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需视角下非遗的现代生存空间与活态保护策略研究

2021-11-26杨程

非遗传承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众传统

杨程

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主要包括传统手工艺、表演艺术、社会风俗、节庆活动、民间信仰和口头传说等。从其主要内容可见,非遗凝结了古代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蕴含着民族历史、智慧和审美理念。现行的非遗保护实践对延续传统文化,增进民众对本国历史与文化的认知,提升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都是有利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文物、古迹等物质遗存,它具有活态性,需依附于人的生活和相关社群环境而存在,且一直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演化和发展。因此,其保护方式不同于物质遗存的保护。活态保护方式有利于非遗适应现代环境,并有效回馈社会。

一、从民众需求看非遗的发展和近代的衰落

农耕时代,非遗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解决相关的生产生活问题。非遗的供给方是各类非遗的传承者和使用者,非遗的需求方是作为消费者的广大民众。例如,铁匠通过金属冶炼和锻制技艺,制作多种生活用具和生产器械;郎中运用诊断和药理知识,治愈或缓解病患痛苦;伶人借助曲艺、戏剧和音乐等艺术形式,提供民众娱乐和精神享受。需求方得到指定的物质或精神服务,供给方得到相应的报酬作为生存资源。供需双方互为依托,都是非遗的受益人群。

传统社会中,非遗总是伴随着社会环境和民众需求的变化而逐渐演变和发展。非遗使用者可以通过改善某类非遗的功效或提升其艺术品质,在同行中取得竞争优势,获取更多的效益。因此,他们具有推动非遗发展的内在动力。各类种植技艺、冶金技艺、蚕桑丝织技艺、营造技艺、表演艺术和中医药等众多非遗的不断改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从业者的生活水平。随着众多非遗的发展,民众享有更优质的精神和物质服务。当然,传统社会中也会有一些非遗随着社会发展退出人们的生活。一方面,社会发展和生产力进步会导致某些非遗特别是技艺类非遗难以适应民众更高的要求,逐渐被新的非遗取代;另一方面,社会变迁可能引发审美倾向的改变和某些社会需求的消失,进而影响对应的非遗。但总体而言,近代以前,非遗大多具有广泛的社会市场,能够满足民众日常生活、娱乐和生产等多方面的需要。

近代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变,深刻影响了非遗的生存状态,至少从三个方面削弱了非遗的社会需求和影响力。首先,多次科技革命导致很多生产类和技艺类非遗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汽车和飞机的普及导致马车的相关制作工艺变得没有市场,计算器和计算机的出现造成珠算日趋式微,现代建筑技术的广泛使用导致传统木构营造技艺的衰落。诸如此类的科技发展使得许多非遗在民生领域丧失了竞争力。

其次,现代化和全球化趋势下,发展中国家在学习西方工业文明和科技知识的同时,西方文化的侵染也大大加强。人们在服饰装扮、建筑居所、社群空间、礼仪社交、自我意识、娱乐方式甚至语言等多个方面逐渐西化或趋同。相关种类的非遗赖以依托的场域环境在逐渐瓦解,对应的需求也随之消失或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最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渐不适应现代工业文明。随着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开始习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传统戏剧、曲艺、民族舞蹈等慢节奏的表演艺术形式难以迎合年轻一代的审美观念。电影、电视剧、综艺和电子游戏等文娱形式逐渐盛行。从上述现象看,许多传统非遗因难以有效契合广泛的民众需求而失去了有效的生存支撑,逐渐成为需要保护的对象。

二、从供需关系看非遗供给端的优化方向

1.供需错位

对非遗的需求逐渐减弱,并不等同于现代民众缺乏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实际上,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民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各类社会需求获得了极大拓展,尤其是精神文化需求比以往更加旺盛了。但很多情况下,供给方的滞后导致无法提供足够品质的文化精神产品,造成社会需求不足的假象。这如同经济领域的供需不匹配,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产品数量供过于求、库存积压,而国民的有效需求又不能得到满足,国人在海外疯狂购物。因此,近些年政府反复强调供给侧改革,要求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

一方面,国家、省、市、区(县)各级非遗保护名录中的项目名单越来越长,供给越来越充足;另一方面,真实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人们对优质的文化产品和精神享受具有强烈的渴求。供给侧视角下,目前多数非遗缺乏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核心竞争力,虽然种类和数量众多,但供给质量差强人意,难以有效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非遗作为蕴涵着民族审美和传统智慧的优质文化内容与精神财富,却在近现代发展过程中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从文化演进角度看,近现代科技的极速发展和多地区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在短时间内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环境。这些快速而剧烈的社会变化导致非遗的原生环境被极大地消解和破坏。由于缺乏足够的过渡时间,多数非遗难以通过简单的调节来匹配变化后的社会需求。

2.破解供需错位的方向:提高对现代环境的适应性

非遗的生存环境包括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早期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是影响非遗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古代科技水平和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对许多生产类非遗而言,其发源地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和气候十分重要。例如,中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降水少,宜种植小麦,因此面食加工技艺发达;南方地区光照条件好且降水丰沛,河网密集,适合种植水稻,主食多为大米;古代各大窑口的所在地都拥有丰富的优质瓷土和木材资源,便于就近取土和满足烧窑的需要。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对非遗的影响越来越大。地区生产力水平、民众审美、社会价值观、社群环境和生活习惯等社会因素深刻影响了各类非遗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例如,宋代是典型的文人社会,为利于把玩和欣赏,当时的精品瓷器普遍器型小巧并强调温润的玉质感,因此,瓷器釉面浑厚,且上釉工艺复杂,烧制过程中强调对釉色的还原,艺术风格含蓄内敛,体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价值取向。而元代马上民族民风彪悍直爽,元青花瓷的器型普遍大而厚重,装饰风格简明亮丽。

传统社会中民众的吃、穿、住、行、娱乐及信仰等物质和精神需求,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同类需求体现在不同时代和地域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偏好和细节变化,因而呈现出风格多样、形式各异的“同类异质”非遗。例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烹饪技艺和服装工艺都是为了满足民众的吃穿需求,但不同时代和地区的饮食加工方法和服装形式特色各异。这些差异看似是随机发生的,实际上与非遗所处环境的地域资源、文化背景、民众偏好和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同类非遗在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发生了差异性的演变。

纵观各类非遗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传统社会中的优质非遗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它们充分利用所处地区已有的自然资源和技术条件,并在形式、内容、功能和使用方式等方面迎合当时民众的审美、文化观念和生活习惯等。此时的非遗普遍契合民众需求,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物种的生命力强弱并不以其体型和力量大小为衡量标准,而是取决于物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非遗活态保护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强其内在生命力,提高非遗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获得有效的民众需求。

三、几种常见保护方式的作用和效用边界

非遗保护的实施主体多样,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工作目标和方式。根据保护主体的不同,现有的保护工作可以大致归结为两类:一类是由政府召集和出资,由相关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进行研究和保护;另一类是企业和个人出于商业利益或个人兴趣,实施非遗的市场化保护或个体研究。这些企业和个人也可能通过后期取得的成果,申请相应的政府资助。

1.供养式和抢救式保护

政府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搜集和普查非遗信息,建立非遗名录;保护珍贵非遗,抢救濒危非遗;加大非遗宣传力度,普及非遗知识;构建传承人制度,安排资金扶助;增建非遗馆藏单位或在现有博物馆内增加非遗内容。

现有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在挽救濒危非遗、梳理现存非遗、保存文化信息、促进大众认知非遗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通过资金补助和供养传承人,使很多即将断绝的非遗得以存续,同时广泛增加了民众接触非遗的机会,使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同成为可能。

传统社会中,非遗的产生和发展是有机融入百姓的世俗生活中的。仅靠供养式和抢救式保护很难真正重塑非遗对环境的适应性,多数情况下难以恢复非遗的自我生存能力。一旦停止政府供养,一些非遗又会濒临灭绝。如同医院抢救濒危病人,如果不能真正恢复其健康和生命力,就需要不停地用药和输血。中华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非遗的数量众多,主要依靠政府的资助,不是长久之计。

2.数字保护和遗存保留

一些保护工作集中在信息采集、保存、展示以及进行学术层面的分析和探讨上。从整体上看,这些工作还是类似文物的保护方式,把非遗当作一种已逝去的传统文化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展示和解释。

非遗保护工作者应对保护工作有更高的期许。虽然非遗也含有物质的部分,但不同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它总是依附于相应的生存环境和活动空间而存在,并在环境中体现作用。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相关条款中可以看到,非遗保护的重点不在于馆藏单位有多么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示,而是促进非遗继续发展,并在人们生活中继续发挥其功用。这种作用可以是辅助物质生产和制造,也可以是为人们提供精神层面的慰藉和享受。

保护工作本身并不是目的,非遗的有效传承并再次融入民众生活才是目标。无论是对非遗静态信息的采集,还是对动态信息的保存,其实都是静态保护方式,因为非遗本身并没有产生发展性的变化。虽然这些工作是抢救濒危非遗的重要部分,但它们并不能增加非遗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促进其活态延续。

3.非遗宣传与传承人制度

通过加强宣传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利用传承人制度和非遗培训班加强非遗传续,都是目前各地常见并倡导的非遗保护方法。它们增加了民众接触和了解非遗的机会。无论是政府加强宣传推广,还是扩大传承面,这些做法的底层逻辑都可以归纳为:现代民众对非遗知之甚少,需要广泛接触和了解。但非遗起初就是存在于民众生活中的,直到近代许多非遗才逐步退出大众视野。非遗的现代发展所欠缺的不仅是与大众的接触机会,当某项非遗凭借自身价值无法满足民众需求时,宣传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高效地传播非遗信息。各大城市也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博物馆和文化馆,有很多帮助民众了解非遗的线上和线下渠道。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倾泻和信息超载现象严重,过度宣传往往迫使人们将不感兴趣的重复信息当作无效信息或骚扰信息屏蔽。目前,很多世界级、国家级非遗被广泛宣传,除了一些能良好实现经济或社会价值的非遗,多数还停留在保护者自娱自乐的层面。参与者和使用者的匮乏造成的“外热内冷”现象严重。我们并不是否定传播非遗的作用和意义,而是强调只有真正触及现代民众需求的宣介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倡导大众认知非遗,确实是现阶段非遗保护的重要路径,但它不是确保非遗现代生存的充分条件。非遗能否被广泛使用,取决于供需双方的匹配度,强制性的重复推荐无助于其融入民众的生活。

从供需关系看,目前非遗不仅欠缺传承人,更欠缺消费人群。自由市场条件下,有广泛的需求市场就会有人愿意从事非遗的展演、使用和发展等。相反,只有传承人而没有消费者,就只能由政府供养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当供养停止时,传承人也可能会转行。因此,延续非遗生存的关键不是传承人的数量,而是非遗能否得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发展。

四、非遗活态保护的难点

使用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市场化保护等都是活态保护的主要方式。这些保护方式强调在生活场景或生产实践中,以有效传承非遗技艺为前提,借助展示、体验、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转化为生活方式、休闲体验、艺术欣赏和文化产品等。相对而言,使用性保护涵盖的范围更广泛一些,适合大多数非遗。不是所有非遗项目都适合生产性和市场化保护,传统技艺、民间美术、表演艺术和中医药等本身就有生产和商品属性的项目,适合在生产和市场流通中得到保护和发展,前提是不破坏非遗原有的文化内涵。

一些企业和个人已经开始参与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和市场化保护,如进行传统手工艺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利用非遗资源拉动地方旅游;开展传统艺术的系列商演;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非遗元素;一些网红主播通过在线平台展示自身在农耕环境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借助众多粉丝和点击量获得经济效益等。政府也意识到传统文化保护需要民众和市场的参与,因此鼓励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相结合,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在转化利用中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中指出: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群体和个人应从保护该遗产所产生的精神和物质利益中获益。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广非遗,不只是为了减轻公共财政负担,更重要的是促进非遗活化,使之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目前,市场化保护也有一些困难。首先是非遗自身的问题。多数非遗与现代社会有不同程度的脱节,在使用方式、节奏效率和审美意象等方面不能很好地迎合现代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需要。另一个难题是激烈的外部竞争。现代文明供应的各类物质和精神服务极为丰富,在需要某类产品或服务时,消费者有广泛的选择空间,可择取对自身最优的选项。与科技不发达的传统社会相比,全球化趋势下,现代资讯、交通和物流高度发达,这导致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非遗个体的传统生存环境较为封闭,其竞争只要在较小区域(如县、乡、村)达到局部最优即可获得生存空间,因此常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社会的封闭性被打破了,信息的高速流通导致竞争来自四面八方。激烈的竞争必然会挤压非遗的生存空间。非遗要重回大众的生活,需要找到适合的场域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化运作要求非遗能切合消费者需求。当供给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用户要求,或者用户有更好的选择时,供给方的生存就会面临困难。仅靠宣传介绍和运动式推广,并不能触发真正的社会需求。虽然多数民众在初次参观过程中会觉得某些非遗新奇有趣,但对市场化运作的非遗企业而言,仅仅是激起民众的好奇心,对维持企业生存是远远不够的。

五、非遗的现代生存空间与保护策略

真实而广泛的民众需求是非遗活态生存的基础。近代非遗的衰落不代表社会需求的萎缩,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多数非遗不能契合现代民众的实际需求,亟须通过供给端优化,提升非遗对现代环境的适应性,解决供需匹配问题,拓展有效的生存空间。

1.供给侧视角下非遗的现代生存空间

虽然近代以来非遗的整体发展呈现衰落趋势,但还保留有独特的生存空间。首先,大部分非遗具有手工化和个性化特征,这是现代批量化生产所欠缺的。为实现供给端的规模化效应,批量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逐渐普及,甚至从物质制造领域逐步渗透到教育和文化等精神服务领域。冗余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但大部分冗余是标准化生产造成的。在标准化的生存空间里,人们长期面对整齐划一的产品和服务,个性化越来越可贵。录音机和电视机的发明大大缩减了传统艺人的表演场次,但是艺人的单场收入和版权收入越来越高;打印机的发明影响了印刷术,但著作人的收入并没有减少;煤气窑相比传统的龙窑和馒头窑,提高了陶瓷制品的产量和成品率,但工艺美术师的单件作品价格远贵于批量产品。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长尾理论》中将市场描述为拖着长尾的彗星。在资源稀缺前提下,西方传统经济属于典型的供给方规模经济,生产者优先关注彗星头部的市场需要。因此,用户的购买行为并不完全反映需求,主流产品的销售量大,不等同于对它的需求也大,只是主流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市场,限制了人们的选择权。在资源富裕的新经济环境下,差异化竞争战略不断分割和细化“小块需求”,通过细小渠道达成众多小额交易,满足人们更加个性化和具体化的需求。[1]当众多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得到满足时,必然导致长尾的产生,形成独特的需求方规模经济。正如中国成千上万的网上商户和特色各异的街头小店为大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一样。通过个性化的供给产生需求端的规模效应,是非遗未来生存的主要发展方向。当非遗的个性化供给产生规模效应时,社会大众将更加了解、适应和认可非遗,接受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另外,仍有相当数量的非遗凭借其独特效用、民族风味和艺术魅力,保有相当的市场空间。传统手工艺中的各类编织工艺、陶瓷烧制技艺、木制加工技艺等依然在广泛使用;传统美术中的优秀作品在市场上价格不菲,学校里开设了国画、书法等专业和课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加相关培训;中医药的作用依旧显著,稍具规模的医院和药房都提供中成药。只是良性发展的非遗并非一成不变,其形式或内涵中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部分得到了相应的改良。以中药制作工艺为例,中药强调治标兼治本,对某些病症尤其是慢性病有特殊疗效,且无西药的副作用大,因此深受中国民众的喜爱。但传统中药的加工和服用也有不适应现代环境的因素,例如传统中药熬制需一日多次,每次耗费数小时;携带不如西药方便,在工作和学习期间服药会比较麻烦;现代医学为确保患者的安全,要求同类药剂的药性和药效统一,而中药同类药材的功效有所差异。针对上述问题,现代药厂将熬制好的中药制备成颗粒状,方便病患携带和快速冲服;或将大量中药预先熬制好,分装入塑料袋冷藏,经短时加热即可服用;国内建立了近千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通过超临界萃取、膜分离等技术和工艺,保证了药剂的标准药效。这些改进是中药制作技艺在现代普及中发生的变化,它们并未触动中药药理的核心部分,但对其现代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将这些改进看作传统中医药在现代环境中的适应性发展。诸如此类的改进也可在其他非遗传承中发生,通过改良外延部分或使用方式,减少不便,凸显魅力,强化非遗在现代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2.面向供给侧提升非遗保护策略

非遗现代传承的关键是非遗的使用者和消费人群,提升社会对非遗的认可是其活态生存的有效途径。这需要着重从服务对象、自身竞争力、使用场合、供给方式等方面思考非遗的保护策略。

(1)真正面向民众的保护导向

大部分非遗具有民俗性,社区和群体应在保护非遗过程中发挥首要作用。如果仅把非遗保护当成研究者的工作范畴,那就类似于考古研究。非遗不是批量化生产的现代工业产品,也不是个人喜好的艺术品,它是传统社会中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民众的需求和广泛使用是非遗活态生存的基础。将信息作为生产力的时代有着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社群交流方式、生活娱乐习惯、工作范式和大众审美趣味,社会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一项非遗能否依靠自身的文化魅力或实际功用引起大众的关注和使用,取决于该非遗能否满足新时代环境下的大众需求。因此,非遗保护工作的目标不是应对各类检查和申报,而应切实面向民众开展有效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

(2)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产性保护和市场化发展

公共使用是最好的保护,大众消费是最好的传承。推广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的“用、赏、吃、穿”类非遗,让人们有更多的了解,继而让更多人运用和喜爱。在各种活态保护路径中,生产性保护和应用性保护所占比例较大。保护过程中,有些企业和个人对非遗进行低俗篡改,任意撕裂非遗本身的文化内涵,并对其加以重新组合和利用,这有悖于非遗保护的初衷,但不能因噎废食,就此否定生产性保护的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和鲜活本质应持续获得尊重,真实性和排他性不应构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担忧和障碍。各类非遗的产生和历史发展一直是通过非遗传承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利而存在的。市场化作为调节资源和平衡供需的高效手段,比供养式保护更能促进非遗的活力和发展。

(3)深度解析具体需求

民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消费能力逐步提高。但不同地域、年龄和消费观念的民众在文化需求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需要调研不同用户群体的喜好和不同非遗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定位民众的具体需要,从而确定在文化拓展和非遗活化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和行动。除了依靠个人经验和调研,还可借助庞大的数据资源。大数据是一种现象和技术,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在非遗市场开发过程中,可以基于互联网数据和各类调研分析用户群体,分析哪些非遗适应产业化开发,如何保护和开发,不同地域和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具体需要怎样的信息形式或产品形态等。从广泛的数据中,挖掘非遗的经济和文化价值,提高非遗的供需匹配度。

(4)发现非遗的利基市场

利基市场是指在较大的细分市场中,具有相似兴趣或需求的一小群顾客所占有的市场空间。[2]大多数成功的创业型企业一开始并不在大市场开展业务,而是通过识别较大市场中新兴的或未被发现的利基市场来发展业务。传统社会中,非遗借助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境规避部分同质化竞争,获得生存空间。全球化竞争环境下,非遗需要细分市场需求,在利基市场找到自身的生存空间。在新的市场领域,应把非遗所蕴含的效用价值作为获取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利用自有的功效和艺术魅力,与现代工业开展差异化竞争。通过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摆脱市场中的同质化竞争和博弈,在现有产业之外开创蕴涵特色需求的利基市场空间。

(5)提升非遗的竞争力

许多非遗的核心价值依然存在,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市场需求也存在。只是一些非遗的展示手段、使用方式、表现内容和节奏等与现代社会有所脱节,需要在不损害非遗核心价值的条件下,进行必要的优化和提升。以传统相声为例,它是扎根百姓生活,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形式。因为包袱老套、内容陈旧和节奏拖沓,相声在20 世纪90 年代陷入低谷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相声因为缺乏创新而完败于小品。近些年德云社等民间班社的“非主流相声”把现代流行元素和传统相声结合起来,借用传统相声的框架,组织新鲜的现代生活包袱,并通过小剧场的演出形式了解观众反应并不断改进。这些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适应性改变,对相声这类非遗重受公众喜爱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6)加强反馈环节

无论是企业行为还是政府管理,都强调对结果的反馈。非遗保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保护实践中也需要跟踪保护效果,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政府在非遗保护方面投入了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反馈机制是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保护过程的监控和效果评估,不断明晰实际保护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及时发现问题,减少无效投入和“重申报,轻保护”现象。从信息视角看,非遗保护过程就是动态的行为数据。互联网中有丰富的非遗数据,包括非遗内容、研究文献、项目信息、新闻报道、专家观点及民众评论等。通过对这些庞杂数据的智能搜索、汇聚、分析、归纳和可视化显示,可以让各地区分散进行的众多非遗保护过程呈现出宏观而清晰的工作效果,进而更好地思考保护工作的改进方向。

六、结语

在物质生活逐渐富足的形势下,民众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传统社会中,非遗一直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融入当时人们的生活。目前,各级政府对非遗保护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但多数非遗还未真正具备良好的生存能力。总体而言,不管采用何种保护方式,都应当注重保护的目的。当一种非遗被民众积极接纳和需要时,我们认为它不但对社会有所贡献,也实现了自身的存续,这正是保护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民众传统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爬绳子上船(环球360°)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群魔”乱舞!纽约民众迎接万圣节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少年力斗传统
圣诞礼物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