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创伤后骨髓炎的治疗作用分析

2021-11-25朱宇贤肖承滢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

朱宇贤 肖承滢

摘要:目的:分析对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双盲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19例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分成2组,针对对照组9例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常规置管引流治疗,针对实验组10例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白细胞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开展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强化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对机体内炎症进行有效控制,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

关键词:骨外固定架;负压封闭引流;创伤后骨髓炎;治疗优良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创伤后骨髓炎属于临床中开发性骨折并发感染的具体表现,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但也存在少数闭合性骨折患者在切开复位内固定处理后发生这一病症,不利于患者骨折部位的康复。创伤后骨髓炎的发生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患者感染的骨端血供较差[1],存在较为显著的骨膜破坏现象,极易导致皮肤出现坏死及肢体的肿胀现象,引发一系列坏死感染及骨外露的发生,对于患者来说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伤后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19例展开了治疗对比的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用双盲分组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9例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6:3例,年龄分布在20至73岁之间,均值为(43.63±5.56)岁;实验组1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7:3例,年龄分布在21至75岁之间,均值为(44.12±5.23)岁。

统计学处理两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且可比性高。本次观察均已排除合并心肺肾功能不全、先天性精神障碍、骨质疏松、手术禁忌症及不同意参与本次观察的患者。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9例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常规置管引流治疗,两组患者均先实施1期清创手术治疗,将内固定去除后剔除坏死骨组织,对病灶进行彻底的刮除实施外固定架骨折固定处理,将病灶彻底清除后对髓腔进行冲洗并将引流管置入,最终对切口实施缝合操作。

针对实验组10例患者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实验组的骨外固定架治疗的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在对病灶进行彻底的清除及清洁之后连接负压引流,将负压引流的压力维持在16.00至40kPa之间。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均给予生理盐水+抗生素经引流管灌洗伤口的处理,并实施3周的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第四周转为口服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给予营养支持及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白细胞水平等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软件进行处理,症状改善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白细胞水平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治疗干预后的症状改善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白细胞水平相对于对照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明显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3讨论

创伤后骨髓炎的发生不仅延误骨折部位的愈合,还会增加患者感染的机会及疼痛程度,影响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效果。对于创伤后骨髓炎患者来说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是保证患者骨折部位恢复、提高患者康复进程的基础。以往的传统置管引流治疗中虽然能达到相应地治疗效果,但极易出现管口周围溢水的现象,且冲洗并不十分彻底,还会导致引流不通畅现象的发生,加剧患者的疼痛程度,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2]。随着置管引流技术的发展及在临床中应用的推广,现阶段临床中一般对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其通过聚乙烯乙醇水花海藻盐泡沫敷料的填充治疗能第一时间将创伤后骨髓炎部位的坏死组织、细菌及分泌物排出,其技术中多孔设计的引流管道还能增加抽吸的接触面积,使得引流范围有所增加,能最大程度上吸除脓液,减少细菌生长及滋生现象的出现,达到持续性清创的治疗效果。此外,这一引流技术还能加速肉芽的进一步生长,对于创伤后骨髓炎部位表面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进行有效抑制,改善创伤后骨髓炎部位的微循环及血液循环,加速该部位的进一步愈合及康复[3]。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的实验组创伤后骨髓炎患者干预后的症状改善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白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实施骨外固定架联合常规置管引流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骨外固定架聯合负压封闭引流对创伤后骨髓炎的治疗作用显著,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林进标,  骆兆配,  王永标, 等. Ilizarov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骨髓炎合并软组织缺损[J]. 中国伤残医学, 2020, 28(010):10-11.

[2]吴多庆, 黄友华, 符林雄,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骨搬移对创伤后骨感染的效果分析[J]. 贵州医药, 2019, 43(002):281-283.

[3]李景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010):50,190.

作者简介:朱宇贤,性别:男,学历:本科,科室:骨关节脊柱外科,籍贯(省市):广东省惠州市,民族:汉族,出生年月日:1981年8月6日,现有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骨科,工作单位:中信惠州医院。

猜你喜欢

负压封闭引流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一期治疗尺桡骨远端开放性骨折27例效果分析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护理分析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含氧液冲洗治疗慢性创面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医用三氧水修复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治疗压疮感染创面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髓炎伴皮肤软组织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复杂创面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