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韵悠悠华夏心
——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钢琴创作的历史成就(下)
2021-11-26梁茂春
文/ 梁茂春
“绽放期”的灿烂辉煌
储望华音乐创作的“绽放期”,亦可称之为“改革开放初期”,从1976年到1982年出国留学前,时间仅六年。但在这六年间,他的钢琴创作,紧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是他钢琴创作的一次灿烂辉煌的飞跃。
“文革”结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最早用钢琴曲来表现这种欢腾情绪的,影响最大的要数储望华的《新疆随想曲》了。由此引出了储望华钢琴创作的蓬勃绽放。
《新疆随想曲》(1977)实际上是一首创作歌曲(郑秋枫作曲)的改编曲,但是与储望华以往的改编曲明显不同的是:作品中自主创造性的成分大大增加了,钢琴的炫技特点也发挥得更加自信和自如,因而更加“钢琴化”。那载歌载舞的欢腾气氛,那发自内心的欢乐激情,都通过新疆风格的旋律和富于舞蹈韵律的节奏得以充分地呈现。《新疆随想曲》确实成了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一首“前奏曲”!
关于“绽放时期”的创作状态,储望华自己的形容是“一如脱了缰绳的奔马”和“一发不可收拾”。他在谈《新疆随想曲》的创作时写道:“当时,国家的面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举国上下万众欢腾,‘思想解放’的号角响彻大江南北,这样的环境和气氛给予了我极大的振奋和鼓舞,作为作曲家,我的创作思路一如脱了缰绳的奔马,心中的感情汹涌激荡,双手在琴键上飞舞,下笔顺畅,一发不可收拾,用了很短的时间,便完成了这首中型的钢琴独奏曲。”
这一段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储望华创作心态的文字准确而生动。这种心态对于创作的成败和风格特点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段记录不仅反映了储望华的创作心态,也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音乐界的创作心态,值得研究者重视。
这几年间他的作品有前奏曲《挽歌》(1977)、民歌改编的《情歌》和《猜调》(均1979)、《春江舟影》《随想曲第一号》《第二变奏曲》(均1980),以及三个乐章的《第一奏鸣曲》(1981)。除了钢琴曲之外,他也谱写了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三重奏《渔岛之歌》(1978)。⑧
在储望华的心底,长期深藏着一个学习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梦”,他总希望能够有机会圆这个美丽浪漫的“作曲梦”,因此,在1979至1981年间,他随江定仙教授进修作曲,向着创作的进一步专业化与技术的深度努力。学习期间他谱写的《第一奏鸣曲》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是一部由三个乐章构成的“奏鸣套曲”,它的形式严谨,钢琴技法较复杂,并探索了音乐作品中哲理性内容的表现和对历史悲剧的反思。第一乐章呈示部主部主题严肃深沉,带有一定的悲剧性,表现了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当主部主题再现时音乐变得深沉悲恻,在荒凉寂寥的意境中结束整个乐章。第三乐章是一个动力性很强、富有进取精神的乐章,回旋曲式,主题活泼,带有西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第二插部抒情明朗,像是描绘了江南的秀丽风光。当这一乐章将结束时,音乐富有生机和动力,全曲在充满青春活力和富有进取精神的气氛中终结,具有经历历史沧桑后深刻的感悟。
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多么巨大的推动力,从储望华的这批钢琴曲上可见一斑。
照片8
1978年9月,北京举办了“储望华钢琴作品音乐会”。照片8是音乐会之后演奏者、作曲家一起上台接受祝贺,右5是周广仁,往左依次是储望华、应诗真、杨峻、李其芳。三年后,1981年11月,又举办了“储望华钢琴新作品音乐会”。举办个人“钢琴作品音乐会”,那时对中国音乐界来说也是第一次,因此,这两场音乐会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它们开创了中国作曲家举办“个人钢琴作品音乐会”的先河。
“蜕变期”的重大突破
长期怀有“作曲梦”的储望华,1982年6月决心出国留学。他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音乐系攻读作曲专业的硕士学位,先后在澳大利亚作曲家彼得·陶尔顿(Peter Tahourden)、白瑞·考涅根博士(Dr.Barry Conyngham),以及来自美国的客席教授、作曲家唐纳德·埃尔比(Donald Erb)的指导下研究20世纪现代作曲理论与技巧。1985年,储望华获得了作曲硕士学位;1987年,荣获了澳大利亚埃尔伯特·迈基作曲比赛大奖,成为澳大利亚音乐中心常任代表。
于是出现了储望华音乐创作的“蜕变期”,即储望华出国之后的前期,时间大致在1982年到20世纪末。
储望华音乐创作的“蜕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从以钢琴作品为主的作曲家向全方位的作曲家变化;第二是从“传统型作曲技法”向“现代音乐作曲技法”变化。
在攻读作曲硕士学位期间,储望华音乐创作的体裁大大扩充了,如他谱写了《第一弦乐四重奏》(1983)、为女高音和八重奏而写的《关山月》(李白诗)、交响诗《灰烬星期三》(1984)、为女高音和小乐队而写的《月下独酌》(1985)、交响诗《秋之泣》(1986)、为多种打击乐而写的《十面埋伏》(1988)和交响乐《丝绸之路》(1990)等。也可以说,储望华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和创作,真正实现了他从小就深存心底的“作曲梦”。在专业作曲方面,眼界得以展宽、技术得以精进、手段得以丰富,完成了从“钢琴作曲家”向“全方位作曲家”的蜕变。
钢琴作品仍然是储望华的所爱和所长。在这一时期谱写的钢琴曲有:《随想组曲——灵隐之声》(1982)、《第一钢琴协奏曲“竹”》(1985)、《第二钢琴协奏曲》(1987)、《随想曲第一号》(1990)和《小奏鸣曲——献给今天的孩子,明日之栋梁》(1999)等。储望华还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改编为同名钢琴曲(1985),将王洛宾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改编为同名钢琴曲(1999),这两首钢琴曲都对原素材进行了自由、大胆的发挥,后来编进了他的《中国民歌七首》中。
音乐创作方面的巨大变化,是他在研究、学习了现代音乐创作技法之后,为他的创作增加了新的表现手段。如他的钢琴曲《随想组曲——灵隐之声》⑨,全曲采用十二音序列技法谱写,但他所探索的是“把中国风格的五声音阶和西方现代主义的无调性风格结合在一起”。第一乐章描写了寺庙中僧人的诵经和沉思;第二乐章类似“托卡塔”乐曲,节奏很复杂,探索了节奏不规则的展开;第三乐章表现庙堂的宁静和修炼者空寂的内心,其结束部形成了全曲的高潮。标题中的“灵隐”是泛指深山古刹,通过对古庙声音和意象的描摹,表现空寂的意境,表示对故土的思念和感怀。这一时期谱写的三个乐章的《小奏鸣曲——献给今天的孩子,明日之栋梁》,也在不断探索着更新更现代化的音乐表达。但是始终不变的是储望华对中国民族风格坚定的追求。
“蜕变期”的储望华还谱写了两部大型钢琴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竹”》《第二钢琴协奏曲》),和“集体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不一样,这两部都是他独立完成的大型钢琴作品。其中1989年谱写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室内乐队,三个乐章),是一首充满了现代音乐风格的作品,纯粹的“无标题音乐”,属于储望华最具探索性的作品之一。
储望华对现代音乐的创作探索开始于1982年出国留学之后。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国内的音乐创作中也出现了对现代音乐技法的追求和探索。最早在这方面进行大胆果敢探索的是钢琴作曲家汪立三,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谱写了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1979)、《李贺诗两首——〈梦天〉〈秦王饮酒〉》(1980)、《他山集——序曲与赋格五首》(1981),这些作品运用了不协和和声、无调性旋律、十二音序列等现代音乐技法,属于中国当代钢琴作品中最早的现代技法的探索之作。然而,真正形成“中国新潮音乐”创作洪流的,主体主要是一批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作曲家,代表性的钢琴作品是周龙的《五魁》(1982)、陆培的《山歌与铜鼓乐》(1983)、陈怡的《多耶》(1984)、权吉浩的《长短的组合》(1985)、葛甘孺的《古乐》(1986)、邹向平的《即兴曲——侗乡鼓楼》(1987)⑩和赵晓生的《太极》(1987)等作品。
照片9 储望华在墨尔本家中伏案创作
由此可见,从“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历史来看,储望华钢琴作品中的现代音乐因素,和国内的“新潮音乐”是在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它们同属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时代产物。
“融汇期”的升华回归
21世纪开始,储望华的钢琴创作上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接连谱写出了《前奏曲与托卡塔》(2000)、《即兴曲》(2000)、《左手前奏曲——满江红》(2002)和《茉莉花幻想曲》(2003)等钢琴作品,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就开始了储望华音乐创作的“融汇期”。
就拿刚才提到的几首钢琴作品为例:《前奏曲与托卡塔》尝试运用了一些现代作曲技巧及多调性处理手法,又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性和趣味性;《即兴曲》是采用京剧的〔西皮流水〕和〔二黄原板〕旋律编创的一首乐曲,全曲贯穿着中国民间加花变奏和西方钢琴变奏曲相交融的艺术特点;《左手前奏曲——满江红》则是中国钢琴作品中很鲜见的专为左手而作的钢琴曲,因此成为中国百年钢琴作品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首;《茉莉花幻想曲》突破了一般“民歌改编”钢琴曲的模式,加强了创造性和幻想性,也增添了戏剧性因素。聆听《茉莉花幻想曲》,就像在倾听一位美丽温婉的江南少女在缓缓诉说她悲惨的命运和遭遇,而作曲家也将自己的生命感受倾注进了乐曲之中。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首作品之外,储望华在“融汇期”的钢琴作品还有:《一条大河》(2001)、《第三钢琴协奏曲——“城市少年”》(2002)、《第二奏鸣曲》(2006)、《18首中外通俗名曲四手联弹》(2009——2010)、《小星星变奏曲》(2014)、《随想变奏曲》(2014)。
这些钢琴作品都是储望华定居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创作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流淌着中国风格的旋律,都表达着浓浓的华夏情怀。既以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为主体,又接受、融合多元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极富个人的创作。这些作品,都是在东西交融、古今磨合、华洋融汇的特殊境况下激发出来的新创作,同时又始终贯穿着可贵的人文精神。
从2014年应作曲家于京君之邀约而谱写的《小星星变奏曲》中,可以充分看出储望华在“融汇期”钢琴创作的显著面貌:这首乐曲的主题来自一首英国传统儿歌《小星星》(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这首英国儿歌在中国也获得了广泛的流传。储望华的《小星星变奏曲》由主题和七个变奏组成。作曲家在七个变奏中展现了转调、离调、大调、小调及调式变化等多种调性色彩;还采用了主旋律的原型、倒影、逆向、逆向倒影手法;钢琴的宽广音区获得了充分的发挥;节奏活泼多样,富于动力;和声色彩缤纷,融通中外。在演奏技术方面,将“钢琴化”发挥到极致。因此,《小星星变奏曲》颇受中外钢琴家的喜爱。此例可以说明:中国作曲家在作品的题材上、音乐的风格上、听众的对象上,都是可以“中外融汇”的,这给了我们的音乐创作以极大的启发。
2018年9月,储望华应上海音乐出版社约请根据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刘炽曲)改编创作一部钢琴协奏曲,这就是单乐章的《第四钢琴协奏曲“我的祖国”》。2019年11月,这部作品的套装版总谱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并由上海交响乐团进行了首演。同时,储望华被上海音乐出版社聘为签约艺术家。
储望华的钢琴曲创作从1959年起步,2019年是储望华致力于钢琴创作的第六十个年头,上海音乐出版社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了《储望华钢琴作品集》(上、下册)和《储望华钢琴作品演奏解析》(陈国红著)两本新书的首发仪式。这是对“储望华钢琴创作60年”的隆重庆祝。
在简要评述了储望华音乐创作的两大阶段和五个时期之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钢琴创作在每个时期中都有经典性曲目涌现。中国人认为60年为一个“甲子”,斗转星移一“轮回”。我们从储望华创作萌芽期的初始,坎坷期和绽放期的展开,到蜕变期的破茧突变,再到融汇期的回归,形成了一个“起承转合”的完整轮回链。最后的“回归”,回归传统、回归调性、回归民族、回归人文。这并不是“原样”的回归,而是在更高层次的融汇性回归,是音乐创作的螺旋式升华。
系统可以分为3个模块。①管理员模块。可对公告进行管理,即增删改查;可对教师、学生进行增删改查,即不对外开放注册功能,教师及学生由管理员录入系统。②教师角色。可以对题库中题目增删改查,对题干命题、选项设置、分值以及答案设置等;可以进行考务管理,即对考试设置名称、选择试卷、设置考试时间等;可对试卷进行管理,即规定题型题量后随机组卷;可查看卷面答题情况等;可对个人信息进行管理;可对公告进行管理。③学生角色。可查看公告;可查看考试信息;可参加考试、答卷、交卷;可查看个人考试卷面;可修改个人信息。
储望华对中国钢琴创作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储望华是中国百年钢琴历史上一个闪光的名字,他从1959年开始登上钢琴创作舞台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每个时代都有优秀的代表作品呈现在听众面前,表现出长盛不衰的创作精神,为中国当代钢琴创作增添了许多新光彩。他的钢琴作品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人们的音乐生活。人生犹如一条环环相扣的长链,在储望华丰富的人生长链中,每个重要的环链都有优秀的钢琴作品产生,那是生命绽放的美丽的音乐之花。
储望华对中国钢琴创作的历史贡献是什么?他给中国钢琴曲创作带来了发展和繁荣,他已经是中国钢琴曲创作中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说。
第一,储望华给中国钢琴创作带来了众多的优秀作品,既有创作乐曲,也有改编乐曲。
储望华最优秀的作品有以下这些,我称之为“储望华的十大名曲”:《筝箫吟》(1961)、《解放区的天》(1963)、 《翻身的日子》(1964)、《二泉映月》(1972)、《南海渔童》(1974)、《新疆随想曲》(1977)、《随想组曲——灵隐之声》(1982)、《中国民歌七首》(1998)、《茉莉花幻想曲》(2003)、《小星星变奏曲》(2014)。
实际上储望华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作品是钢琴协奏曲《黄河》。除“十大名曲”之外,储望华的钢琴曲还有许多也是极受演奏家和琴童喜爱的。我认为这些曲目都是可以传之不朽、能够成为中国钢琴音乐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当代钢琴的杰出文献。
第二,储望华是截至目前创作钢琴曲数量最多的中国作曲家之一。
这从2019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两卷本的《储望华钢琴作品集》可以证明:这部上下两卷,共计445页的厚重谱子,包括了36部52首钢琴曲,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代表作品。能够结集这样“体量”的钢琴作品,储望华是目前中国作曲家中的唯一。
第三,储望华的影响遍及中国广大琴童,也遍及世界各地。中国琴童几乎都弹过储望华的钢琴作品。他的钢琴作品在各种级别的钢琴业余考级教材中频频出现,影响力极广。储望华的钢琴作品也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他的钢琴作品《情歌》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考级定为七级曲目。储望华钢琴作品的影响扩大到世界各地。在国外的钢琴演奏家中,也几乎没有不知道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他的钢琴作品,从多方面探索了中国钢琴作品走向世界的问题。
第四,储望华的创作增强、丰富了“江南风格钢琴曲”的库藏。
谈起中国钢琴曲的地方风格,往往会提到“新疆风格钢琴曲”或者“广东风格钢琴曲”,而没有人提到过“江南风格钢琴曲”,但实际上它却是长期地、明显地存在着的历史现象:贺绿汀的《牧童短笛》(1934)就是最早的一首,乐曲所刻画的是一个江南牧童放牧的形象;丁善德的钢琴组曲《春之旅》(1945),表现了江南春色;朱工一的《序曲——小溪》(1952),洋溢着江南烟雨的风韵;孙以强的《谷粒飞舞》(1962);20世纪70年代刘庄改编的《三六》、黎英海改编的《夕阳箫鼓》、王建中改编的《蝶恋花》等,都是典型的“江南风格”。而前面提到的储望华的作品中,如《江南情景组曲》《筝箫吟》《二泉映月》《第一奏鸣曲》《茉莉花幻想曲》等,都是“江南风格钢琴曲”的代表作品。委婉细腻、典雅高贵、含蓄内敛、轻灵流利的江南音乐风格,已深得广大听众的喜爱。
第五,储望华的钢琴作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钢琴作品的“钢琴化”。
中国的钢琴作品,最初是由一批作曲家(如赵元任、萧友梅、贺绿汀、马思聪、陈培勋,等等)推动的。这批作曲家本人的钢琴演奏技术有限,因此,突出的问题是钢琴作品不够钢琴化,不能充分发挥钢琴的巨大艺术潜能。后来,有一批中国钢琴家热心投身于钢琴曲的创作,成就出类拔萃的代表人物是杜鸣心、王建中、汪立三、储望华、崔世光和黄安伦这六位。
照片10 储望华和王建中、崔世光在一起
照片11 储望华和鲍蕙荞在“华夏情怀——储望华钢琴作品音乐会”上谢幕
这几位钢琴家,以他们娴熟的钢琴技巧,将中国钢琴作品的“钢琴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就储望华的作品来说,如钢琴协奏曲《黄河》《新疆随想曲》《茉莉花幻想曲》《小星星变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我的祖国”》等,都是“钢琴化”的优秀代表作。
21世纪以来,储望华曾多次和钢琴家鲍蕙荞合作,在北京、广州、青岛、武汉等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名为“华夏情怀——储望华钢琴作品音乐会”。“华夏情怀”这四个字表达了储望华对祖国的满腔真诚,这份情怀深入了他的生命,成为他毕生的信念和追求。八十年来,他所有的作品,表达的全部都是“华夏情怀”。琴韵悠悠华夏心。正如他自己写的——储望华“这个人的气质、思维、谈吐,最适合的地方是中国,虽然他离国40年,但是他确实是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中国”。
再次遥祝老同学储望华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在音乐创作上继续谱写新的辉煌!(全文完)
注 释:
⑧储望华,《漫谈钢琴独奏曲〈新疆随想曲〉》,载《储望华音乐艺术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10页。
⑨引自《储望华钢琴作品选》题记,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第227页。
⑩储望华,2009年新版《翻身的日子》前言,载《储望华音乐艺术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