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合成主播:播音主持行业的“危”与“机”
2021-11-26张婧
张 婧
2015年,微软公司虚拟主播“小冰”走进大众视野,但并未在传媒界引起太大反响,直到三年后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新华社与搜狗联合推出AI合成主播“新小浩”,这个以新华社主播邱浩为原型的虚拟主持人在传媒界引起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AI合成主播被研发出来并投入工作。新鲜劲过后,人们似乎已经慢慢接受了AI技术带来的虚拟主持的声画传播。主持界有了被抢工作的“狼来了”的自危,同时又有了重新审视专业视角的机会。AI合成主播,对主持人来说,是“危”多一些还是“机”一些呢?是被替代,还是互通互融呢?
一、 AI合成主播可以替代播音主持人的“危”
由于AI虚拟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电视台引进虚拟主播的性价比不高,并不能大规模应用于日常传媒工作中。但未来随着AI虚拟技术的发展,虚拟主播的“业务能力”大幅提升,而成本也会因此下降。对语流音变的处理,对文稿的“备稿”,分析层次和内在语,选择播报的语速、语气、感情……相信这些未来都可以在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在大数据分析的支撑下完成,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真人播报。除了我们看到第一代虚拟主持人略显生硬的“机器味”播报,现在已经出现了短时间内可“以假乱真”的广播电台虚拟主持人,通过AI智能对全国优秀主持人的声音库进行深度运算和学习,不仅有停连的处理,更有情感情绪的模仿,可以发出有节奏、有温度的声音。2020年5月,河北邢台广播电视台试运行AI人工智能广播,播报路况、新闻,不仅可以24小时在岗,而且实现无差错播报。哪怕是音乐节目,AI主播也可以用上万种方式来介绍同一首歌。除了河北,湖南长沙也开始有电台使用AI人工智能广播主持人。据了解,这套AI合成主播系统的使用成本是一年10万元,可以用于四个频率,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有电视台的人力资源部门表示,如果未来有质量好、性价比高的虚拟主持人,会考虑引进,这给播音主持人带来了“危”。
AI合成主播可以替代现有主持人工作的部分有:
(一)海量资讯播报
AI合成主播可以全天24小时无差错播报,快速导入与高效输出,能够在保证新闻时效性的同时满足受众对于信息量的需求。包括大量的文字语音播读,比如学习强国网页的有声页面,大多数稿件都是AI系统播读,非常适合当下“听”新闻的环境。再如广播电台使用的AI电台主播,可以自动编排音乐并生成串词,播报即时路况也不在话下。如果广播电台24小时安排人员直播节目,需要的人力成本要远远大于AI主播系统。
(二)简单的内容生产和交流
人工智能技术使通过AI技术合成的虚拟主持人在屏幕上呈现出以假乱真的形象,还能模仿出人类简单的思维模式。聊天机器人“小冰”除了播报新闻,还可以陪人聊天。其实,人类与智能机器之间简单的交流在智能音箱上也已经完全实现,比如小米公司的“小爱同学”、百度公司的“小度”等。再比如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为原型的机器人“小白”,已经能够与人完成简单的对话,而且他的音色和语言习惯与其原型白岩松高度相似。
(三)声音的复原和复制
2018年,央视启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纪录片《创新中国》里,让已故著名配音员李易的声音通过人工智能组合重现,给这部纪录片配音,这是全球第一部全篇采用人工智能配音的纪录片。不难想象,将来只要人工智能数据库里有足够的声音样本数据,请著名主持人、配音员配音将不再是难事,需要面临的可能仅仅是版权的使用许可和费用的问题。
从这几个方面来说,现有主持人的一部分工作似乎将被高效的人工智能所取代,主持人的职业面临着重大的危机和考验。
二、 AI合成主播不可替代播音主持人的“机”
那有没有AI合成主播没办法做到的事,主持人的不可替代性在哪里呢?
(一)情感传播
白岩松对自己的AI“分身”小白的感受是:“听他说1分钟话,这不是白岩松吗,神了!听5分钟,真像!听到10分钟,还是跟老白说说话吧!他没有任何情绪变迁。”人的情绪会通过语言表达上细微的变化被受众捕捉到,无情绪波动的人工智能目前只能模仿到表层现象,而无法通过内容本身引起的共鸣产生相应的情感,并表达出来。作家吴晓波的自媒体音频节目就因用AI合成音而被听众听出,纷纷留言表示情绪听着“怪怪的”,有停连有重音,但从头到尾是一个固定的节奏变化。除了声音之外,有画面呈现的AI合成主播还面临副语言僵化甚至缺失的问题。
共情更是AI合成主播无法做到的。汶川大地震时李小萌现场的掩面失声,四川卫视主播宁远连轴不间断直播时疲惫的红眼眶,略带哽咽的不完美的表达,其背后表现出的深层的人性和真善美是无可取代的。“播音情感的表达,不仅是播音员‘小我’这个情感,还应该体现党的宣传员这个‘大我’所应有的情感,体现出政治水平和政策分寸感。”[1]
除了“小我”情感之外,政治水平和分寸感也是真人主持人才能把握的。比如在学习强国平台上,不少稿件有语音版,点击即可收听。其中可分两种,大量稿件用AI智能语音技术呈现,实现了海量信息的语音转换,但一些重要的稿件还是用真人播读的,比如2021年2月23日学习强国的每日金句(朗读版)《习近平论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就是由播音员虹云播报的,气势宏大、感情充沛,饱含对稿件的深层理解。这样的传播效果是AI智能技术所达不到的。
(二)人格传播
主持人在传播信息时,不仅仅是承担一个简单的“传声筒”的作用,而是在长期主持工作中对受众形成具有本人个性特质的一种人格化的传播。同样的内容,由不同的主持人表达出来,所起到的传播效果和能量也是不同的。“主持人既是讯息传播中的媒介人物,又是万众瞩目的公众人物,他所承担的主要社会责任就是沟通受众的认知和感情,传承文化价值和道德规范,协调社会关系,凝聚人心民意等。所以他是创造和谐社会,营造和睦氛围的重要社会角色。”[2]
比如撒贝宁在《今日说法》节目中的主持,由于他本人有北大法学院的教育背景,呈现出的主持风格是严肃、专业、有可信度的。在转型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后,我们看到了他作为搞笑段子手的天赋,而在《开讲了》《开学第一课》《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中,我们又看到了他稳重大气又不失亲切的一面。通常能把一方面的风格把握好就已不易,能多面做好更难。从中我们看到主持人的个性化风格塑造,风格可以随着节目在变,但作为撒贝宁这个人的个人形象却丰满而坚实地扎根在了受众的心中,自带“人格化传播”的光环。因为所有的传播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人与人的交流,不同主持人的人格、个性、思想也不同,这是目前的AI智能无法带给受众的体验。
(三)集采编播于一体的综合实力
危机感最强的应该是只长期重复常规的播报工作,业务能力差或停滞不前的主持人播音员,这样的媒体人面对AI合成主播时确实有些心慌。2016年,主持人杨澜带领团队制作了“探寻人工智能”系列纪录片,为大众展现当时的前沿科技。她也是较早开始思考人工智能对主持人行业影响的业内人士之一。她认为“提问”是个很难替代的工作。一个机器人很容易学会一万种回答问题的方式,但很难问出十个具有连续性的问题。人类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还是机器无法取代的。所以在当下,加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锻炼,加强对人的洞察和关怀,把播报工作做好的基础上,向采编播一体化、适应多种媒体平台发展是主持人将来立足的大方向。笔者也是较早进行记者型主持人转型的,从简单的采访、访谈,到形成编导意识,从选题、策划、组织团队、执行拍摄,到主持、采访、配音、写稿,最终完成有主持人个人特点和思想的专题访谈《婧观察》,也由此获得了多次省一等奖。AI合成主播可以把主持人从可替代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加有创造力的综合工作,向更具思想深度的方向升级。
三、结语
AI合成主播给播音主持行业带来了挑战,也必将带来新一轮的发展。以往主持人日复一日地播报,按部就班地工作。如今,要学习新媒体传播,要实现业务能力的综合发展。未来,机械的繁重的工作可以交给AI 主播能来完成,主持人也将有更大的创作和发展空间,去从事更具有创造性的内容,这样的人机协作是优势互补的,也将实现共赢。
注释: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5.
[2]毕一鸣.传求必通——主持传播艺术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