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崭新的简单与质朴——论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长笛奏鸣曲》的音乐语言

2021-11-26庞婷婷

黄河之声 2021年15期
关键词:长笛大调乐章

庞婷婷

一、生平与创作风格

普罗科菲耶夫的父亲在乌克兰省多纳斯克地区桑佐夫卡担任农业管理员,母亲是乡村音乐教师,热爱音乐,喜欢弹钢琴,是一位积极乐观且勇敢向上的女性,也是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启蒙老师。除了音乐,他的父母还非常看重自然、科学、文化等教育。儿时家乡快乐的田园生活和家庭的温暖让这位作曲家形成了“乐观主义和自知之明”的人生价值观,以至于在他的创作中很少出现过于悲伤的音乐旋律,乐观主义、幻想、冒险与童话、爱国情怀、民族精神,风格化和陌生化贯穿着他整个创作生涯。

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普罗科菲耶夫学习钢琴演奏与传统作曲理论技巧的同时,深受在现代音乐背景下当代不同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影响。他不断吸取养分和经验,创作中探索、突破和创新的欲望由为高涨,渴望寻找属于他自己的音乐语言,作品涉及不同风格和体裁。1918年至1933年,害怕迫于政治压力,普罗科菲耶夫离开苏联旅居美国和欧洲,期间创作多部歌剧和舞剧,及钢琴作品,其中包括协奏曲、重奏曲和组曲等体裁。他依旧秉持着大胆追求独立自由的创新精神,但对于较为保守的美国听众来说,反应遇冷,后辗转到欧洲,为了生计继续坚持创作多部优秀作品和展开一系列的演出。1936年,普罗科菲耶夫全家回归苏联定居,并进入多产时期,逐渐回归单纯质朴、大气、抒情、旋律性的创作,成为爱好古典主义形式但又具有浪漫倾向和现代风格的作曲家,同时保留了早期怪诞、粗旷节奏的特性,尤其在大型器乐作品当中显而易见。

二十世纪上半叶,是各种极力放弃调性、极度宣扬个性的离经叛道的创作手法风行的年代,斯克里亚宾特有的神秘色彩、斯特拉文斯基大胆的现代音乐技巧、肖斯塔科维奇充满现代风格的民族精神创作、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无一不展示着他们的极富个性和争议的创作。甚至于一生都在追求简单质朴的音乐语言的普罗科菲耶夫也未曾幸免,他曾说到:“我的音乐,在15年至20年前,还是以形式主义的基本成分为主要特征,这也许是受到西方潮流的种种影响所致。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犯了所谓的形式主义后,我也对自己的音乐风格考虑了很多,从而认识,我在这条路上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因此,我探讨音乐语言时,它要清晰明了及内容充实,一目了然,而不是一文不值,令人作呕,阿谀谄媚之能事。”之后,他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意向,始终强调他鲜明的个性与独立精神,将简单质朴的音乐语言风格坚持到底。

二、创作特征与音乐形象分析

《D大调长笛奏鸣曲》的创作始于阿拉木图(哈萨克萨克斯坦最大城市),1942年6月下旬于佩尔姆(俄罗斯)完成,1943年由长笛演奏家哈里科夫斯基和著名钢琴家里赫特演奏担任首演。该曲由4个乐章组成,严谨的古典曲式结构,鲜明的调性、清晰质朴、优美抒情的旋律,多变的和声效果,打击乐般的无穷动式的节奏,乐章之间的对比冲突布局和戏剧性的发展,充满新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特征。

第一乐章为Moderato,奏鸣曲式。呈示部(1-41小节)分为4个部分:主部(1-8小节)D大调,旋律安静优美,简洁明了,犹如清晨启明星当空,太阳即将升起,万物苏醒,一切充满生机;连接部(9-20小节)a小调转c小调,多调性重复音乐素材。值得注意的是,第15小节钢琴声部由大连线舒缓的旋律线条突然变身为跳跃的16分音符,节奏感与力度加强,长笛声部也由平稳舒缓的旋律动向变为如波浪般高低起伏,与之前安静优美抒情的主部截然不同,增加了冲突性,将紧张与不安的情绪扩大化,形成强烈对比,似乎预示着某种不安的出现,为整个乐章的叙事线发展埋下伏笔;副部(21-38小节)为E大调,继续以流畅连贯的旋律线条进行,音乐风格优美抒情、富有表现力;结束部(39-41小节)以钢琴声部缓慢收回,回归D大调。展开部(42-88小节)为该乐章的亮点,为三段式,第一段(42-57小节)E大调,第42-51小节低音区颗粒性的吐音,浑厚饱满、刚劲有力,如同冲锋号吹响一般,随后第50小节冲向高音,情绪达到了顶峰。随后第52小节后的主部与连接部不再以安静抒情优美的方式再现,而是慷慨激昂和饱满的情绪展现,像是激励着,鼓舞着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毫无畏惧的冲向前线,充满了斗志和力量;第二段(57-72小节)多调性再现副部、主部主题;第三段(73-87小节),其中80-84小节是一个技术难点,长笛声部以增三和弦琶音式乐句到达超高音re,不协和和弦使旋律尖锐化,丰富了音响效果;再现部(89-130小节)D大调,回归呈示部音乐风格,在结尾处(116-130小节)旋律突然转调、半音化并运用密集音型组合,线条高低起伏,紧张不安的因素再次显现,最后回到主调缓慢收尾。一切充满未知,战争前的黎明静悄悄……在演奏过程中,因主题的多样性,需要精确掌控音色的转变及情感处理中层次的区分和变化,充分展示该乐章中的强烈的对比性冲突和戏剧性的布局,使其音乐形象栩栩如生。

第二乐章谐谑曲,急板,a小调。“怪诞,在我创作的几个方向中比较起来是夸张的……在我的创作中,我更乐意用“戏谑”来代替”怪诞,或者如众所望,用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词戏谑、欢笑、讥笑来代替。”是的,与早期作品中激烈尖锐粗狂的谐谑风格相比,普罗科菲耶夫晚期的作品回归简朴、抒情优雅、较为温和的音乐风格,带着些许浪漫主义倾向的同时,依旧保留着怪诞的表现手法。该乐章为复三部曲式,主部(1-161小节),展开部(162-227小节),再现部(227-370小节),主要以三拍子打击乐节奏进行。主部为单三部结构(A段1-82小节,B段83-122小节,A'段123-161小节),清晰明朗、跌宕起伏的旋律线条,跳跃宽广的音程,光怪陆离的和声色彩,调性的快速交替,时而穿插着平滑流畅的半音阶;展开部二部曲式(A段162-189小节,A'段190-207小节,结尾208-227小节),节奏稍慢,从激进的画面转变成平稳缓慢,婉转动听,如抒情诗般流畅的旋律与主部形成强烈对比;再现部为单三部曲式(A段228-303小节,B段304-349小节,A'段350-370小节),重现主部风采,最后以半音音程下行摸进和大胆果断、激烈的递进结束该乐章。以上种种创作特征,无一不展示着普罗科菲耶夫“崭新的简单与质朴”的新古典主义的创作手法,带给演奏者和听众强烈和鲜明的画面感,犹如战争的爆发,让人热血沸腾,充满激情。该乐章虽然是急板,但演奏时速度不宜过快,音头干净颗粒性强,高低音区音量平衡,体现出跳跃、果断、刚强有力的特点和节奏感,注意强弱对比突出张力,突出战争激烈的画面感;展开部抒情诗般的优美旋律音色要温润清澈,如歌唱般富有感染力,与主部形成对比。

第三乐章,Andante,三段式结构(A段1-33小节,B段34-64小节,A'段65-81小节,CODA 82-94小节),是全曲最有层次,最富有内涵的乐章。该乐章的A段主题由温暖的F大调开始,旋律舒缓优美,源远流长,在第8小节后突然“经过性”的转到A大调上,后加入临时升降号,突出半音色彩,在第16小节继续回到F大调上,随后的第二乐句以同样的创作手法进行。该创作手法丰富了旋律的层次感,是浪漫主义色彩与现代风格的结合,为B段的半音旋律线条做好了铺垫。B段发展部从第34小节开始,时而以半音阶3连音的旋律线条如波浪般起起伏伏的进行,时而以半音阶摸进3连音的形式进行,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加上稍显自由但松弛有度的节奏,如同叙事一般,娓娓道来;A'段钢琴声部再现主题,长笛声部依旧是以半音阶为旋律主要素材进行,结尾CODA回归到富有歌唱性的旋律线条和自然调式,温暖的结束。该乐章的音乐色彩略带伤感,主题犹如描绘了战争过后,硝烟仍在,人们望着满目疮痍的家乡,悲伤、疲惫、痛苦等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人陷入回忆。B段发展部的半音旋律线条仿佛是一位老者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后,喃喃自语一般,回忆着战前家乡的美好,百感交集,像是在倾对上天哭诉,对战争的痛恨与无可奈何。在演奏时音乐处理至关重要,因主题抒情缓慢宁静,意境深厚,在音乐处理上节奏需要一定的自由,具有叙事性,注意乐句与乐段的交接,乐句强弱拓展有层次感,富有情境。音色温暖宽厚平缓,乐句线条连贯流畅,注意高低音域之间的衔接;再现部分钢琴声部与长笛声部的配合需要相当默契,互相呼应,犹如对话一般,当长笛声部中的密集音型与钢琴声部抒情且缓慢的主题配合时,钢琴声部必须掌握主题的音乐律动,而长笛声部需要以配合的方式娓娓道来,注意和弦对位,切忌没有互动性。

第四乐章Allegro con brio是一个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乐章,回旋奏鸣曲式。呈示部(1-72小节)D大调,分为3个部分:主部(1-29小节)为进行曲风格,旋律线条清晰明朗,刚强有力的跳音加上跌宕起伏的音阶式乐句,突出了气震山河的豪迈气势;副部主题(30-53小节)A大调,与激情豪迈的主部相比,速度稍微回落,高低起伏的大切分节奏旋律运用琶音式装饰音进行填充,连贯流畅,后以音程摸进的旋律线条回到副部主题,任意加入的临时升降号为旋律丰富了调性色彩;54-71小节再现主部与副部主题。展开部(73-121小节)为两段式,第一段(73-106小节)F大调,第二段(107-121小节)降A大调转调再现,旋律温暖委婉,在音型、节奏上有模仿主部的迹象,同时采用宽广的音程跳跃的装饰音来丰富旋律变化,在进入再现部前再次以摸进的表现手法来推动情感层次变化。再现部(122-174小节)D大调,风格与呈示部相同,在结尾处(161-174小节)速度加快,加入半音音阶和跳音,配合着钢琴刚强有力而不和谐和弦,增加了具有攻击性的冲突感的和声效果,果断、激情的落幕。该乐章犹如战争过后,人们收拾起悲伤的情绪重拾家园,努力改变困境,不畏将来,冲破黑暗,走向光明。演奏时要情绪饱满,充满生机和力量,在完成谱面要求的同时,注意力度变化,音乐处理层次分明,要有一鼓作气的气势。

结 语

《D大调长笛奏鸣曲》在长笛曲目中是一部史诗级的作品,其古典曲式结构、形式多样的旋律线条、灵活多变的调性色彩、出其不意的和声效果,震撼人心的节奏击点,强烈的对比冲突性布局的戏剧性的发展,都汇聚成普罗科菲耶夫独特新颖的“崭新的简单与质朴”的音乐语言和个性鲜明创作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对该曲的研究和探索,让我们深刻领悟作曲家的创作乐思和情怀,为演奏中的二度创作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长笛大调乐章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Flutes
G大调随想曲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