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活动中的节奏训练
2021-11-26唐成果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唐成果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表达自身情感。节奏训练是幼儿音乐活动的基础,更是幼儿形成自身音乐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帮助幼儿进行节奏训练,能极大地提升幼儿的音乐学习水平,这对其之后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活动能帮助幼儿提升自身音乐素养,陶冶情操。教师对幼儿进行高效的节奏训练,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节奏训练的概念
节奏训练在音乐活动中占据重要位置,是指声音在表现时具有一定的规律,经过重复和多种组合后,可以极大地体现音乐的魅力,是音乐表达时间流逝的重要标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幼儿的精神、心理产生影响和调节作用。音乐节奏的主要构成是律动、节拍及速度,节拍通常指音乐中每个点停顿的长短,速度则是音乐作品节奏的快慢,律动更强调音乐带给人的整体感觉,通常用来判断音乐作品是否有感染力。
二、幼儿音乐活动中进行节奏训练的意义
其一,训练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知能力,对提升其音乐素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幼儿年龄较小,此阶段他们的理解能力并不高,对一些“说教式”的音乐训练难以理解。但是,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通过利用幼儿这一特点,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音乐节奏,促使其音乐素养及学习音乐的兴趣得到全面提升。
其二,节奏训练能够发掘幼儿身上的音乐潜能。幼儿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若能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音乐,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从而使其热爱音乐,这对开发幼儿身上的音乐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时,情绪和心理会受到较大影响,教师通过对幼儿进行积极引导,能够帮助幼儿更全面地掌握音乐节奏知识,调动其参与音乐活动积极性,进而使其身心愉悦,促使其健康发展。
三、幼儿音乐活动中进行节奏训练的策略
(一)从生活节奏出发,激发兴趣
生活是音乐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进行幼儿节奏训练时,教师可以尝试从生活中取材,借助生活资源获取创造性的音乐元素。例如,生活中的一些小动物、事物都会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小狗“汪汪”、小鸭子“嘎嘎”及青蛙“呱呱”的叫声,还可以打开窗户,让幼儿侧耳倾听汽车的“滴滴”声。幼儿在倾听“生活之声”时,不仅能更好地锻炼自身节奏感,还能在无形中培养自身积极探索、善于发现的能力,为之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教师借助这些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声音,能极大地提升幼儿节奏训练效果,激发其参与节奏训练的兴趣,进而加深他们对节奏的理解,为之后进行更深层次的节奏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朗读活动,加深节奏理解
节奏并不仅仅出现在音乐中,生活诸多情境也会涉及节奏感把控,教师需深挖周边节奏元素,将其引入幼儿音乐节奏训练中,以此加深幼儿对节奏感的理解。例如,教师可借助朗读活动,使幼儿从不同角度对节奏产生新的认知。幼儿在朗读唐诗宋词及《百家姓》《笠翁对韵》等作品时,不仅自身音乐素养及节奏感会得到发展,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幼儿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来说,朗读更易于让幼儿把握节奏,教师可通过对朗读材料进行“分段”“加标点”,进一步帮助幼儿在朗读时感受节奏、停顿,进而逐渐使其形成较高水平的节奏感,不断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三)进行节奏小游戏,培养节奏素养
科学调查表明,人类在幼儿时期是形成节奏感的关键阶段,若是能够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幼儿在此时期对节奏的感知、把握能力将得到飞速发展。基于此,教师可以在音乐节奏训练中,借助“拍打游戏”的方式,通过刺激幼儿的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加深其对节奏的感知,进而使其形成良好的节奏素养。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拍打出不同的旋律,并通过重复练习,让幼儿对节奏的感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会变得更加集中,创新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不仅如此,教师还可提供锣鼓、自制手鼓等乐器,引导幼儿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训练,使其对不同音调、节奏有更好的理解。通过节奏游戏,幼儿的音乐素养及对节奏的控制力会得到全面发展,这对其音乐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节奏训练是幼儿音乐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夯实幼儿音乐基础的重要途径。为提升节奏训练效果,教师可从日常生活、朗读活动及节奏游戏等方面入手,以此激发幼儿进行节奏训练的兴趣,加深其对节奏的理解,进而逐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为其音乐水平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