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回眸: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新型农民组织

2021-11-26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档案 2021年7期
关键词:农民协会萧山农民

周 凯/中国计量大学

五四运动以后,以北京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南移至上海,在民主与科学精神的感召下,中国人民有了新的觉醒。此时,毗邻上海的浙江大地,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其中既有《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也有领导衙前农民运动的沈定一,领导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新型农民组织,拉开了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序幕。

1 萧山衙前农民运动的缘起

萧山衙前农民深受封建军阀、封建地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财主家没有隔夜粮,农民家米桶空如洗”,便是衙前农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1921年9月27日,萧山衙前农民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第一个新型农民组织成立。新型农民组织的成立,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以及自然因素。

1.1 封建剥削严重。1920年至1921年前后,萧山农民既处在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又遭受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地租名目繁多,民不聊生。衙前农民协会在拟定的宣言中首先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农民的罪行。无论是丰收还是歉收,受伤害的都是农民。“天年丰收时,得益的是田主地主,农民没有份;歉收时,农民被田主地主记上来年该还的欠账”;“典当、杂货、米、布等铺户,无不敲剥农民的血汗”[1]。农民苛捐杂税负担沉重,多达50余种。农民用自己的血汗换来的只有贫穷与困顿。民国时期,萧山县的地主、富农人口数虽然只占人口总数5.4%,却占有了县域24.93%的土地;雇农占人口总数15.05%,却仅占有0.008%的土地[2]。1982年,86岁高龄的衙前西曹村农民翁三义在回忆时说,衙前一带多数是坎山大地主周家的田,地主收租时量租米量得手膀发酸,农民却没有饭吃。

1.2 自然灾害深重。萧山衙前农民在深受封建压迫的同时,还面临深重的自然灾害威胁,可谓民不聊生、困苦不堪。萧山江南的农民还时常遭受洪水泛滥、良田被淹没之苦,“南沙地方,从前清光绪三十一二年间坍起,坍去垦熟的地亩二十几万亩,西牧乡全乡为一片汪洋”[3]。同时,衙前农民还深受旱灾、虫灾、瘟疫频繁侵扰,1912年全县饥荒,升米百钱;1914年全县旱灾,河流干涸见底;1917年全县发生蝗灾,农作物损失严重;1918年洪灾后又发生了瘟疫,凡染病者一周即遭惨死……

这样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民运动,之所以发生在衙前,是具有深刻的现实原因的。一是从地理位置来看,萧山衙前处于浙东交通枢纽,河港纵横,无论是水陆交通还是信息传递,都十分便捷。二是从文化因素来看,衙前农民运动既有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精神的感召,又有工人运动彰显的团结伟力,这些都给予当地农民很大启发。三是从自然环境来看,在辛亥革命之后,衙前农民协会成立之前,10年间衙前连续发生了8次严重自然灾害,对原本生活困顿的衙前农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天灾人祸的双重压迫下,共产主义的指引犹如一道划破黑夜的曙光,衙前田头的革命星火迅速燃起。

2 萧山衙前农民运动的发展

萧山衙前农民协会作为中国第一个新型农民组织,与传统的农民运动或者农民起义相比,具有新的领导主体、新的思想觉悟、新的行动纲领等方面的进步特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力和组织动员力,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历史作用。

2.1 有了新的领导主体。衙前农民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的沈定一,是衙前农民运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一方面积极发表演讲启发农民思想觉悟,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农民运动积极分子,组织农民运动。与此同时,还积极筹办学校,邀请了浙江一师进步师生刘大白、宣中华等到衙前农村小学校任教,并开设成人班,在办学、演讲中不断启发、教育及发动广大农民群众,为农民运动的推进作了人才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2.2 有了新的思想觉悟。沈定一回到家乡萧山后,积极深入群众、访贫问苦,还面向劳苦大众发表《农民自决》《谁是你底朋友》的演讲,他用质朴的语言教育农民,用生动的事实启发农民[4]。在《农民自决》的演讲中,他指出“农民是处在少不得教,老不得养,壮年不得自存的生活状况中”。沈定一擅长用群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揭示农民群众团结一心的巨大力量。他用“一根麻杆容易断,一捆麻杆就折不断”的生动比喻,来讲述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他深刻揭露了封建地主官僚不劳而获的本质,他的演讲对农民大众与封建地主进行正反两方面对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及鼓动性,对衙前农民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沈定一积极筹办衙前农村小学校,动员农民将子女送到小学校读书,改变农民从小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境遇。与此同时,以学校为载体向广大农民传播革命道理,为农民运动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筹办中的衙前农村小学校成为推动农民运动的中心。

2.3 有了新的行动纲领。沈定一是《衙前农民协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和《衙前农民协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起草人,也是衙前农民运动的组织发起者、运筹决策者,他制定的农民运动新纲领,对于衙前农民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时《新青年》全文刊载了《宣言》《章程》《衙前农村小学校宣言》。衙前农民协会提出了“世界上的土地应该归农民使用”“土地该归农民所组织的团体保管分配”等战斗口号,引发了农民的强烈共鸣,反映了几千年来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与愿望。此后,萧山及周边绍兴、上虞等地相继成立农民协会82个,开启了抗租减租的革命风暴。农民协会先后组织了捍卫农民自身利益的斗争,涌现出如衙前村李成虎、项家村陈晋生等大批农民积极分子,彰显了“农民自觉”的革命主张,显示出农民群众蕴含的巨大革命力量。

衙前农民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是就其指导思想来看,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解决农民革命问题的首次尝试。二是就其组织主体来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三是就其历史意义来看,揭开了中国现代农民革命斗争的序幕,显示了农民群众的历史伟力。

3 萧山衙前农民运动的意义

衙前农民运动的革命烽火越烧越烈,反动当局惶惶不可终日。1921年12月27日,正在田里劳作的衙前农民运动“虎将”李成虎被捕,次年1月24日遇害。与此同时,许多农会会员被捕,农民运动进入低潮。萧山衙前农民协会的建立与斗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3.1 开展了减租斗争。《章程》具体规定了农民协会的组织机构、选举办法以及负责人的分工。以李成虎等6人为领导核心的衙前农民协会委员会成立后,便组织当地农民举行抗租示威游行,打击屯粮、抬高粮价等行为,先后捣毁了衙前、瓜沥的米店,以压低粮价。同时开展斗恶霸活动,对横行乡里的地主恶霸进行罚款,把罚款作为农会经费。在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面前,地主阶级被迫进行减租。农民协会根据《章程》规定,作出了“三折还租”和看年成丰歉情况交租的决议,并改大斗为公斗量租(大斗为8.5公斤,公斗为7.5公斤),去掉“东脚费”并反对交预租等。“一切额外苛例尽行取消”,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标志着衙前农民以减租为中心的反封建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农民运动从此走向了高潮。

3.2 促进了工农联盟意识的觉醒。《宣言》为农民指出自身解放的道路,正确估计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及作用,具有重要的思想启发作用和历史进步意义。《宣言》强调:“我们的觉悟,才是我们的命运。”当时,萧山南沙二三十个村的农民联合呼吁:“无产阶级的人,大家起来呀!”[5]农民只有组织团结起来,才能解放自己、拯救国家。《章程》指出:“凡生产工人及社会主义运动者,本会都认为是极良好的朋友,遇必要时,本会对于他们底团体或个人,应当尽本会能力所及,加以扶助。”[6]这其中既蕴含着工农联盟的思想,又昭示着农民运动的社会主义前途,十分可贵。

3.3 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精神。衙前农民协会提出了破除封建迷信、扫除文盲、推动妇女解放等革命口号。一是推倒东岳庙(现为衙前农民协会旧址)的菩萨雕像,并把庙宇作为农民协会会所。二是积极发展教育。兴办衙前农民小学校,只接受农民子弟入学,学生书籍、纸张全由校方免费提供[7]。兴建农民小学校,对收回农民长期被剥夺的受教育权利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积极传播妇女解放思想。宣传妇女与男子具有同等人格、男女应同等接受教育等,倡导婚姻自由,反对缠足等封建禁锢,提出了“妇女解放万岁”的口号。衙前农民运动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累累罪行,给封建族权、政权、神权以猛烈冲击,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开中国现代农民运动之先河,有利于把五四运动精神传播到乡村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8]衙前农民运动是党领导下农民运动中的重大事件,今天我们学习衙前农民运动的历史,就是要充分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就是要学习衙前人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党的百年历程彰显了党的无产阶级政党属性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

猜你喜欢

农民协会萧山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耕牛和农民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农民
全国首个省级职业农民协会在陕西成立
登封周山精神探析
把萧山花边打造成一张文化金名片
桃调诰农民协会与大革命时期的梧州农民运动
英德红旅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