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与优化路径探析
2021-11-26解佳琦刘旭东
解佳琦,刘旭东
(1.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2.华北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北 唐山 063210)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人类文明史发展的新阶段。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人为本,将生态文明融入人的教育过程之中。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是弘扬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应将生态文明教育植入高等教育培养方案中,培育五育并举的新时代大学生,增强其生态文明的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境界。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以教育为基石,生态文明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将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于受教育者的观念之中,从而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包括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及生态文明法治教育。
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是物质层面的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前提。生态常识的缺乏导致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缺少生态意识。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内容广泛,如普及环境学、生态学等常识类知识;灌输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绿色理念;了解国内外生态环境基本情况等。
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是精神层面的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内部动机。生态文明意识主要包含生态和谐意识、生态忧患意识及生态责任意识[1]。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使其勇于承担生态责任,进而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是制度层面的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法律保证。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物质、精神层面的教育也有法治层面的教育。生态文明法治教育主要包括宏观法治教育及微观法治教育两方面。宏观上的法治教育是指公民通过教育途径了解国家出台的有关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如《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微观上的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是指应引导学生明确公民的生态权利、履行生态义务。
二、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的福祉。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利于提高人类生存的幸福指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经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过度追求经济增长,不断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索取,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伴随着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及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的出现,我国已经意识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九大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家方略,高校应相应国家号召,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发挥育人职能,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前,我国旨在培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古代的科举制到现在的高考制度,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唯智是举,更加注重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的相互协调。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宝贵的人才资源。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认知能力趋于完备,可塑性较强。生态文明素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素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关键契机
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体系内容上主要以大思政课程体系为主,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密不可分,将生态文明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利于思政课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色是民族时代的底色,我国思政教育也应紧跟时代步伐,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思想政治绿色化的关键契机。
三、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一)当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曾过度索取自然资源,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因此,当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略有收获。
1.部分大学生已初步形成生态文明观
从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到十四五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目标,我国一直关注着生态文明的发展。据《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呈现“认同度最高、知晓度次之、践行度最低”的特点[3]。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许多高校重视其生态文明教育,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生态思维潜移默化地植入其观念中,引导大学生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从而使大学生初步形成生态文明观。
2.部分高校已开设生态文明相关专业学科及课程
从学科设置来看,我国生态教育趋于专业化。我国双一流高校、地方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均设有生态学、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关生态专业学科。从课程设置来看,已有部分高校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或开设生态文明必修课。如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特色思政课《绿色中国》,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把《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4]。从科研机构设置看,我国部分高校专门设置科研所深入研究生态文明教育,如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河北农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等。
3.形成了全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
我国高校为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于2018年5月26日正式成立全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此联盟已初具规模,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首倡,目前已有150多所高校加盟。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致力于生态文明教育研讨、生态文明教材编写及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构建。同时,全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走出国门,开展国际性生态文明的高端学术对话与新科技、新理论的交流分享。
(二)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
新时代以来,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小有成就,但仍面临困境。
1.校园文化建设缺少绿色发展理念
高校文化建设代表着该学校的整体风貌。绿色,是当前高校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底色。打造“绿色大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高校中特别的打开方式。绿色大学不仅是直观的绿,更是需要具备绿色治理、绿色规划。我国“绿色大学”起步较晚,大多数高校并未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大学校园文明建设之中,因此,会影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进程。
2.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开设生态文明课程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课程应融入生态理念,为大学生传输生态思维。我国高校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尚未完善。我国生态教育虽很早进入课堂,但多数以独立学科存在,并未成为高校通识课程。由此可见,我国现存的生态课程体系很难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其形成绿色生态理念。
3.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教师应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言传身教,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树立榜样。但当前高校教师的素质未能满足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需要,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首先,一些高校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生态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浅薄,并未能以身作则,由此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起到消极影响。其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并不是单纯的生态文明意识,其内涵颇丰,高等院校教师对生态专业知识尚未认识全面,其知识结构有待完善。
4.教学模式单一且不注重实践
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导致效率低下。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5]。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输出,学生被动输入。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过于被动,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致使学习效率较低。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技能知识不同,其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应多维构建。如果不能找到合理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兴趣,会对学生求知欲、课堂质量造成消极影响。
5.家庭、社会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低
家庭与社会分别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不同主体,二者在不同的环境下对生态文明教育有着不同的影响。从家庭层面来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许多家长于自身而言并未构建生态价值观,因此未能以身作则,为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榜样。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实践是生态文明教育的辅助路径,但关于生态、环保的社会实践较少。同时,法律的保障是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的重要支撑,法律具有约束力,良好的社会环境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政府出台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法律法规较少,未能为生态文明教育营造良好氛围。高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三者脱节会成为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阻碍。
四、优化生态文明教育的建议
(一)生态教育入校园,构建绿色理念校园文化
首先,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校园的植被绿化、告示牌、建筑设计等应充分展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会利于学生学习,也会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生态思维的形成。其次,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构建绿色理念校园文化,将绿色发展融入大学规划中,从治理的角度,开创绿色大学。最后,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高校精神文化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师生对某些观念、学习方式及行为规范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借助精神文化的力量,充分发挥文化的感染力作用,多维度、全方位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例如,运用学校官方媒体平台,定期推送生态文明文章;开设生态环保社团;举办生态知识竞赛等活动。
(二)生态教育入课堂,健全生态文明课程体系
首先,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6]。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哲学,用物质的眼光看世界,准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历史教材中,增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普及“两山理论”,从史学的视角,增强大学生的大国归属感和生态责任意识。第二,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生通识课程。开设生态文明必修课与选修课,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生态学知识、生态建设情况、生态危机情况等,明确我国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第三,将生态文明知识融入专业课程中。任课教师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与生态文明的契合点,增强生态文明与学科专业课程的衔接,用生态思维讲授学科知识。
(三)生态教育入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生态素养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教师的修养对生态文明教育成果用重要影响,首先,高校应确立规章制度,在教师的工作环节中引领教师生态文明行为,增强教师的生态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榜样。其次,教师应不断学习,扩充自身知识储备。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应广泛阅读生态文明资料,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奠定知识基础。
(四)生态教育入教学,创建生态实践平台
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学科知识不同,教师应与时俱进,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个性,改变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来看,生态文明教育既要注重生态文明知识的构造,同时也应对生态文明观念内化于心,生态文明活动外化于行。从教学方法来看,生态文明教育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拒绝学生被动接受,鼓励学生向外走、向外看,激发学生生态文明兴趣,对世界主动探索。从评价方式来看,将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同时,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拒绝将考核内容仅局限于书本,丰富考核方式,如生态主题演讲、论文等。从教学空间来看,应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开展大量关于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环保部门举办环保公益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环保项目,提供实习岗位等。通过丰富教学方式,为大学生打造生态实践平台。
(五)生态教育入社会,增强生态文明社会关注度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需要社会的助力。首先,政府应出台关于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法律具有强制性,通过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的约束,有利于为生态文明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全社会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其次,社会应多渠道、全方位宣传生态文明,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大多数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渠道。社会新闻媒体应通过公益广告、新闻等形式积极向大众宣传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人们的生态危机意识、生态环保意识。社会与高校合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做到生态文明教育无处不在。
五、结论
总之,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以绿色校园为主场,社会实践为客场,生态课堂为基础,生态教学为途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关键作用,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通识基础、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观念及普及生态文明法治知识。生态文明归根到底是人的文明,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培养承担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人才,进而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