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价值追求与基本路径

2021-11-26郑崇选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都市上海建设

郑崇选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杨浦滨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断和城市治理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在中国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充分表达。建设人民城市不仅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层面达到全面的现代化,更为内在的,是要承担历史所赋予的文化使命,以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软实力,以文化凝心聚力、以文明交流互鉴,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将成为“十四五”时期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根本遵循。

一、建设人民城市是城市软实力的价值追求

从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实践及其理论构建的历程来看,人民城市概念的提出本身就具有显著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与资本主义城市具有政治属性上的明显差异。人民城市理念既超越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同时又与西方的城市理念有制度和文化上的显著差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道路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支撑。人民城市建设理论的形成是基于中国城市的独特实践,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和实践观,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深刻诠释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列宁在《关于德国各政党的最新材料》中曾明确指出:“城市是人民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的中心,是进步的主要劳动力。”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实践中,这是经典马克思主义首次把城市和人民紧密联系起来,也可以看作是人民城市的最初形态。①刘士林:《人民城市:理论渊源和当代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8期。人民城市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城市领域的集中体现,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城市建设的内在联系。

城市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尽管这看似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终极目标,然而却是城市得以长期存续的根本依据,以此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健康与否,也是最为科学的标准,应该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观的基本出发点。我们过去一直喜欢用西方的话语体系来解释中国的城市发展,很多研究者喜欢用中国的城市实践检验西方理论的正确性。从社会科学理论的成熟程度来考量,西方经典的城市文化理论和研究成果当然值得尊敬和借鉴。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相对于西方城市的成熟形态,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的丰富实践和生动创新,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并不是西方理论完全能够描述、解释清楚的,这就需要我们的理论工作者投身热烈的生活,用我们的沉思眼光和学术智慧,梳理、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理论。西方的城市文化理论讲求的是多样性、异质性和个体性,是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而我们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应该是更根本的价值理念,这就需要我们不仅对标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的指标体系,更需要以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旨归。

政治、经济和文化是城市的三大基本职能,如何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做到三者的统筹协调而不是任何一方的偏废,是人民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作为人类发展的产物,城市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基本上都是由城市创造和发展的,城市对文化的发展有辐射和推动作用,也体现对文化的吸收和消化。没有伦敦、巴黎、罗马这些历史悠久的城市,英国、法国、意大利三国的文化很难想象有现在这样的积淀。在城市复杂的组成要素中,文化是核心资源,只有文化才能成为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文化是城市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在能使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所有动因中,文化与经济是最重要的推动力。因此,城市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双方都不能离开彼此而单独存在。

作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主体单元,各种类型的城市必须要承担起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没有文化的发展,没有文化的渗透,没有文化的塑造,任何城市的形象都是畸形和病态的。唯有文化的滋养,一个城市才会元气内充,容光焕发。城市外在形象的展现,不仅在于它的功能完善,更重要的是城市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象。当前,我们的城市建设迫切需要树立自身的文化自信,抛弃盲目追求西方理念和文化的简单逻辑,回到每一个具体的城市本身,认真梳理每个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以最大的诚心和敬意做好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只有每个城市都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梳理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才能不断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

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落实“人民城市”理念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定位和担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指示精神,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2020年6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对落实人民城市建设目标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未来上海发展的五大目标: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城市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城市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显示了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坚定决心,为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根本的价值依据。

二、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路径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软实力的根本所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上海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积淀了很多有效的工作经验和内在规律,同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局势之下,也面临很多严峻的挑战。《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两个阶段性目标:“十四五”时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再奋斗十年,“国际文化大都市功能全面升级”。“新突破”和“全面升级”标示了国际文化大都市新的发展方向。《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展现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中提出,要“着力提升文化建设品味,塑造城市软实力的神韵魅力,打造更富独特魅力的人文之城,让世人更好地感知中国风、东方韵”。以人民城市建设为指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上海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要持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文化的繁荣之道,为城市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提供坚实的文化动力。

(一)优化“十四五”时期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目标内涵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围绕“十三五”时期的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实践,已有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对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成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估。大部分机构的分析评估结论是,上海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成效显著,有不少指标,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主要是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以及吸引外籍人士工作、留学和旅游等,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机构甚至认为,按照上海城市文化的历史基础、环境条件和发展现状,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已经建成。

上述机构的研究分析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将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大都市放在一起,并围绕城市文化的主要内涵(如文化设施、活动、活力等),设计成相应指标,据此进行对比分析。尽管不同机构对分析所依据的指标有所差异,但这些指标绝大部分反映的是由设施以及围绕这些设施而形成的活动等构成的文化形态。毋庸置疑,偏重于硬件内容的客观指标设计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在对不同城市进行对比分析时操作性更强。

文化的本质是非物质的思想观念、精神价值和审美情感,并具有意识形态特征,而文化设施以及围绕这些设施形成的相关文化活动,都是呈现、传播和表达具有特定意识形态倾向的文化的客观载体。尽管文化硬件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还不是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根本内容。事实上,上海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国际大都市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上海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最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虽然可以在客观形态指标上借鉴发达国家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经验,但上海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上海,不可能成为中国的纽约、伦敦或巴黎,上海城市文化发展在本质内涵方面与西方国际大都市有根本的差异。上海“不是过去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城市的再版,也不是西方城市的翻版,而是党的领导下的人民城市建设的新版”。①新华社:《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新华网,2020年8月6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8/06/c_1126333761.htm。

因此,“十四五”时期,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在文化客观形态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其他主要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情况下,需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下,围绕上海城市文化的社会主义本质,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发展赋予上海的战略使命以及上海城市的创新转型,把握好新形势下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拓展和丰富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内涵。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其意识形态特征直接体现了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性质。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在形态目标已经实现或接近实现的条件下,应当更加注重目标内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特征。为了更好地把握时代变化趋势和发展机遇,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目标内涵应当更具开拓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把上海塑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同时体现社会主义文明特征的全球文明城市,从而使上海更好地担负起国家使命,参与全球城市竞争。

(二)打造优质文化产品的全球创制中心

优质文化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是衡量一个城市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显性指标。对于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来说,当前需要重点提升的是全球文化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比如资本、人才、平台、技术、生产机制等,特别是要聚焦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要素转化,强调对上海丰厚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进而实现优质文化产品的多类型转化。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海提出要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无论是中心节点还是战略链接,都需要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离不开文化为其提供积极的思想理念引领、过硬的人才素质支撑,提供新的资源要素、新的动力源;离不开融合度高、带动性强、绿色低碳的文化产业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体系提供强大动力。②沈壮海:《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光明日报》2020年12月4日。卓越的全球城市不仅是全球资源战略性配置的地方,同时也是全球各类优秀文化产品被广泛提供与消费的地方,是充满文化吸引力的人文之城。现代社会中,城市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空间,全球城市在文化传播中的引领作用更为突出,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必备功能。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公认的四个全球城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都是全球不同区域的文化中心,在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道路上,应该责无旁贷地发挥文化发展的引领功能。

上海提出要在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要建成令人向往的人文之城,令人向往的基础是要大力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影响力,而源源不断地生产与输出优质的文化产品,是题中应有之义。从文化传播的规律来看,某一区域独特的文化只有经由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全球市场所认可和接受的优质文化产品,才能够产生深入人心的文化影响。置于全球文化市场的格局来考量,能够产生广泛文化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无不具有强劲的文化生产能力以及文化产品的输出能力,表现于影视产品、戏剧、动漫、游戏等各种文化形态。从这个层面来讲,上海的文化发展必须要以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定位参与到世界城市的竞争格局当中,成为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全球创制中心,为全球文化市场不断提供各种类型的优质文化产品。

(三)进一步提高国际大都市社会文明程度

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要从抽象意识转化为具体实践,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为。要分类施策、分层推进,使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上海的城市精神密不可分,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趋时、重商、宽容”“精明、守法、诚信”“齐心攻关、勇攀高峰、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等诸多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特质。呼应时代需要,上海确立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2007年4月,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市文明委全体会议上对上海城市文明提出要求,指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推动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质有一个大提升”。围绕这一命题,上海市委随后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强调要起到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和凝聚广大党员群众的作用。经过深思熟虑,在当年5月召开的中共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了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城市精神,大力塑造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新形象,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的任务。至此,上海城市精神的表述由“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扩容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开明睿智”,就是要求上海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主动担当;“大气谦和”,就是要求上海虚怀若谷,更好地学习各地所长,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经过扩容,16个字的上海城市精神更加鲜明,其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振奋人心的作用更加彰显。

“十四五”期间,上海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聚焦公共空间和公共领域新变化对市民行为和文明素养提出的新要求,推动落实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定位相符合、相匹配的市民行为文明素养提升方案,推进实施与本土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市民文化内涵拓展、品质提升、氛围营造的战略,进而将上海建设成为市民文化元素更加活跃、文明素养更加优化、文明行为更加鲜明的卓越全球城市。从分层分化传播宣教、培养公民公共理性、提升网络文明程度、打造终身学习方案等若干方面着手,创新设计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方法,拓展市民文明素养框架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培育都市民众的主体性,从而构建起和谐国际化都市空间以及与之适配的市民文化形态。在整体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明确与国际化大都市适配的公众理性素养基本框架和构成,从社会参与、知识技能、道德情感等多层面培育市民主体性,充分调动市民主观能动性,全方位提升公德意识、公益意识和社会能力。提高市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吸引市民积极投入城市公共决策过程。合理协调传统人情社会习俗和现代都市公共伦理之间的关系,形成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新改革导向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同样要深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和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文化强国的历史担当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在实际的改革推进过程中,特别要警惕被部门利益、资本、市场以及所谓的精英阶层等力量所绑架,要时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道路和方向来设计、规划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创新带有根本性、长期性,是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推进文化创新的关键环节。要达成这一根本目的,关键是要加快建立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海的人民城市建设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的优势,并在中华文明当代形态上形成上海城市文化特色,必须以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先导,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引领和支撑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上海文化体制改革历经十多年,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当确立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引领和支撑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拓展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大力推动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动员和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更好地把握文化建设与其他多个领域融合发展的趋势,加强各行各业和政府管理各部门的协调,整合各项文化政策,避免文化政策的“孤岛”效应;使分布在上海城市各领域潜在的各种文化资源得到发现、挖掘和开发、利用,使其转变为文化资本和文化生产要素。

(五)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社会整合与重塑空间的核心功能

文化建设最终的社会功能体现在对于人的心灵的滋养和抚慰、促进市民道德素养和文明水平的提升。文化能否真正融入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是衡量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成功与否的内在标志,也是文化发挥其社会功能的终极目标。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城市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更多地表现为普通民众共享文化、参与社会公共文化生活权益的实现。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进一步健全、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完备、服务便捷、运行有效、市民满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要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现代公共文化的服务内涵,使社会各阶层和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符合自身需要、满足居民对于上海城市归属和认同的公共文化服务。特别要对上海自发组织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为其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场所,使市民文化的繁荣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和全球文明城市建设的基层动力。

在人民城市建设过程中,上海要进一步凸现“文化发展是城市发展之魂”的理念,在城市发展规划、实施城市创新转型战略和城市空间更新改造中注入文化内涵和象征因素,使上海的市区和城郊、城镇和乡村、街区和广场,以及各种建筑和景观,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通过文化要素嵌入,都能成为呈现城市丰富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的风景,以提升城市品味、彰显城市精神。上海不仅要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都市旅游目的地城市,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重塑城市空间,使文化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使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得以艺术化和审美化,向世界展现全球文明之城的上海形象。

(六)全力打造“人民城市”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质最为鲜明的标志,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也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在既有的文化传统方面,上海文化具有很多城市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古代江南文化传统与现代五四文化传统的交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当代的上海从浦东开发开放算起,经历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崛起过程,现实生活的无比丰富性也为文化原创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资源。要用好、用足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宝贵资源,把上海打造成在国内外不断产生文化影响力的源头,使上海成为世界文化创新高地和文化创新思潮的引领者,成为现代城市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的输出者,在国际文化交流和全球文化贸易网络中占据显著的地位。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影响力,还必须创新各种有效的传播机制,促进城市文化传播能力的提高。应当通过现代都市多样的新型传播载体,将优秀的文化产品整合进当代城市文化发展体系,使其成为新的城市文化符号,在新的环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力,从而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向外辐射的有效中介。

猜你喜欢

大都市上海建设
Battle for Bohemia
大都市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City of Dreams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