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 夯实提高
——高校钢琴专业人才培养与一流课程建设高端论坛

2021-11-26文/

钢琴艺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钢琴文献教学法

文/ 谢 红

进入21世纪后,国内钢琴市场体量飞速增长,逐渐显示出专业教师人才储备的巨大社会需求,这对面向高校钢琴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严峻考验。2021年5月5日,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了“高校钢琴专业人才培养与一流课程建设高端论坛”,与会专家就如何推进高校钢琴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升钢琴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论坛的议题围绕“钢琴史论文献课程建设”“钢琴教学法课程建设”“各类型钢琴人才培养方案”三个方面展开研讨。

一、钢琴史论文献课程建设

“钢琴史论文献课程建设”是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之一。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杨燕迪在题为《史论与文献知识对于培养钢琴专业人才的重要性》报告中指出,在钢琴学生和教师的基本素养中,对于钢琴历史和文献的了解十分重要。这种重要性主要取决于钢琴这门乐器的特殊性:基于钢琴艺术不可估量的成就、质量及乐器自身的表现力,钢琴学习者得以借此深入音乐艺术最根本的内核——钢琴不愧在西方享有“乐器之王”之称。由于众多一流作曲家投入在钢琴这门乐器上,使钢琴有着一整套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作品文献积累。现活跃在舞台上的钢琴保留曲目包括从“巴洛克”“古典”“浪漫”“民族乐派”“印象派”,一直到“20世纪音乐”,其作品数量之大、整体质量之高是其他乐器(包括小提琴和大提琴)所不及的。因此,在培养一位合格的音乐教师和钢琴人才的过程中,对于了解钢琴完整历史脉络,以及对经典作品文献的熟悉是必不可少的。在课程设置上,有关史论和文献的知识应得到重视。

但是,目前国内钢琴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在这方面的建设存在明显不足。杨燕迪指出,虽然不少音乐院校、综合性院校已经或多或少地开设了钢琴艺术史和文献课程,但是这类课程在专业度、介入历史和作品的深入程度方面,两类院校都有所缺失。杨燕迪认为,就中国钢琴教育目前的局面而言,一般的钢琴艺术史课程是不够的,由于钢琴艺术丰富的文献积累和历史积淀,即便开设一门长达一学年的钢琴艺术史课也远远不够。杨燕迪在访问美国的音乐学院时注意到,国内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留学深造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并非技术训练环节,而恰恰是史论类、作曲技术类的课程,杨燕迪为此提出了多个建议。首先是课程设置的范围和类型。除在本科层次设立钢琴艺术史课程,也应推进研究生层次的“专题性课程”建设。由于本科层次人才的学识受限,只能为之开设一般性的范例课程,而若在课程建设上将本科和研究生综合起来考虑,便能使课程的设置更加丰满。其次,杨燕迪指出,欧美高校的课程设置值得借鉴,尤其在美国,为研究生层次的音乐表演学生开设专题性课程,比如以一个学期为单位专门研究某位作曲家的某一类作品,例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巴赫平均律》、肖邦夜曲,抑或是肖邦的大型作品(包括船歌、幻想曲、叙事曲等)。杨燕迪认为,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开展较为深入仔细的分析,了解作曲家对于该作品的创作主旨是什么、技术和表现上的意图是什么,这些课程无疑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品。

上述钢琴文献课程建设方案内含两个思路:精读与泛读。杨燕迪指出,历史筛选下来的保留曲目都是伟大的艺术经典和精神产品,因此,钢琴学习者始终在与经典文献打交道,实质上是对经典文献的精读学习。“研读经典”是文科的重要课程,钢琴教学同样也需要精读课程。因此,杨燕迪特别重视专门针对某一类或某几部经典作品进行深入研读分析的课程,其内容包括分析作品的技术机制(如和声、对位、曲式、技术语言等)及其构思和用意。杨燕迪建议,教师的备课可以将上述“精读”课程与一般“泛读”课程相结合,发展出较为丰满和更加合理的课程搭配。

除此之外,杨燕迪还提出了一个重要倡议:在钢琴艺术史的教学中,除西方“四大风格流派”(即“巴洛克”“古典”“浪漫”和“现代”)之外,应将“中国钢琴作品”专门设置一门课程——这也是钢琴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侧面。中国钢琴作品的时间范畴基本上是20世纪初至今(已有百年),其中尤其需要侧重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的钢琴作品。杨燕迪指出,许多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普遍未获得国内学界的熟知,而对于课程建设有利的是,许多创作钢琴作品的作曲家依然活跃着,高校可以邀请这些作曲家做指导、开讲座,帮助教师将最好的中国钢琴作品尽快地融进教学和课程考试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育教学体系。在宏观上,“中国经典钢琴文献课程”的设定也符合我国的大政方针——中国钢琴作品既传承了中国文化,同时也是“中西结合”的产物。

二、“钢琴教学法”课程建设

上海音乐学院的赵小红在《钢琴教学法学科知识对于钢琴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汇报中指出,在国内目前的大学师资培养中,音乐学院输出的是专业表演人才,师范院校输出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因此缺少针对社会层面钢琴教师人才的培养。赵小红认为,无论培养对象是专业钢琴人才还是业余钢琴学生,一位优秀的钢琴教师都需要有正规的学科素养,因此钢琴教学法学科的建设尤为重要。赵小红结合其出国考察的经历,并在上海教委的支持下,以上海音乐学院为平台,连续三年举办了 “钢琴教学法学术周活动”,使钢琴教学法学科在国内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钢琴教育的成长。

赵小红针对目前钢琴教学存在的不足,为钢琴教学法的课程建设提出了几点设想。第一,关于钢琴演奏技巧的探究。传统钢琴教学主要以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师之间的沟通并不充分。但是,基础技巧的学习和训练实际上需要专门的课题进行系统性、学术性研究,进而推广给学生和教师。因此,钢琴演奏技巧方面的课程建设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演奏技术的进步。第二,钢琴演奏的心理学。钢琴学习存在两种心理,既有上台表演时的心理,又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相处的心理。有些学生对老师怀有畏惧心理,而有的老师则对学生过于严苛,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心理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同样需要专门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开设钢琴教育的心理学研究课程。第三,钢琴教学法的历史研究。应在钢琴艺术史课程的基础上,增加钢琴教学法的历史梳理,这无疑有利于推进该学科的发展。第四,钢琴曲目文献的分析和指南。虽然有些学校已设立这门课程,但有必要进一步将所有钢琴曲目全部予以梳理,同时应囊括对中国钢琴作品的整理。第五,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推动。赵小红曾在“钢琴教学法学术周”广泛征集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这项活动不仅挖掘了既有的老作品,还意在推动作曲家和钢琴家继续为琴童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作品,使钢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同时学习西方音乐和带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熟悉中国的音乐语言,而不是待到成年以后才接触中国作品。第六,针对钢琴表演专业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和项目组织的训练。论文写作是表演专业研究生的一大困难,对此有必要推出专门的写作课程。与此同时,由于钢琴学生整日待在琴房面对钢琴,缺少口头表达和实践组织能力的训练,因此,如何让钢琴学生“开口说话”,能够组织课程和项目,也是课程建设可以考虑的方向。

赵小红提出的上述课程建设倡议不仅涉及钢琴教学的各个方面,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她呼吁高校钢琴从业者继续扩大教学法层面的研究领域,一方面为钢琴艺术的技术训练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让钢琴老师获得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将钢琴人才培养成更全面、更完善、更优秀的演奏家和优秀教师。

三、各类型钢琴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每所高校的生源结构有所不同,由此产生了多种类型的钢琴人才培养方案,相对应的课程建设情况也不尽相同。目前,国内高校钢琴专业人才培养有三种类型:“表演型”“教学型”和“合作型”。而一所高校如何合理地制定培养方案,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不同类型的钢琴人才,正是本次论坛的一大聚焦点。

多种类型钢琴人才的培养方案是各大高校所面临的普遍难点。上海师范大学的张丹表示,招生制度的改革导致高校的生源质量很难保证,学生入校时的能力参差不齐,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造成很大压力,是钢琴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当困难的因素之一。这种情况也存在于专业音乐院校,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刘佳则表示,由于生源结构的复杂性,钢琴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和社会需求存在不对口的结构性矛盾。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上的矛盾最终会显示在钢琴人才的音乐实践上。天津交响乐团的张乐注意到,“合作型人才”在目前的教学培养中存在明显不足。钢琴专业的学生可以演奏高难度技术的古典音乐,却在为合唱团伴奏中很难胜任读简谱和移调的工作,无法展示自己的才艺本领。因此,教学实践应从多维化路径为各种表演实践寻找突破口,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真正地掌握和运用自己的能力。

面对多类型钢琴人才培养上的种种问题,许多高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在1999年扩招之后,开始根据生源结构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分类教学。“演奏独奏类”生源主要来自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拥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素质和更高层次的职业追求,学校将这类学生投入大型比赛中,课时增加一倍。“合作型”和“教育型”生源由于基础相对薄弱、能力参差不齐,学校为其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例如,合作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为双钢琴和即兴伴奏,以及以比赛推动的室内乐合奏活动,该活动要求钢琴系学生主动寻求合作对象,突破以往的合作模式,将钢琴化被动为主动,以此促进钢琴系与其他系学生的更多交流,聆听不同乐器的不同声音。“教育型”钢琴人才的输出目标是对社会上最有实际需求的幼儿启蒙,学院为此类人才培养建立教学实习基地,让高校学生有更多实习经历,将学校的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多类型钢琴人才培养也对教材改革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曾任教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崔敏革表示,对于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来说,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并非必须是高尖端的演奏家,因此,可以拓宽教材的范围,以适合学生的基本演奏基础。但是,目前国内的钢琴教材基本由经典作品构成,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有一定难度。基于上述情况,高校钢琴人才培养的创新需要开放老师们的自主创作,或与作曲专业展开合作,采取与本校各学科互相穿插的方式,创作出更加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的教材,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

结 语

论坛涉及钢琴史论和文献知识、钢琴教学法学科知识、多个高校钢琴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式的介绍和讨论,并对专业钢琴教学模式、钢琴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钢琴发展现状等相关话题进行了介绍和探讨。相信不仅对河北师范大学钢琴学科的课程发展和河北钢琴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必将对全国各高校钢琴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教研组多年来在钢琴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钢琴专业人才培养、钢琴教学法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为建设一流本科钢琴课程不断努力完善课程理念和体系。近年来,钢琴系除了进行本科钢琴专业、(音乐表演、音乐学)、研究生专业(音乐与舞蹈学、音乐),以及钢琴室内乐、钢琴基础、即兴伴奏等专业必修课的教学以外,也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和专业钢琴比赛,围绕“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重要目标,建设高质量的钢琴课程,为推动河北省的钢琴事业,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钢琴人才不断努力。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当前高校钢琴学科建设面临着两大背景:其一,正如杨燕迪所言,从钢琴学习者的人口数量、钢琴制造的产量和消费等整体活跃程度来看,目前世界钢琴事业的中心在中国,毋庸置疑;其二,专业音乐院校和普通综合性院校都面对“新文科”和“全民美育”这两项国家重要政策,这成为高校钢琴学科发展、新的着力点和牵引力。因此,中国的钢琴教育从业者面对庞大的社会需求和全新的国家政策,如何在当前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钢琴人才培养的质量、优化钢琴课程的设置,正是现阶段高校钢琴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内容。

猜你喜欢

钢琴文献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纸钢琴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