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
2021-11-26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杨 晖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在网络信息被快速传递的社会背景下,各种网络不良信息容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思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教师要依据全人教育、综合教育的思政建设理念进行课程改革,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建立思政建设长效机制,合理分析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通过创新建设路径,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引导学生在现行公共艺术课程下实现职业道德、美育和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伟大的民族复兴梦添砖加瓦。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价值
(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分析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建设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三点。其一,重视问题。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展中,高校对思政建设重视力度不足,主要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导致学生往往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但是综合素养相对不高,使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二,发展均衡问题。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其课程建设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即公共艺术课程的思政建设资源缺少,如缺少思政建设相关的展厅,导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匮乏,在思政教育的师资、场地及教育资源上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极大地限制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质量。其三,教学形式问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由于教学条件的制约,大部分高校开展的公共艺术课主要为艺术鉴赏课,全体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课程较少。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实际的教学活动大多运用讲授的形式开展,这造成思政建设力度不足,不利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
(二)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分析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与鉴赏能力,这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对艺术与精神的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元化支撑。同样,将思政鉴赏融入公共艺术课程,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呈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
二、思政建设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思政建设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想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渗透思政建设,高校需要构建学科交叉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可通过将思政与公共艺术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以相互融合渗透的形式来提升公共艺术课程的育人效果,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上结合思政建设,不仅能让艺术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也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例如,将传统艺术欣赏与思政结合,不仅有利于传统艺术的传承,还有助于传统美德的弘扬。其三,德育教育资源的完善。思政建设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中的渗透,能够进一步完善高校德育教育资源,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下,借助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
三、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以全员育人引导高校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重视全员育人的重要性,以全面育人来推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从而解决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新时期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需要统筹全员教育。在实际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既要有学生干部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师的参与,又要有全校教师的参与,使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局限于课堂。因此,高校要合理运用校园文化与校园网络教育资源,即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重视信息网络的运用。在微时代背景下,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与学生的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完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共艺术教育环境。例如,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利用微信和微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通过微信和微博进行思政教育,从而加强思政建设与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融合,以“微”时代的课程教学改革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以此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2]。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需要借助相关内容的渗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依赖于成绩,要加强思政教育内容在公共艺术中的渗透,确保课程改革建设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提升为要点[3];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优化上,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德育知识,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问题解决策略
(一)重视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
在高校开展的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中,高校领导与教师需要重视思政建设价值,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专业与成长的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从而实现教育工作的融合与创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公共艺术教育与学生的思政教学相结合,让思政教育能够贯穿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实现全程育人的教育目标。同时,在高校育人体系下,教师要重视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加强学生对思政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关联性学习,从而实现对现行的教学体系的完善,使学生加深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公共艺术教育内容的理解[4]。
(二)完善德育教学体系
在高校的德育教学体系完善上,高校需要将公共艺术教学课程纳入其中。例如,在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高校要对现有的德育必修课程进行完善,借助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融入思政建设的实践,让学生在完善的德育必修教学体系中具备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此外,高校要建立自身的特色课程,通过确立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等实现特色必修课课程的系统化教学,在特色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实践体系中,覆盖完善的教师资源和教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5]。
(三)坚持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创新
面对高校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工作,教师要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时代发展、企业发展的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教育教学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和党的建设情况。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学生的思想信念具有重要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有效结合,能帮助学生坚定信念和理想,从而发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导向作用。
(四)重视情感教学
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德育中的独特情感教育,通过引导,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德育学习中,在学习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精神文化的同时,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中,高校应注重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构建科学教育平台,不断完善教育的有效机制,着力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切实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的时效性,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