等灵活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快速理解知识、培养技能和培育情感。但这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思政课实效性有降低之嫌。例如,过多的情景教学占用了原本较为紧张的思政课课时;由于学生对教学目的的认知存在一定缺陷,而情景剧作为一种既成作品展示,使得教师面对作品中脱离教学目标的部分时可干涉性和可操作性较差。所以在情景教学创新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整合多媒体资源,在情景的创设、描绘、递进、体验和拓展环节中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衔接性。

第二,发挥语境分析的优势。思政课教学中的语境问题研究方兴未艾,在情景教学中发掘的“情境创设—情景模拟—情景体悟”等阶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修辞学和语言学的语境分析方法应用于课程教学的生动体现。并且主客体关系的反思使得我们越发清晰认识到,大学思政课不是结论性知识的搬运、堆砌、灌输,而是理性思维的激发、培养、锻炼。哈贝马斯曾指出,任何交往行为需要从相互关系入手展开研究,由此观点进一步深化而来的科学修辞学逐渐成为了当代哲学诠释学中颇具影响力的解释模式,它强调主客体的相互理解、沟通和协调,从而使得主客体在特定语境中达到价值认同,完成理解和解释的统一性。学生作为修辞受众,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尊重并发挥其能动性。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的讲课成为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建构过程,在教学展开阶段将学生带入特定语境,在其熟悉的语境中分析多样化案例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领域,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才能使其有获得感和认同感。

第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思政课的功能体现在通过价值认同上升到政治认同,从而形成在教育阶段的意识形态合力,塑造符合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有生力量。这一过程本质是修辞过程,主要依赖于话语媒介完成。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最终必须是通过话语作为其实现大众化的重要媒介和社会运行载体的推荐及发展。[6]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思政课的语言艺术是有界限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但这种大众化不能以其走向泛娱乐化为代价。

四、结语

高校思政课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扎实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紧随时代潮流、反映并回答时代问题,不但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衔接性的主要问题所在,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需要用前沿性理论进行方法论革新,特别是在思政课衔接性问题中,要深刻认识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变化、教师队伍的变化、学生群体的变化,用哲学逻辑和修辞语境等一系列新的方式方法不断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衔接性问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辩护。

猜你喜欢

逻辑语境思政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