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胎家庭中父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5宋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情感沟通家庭教育

宋佳

摘要:随着二胎家庭数量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家庭教育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二胎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父母该如何应对?本文以二胎家庭为背景提出了教育对策:提前做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注重提升自身素养,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均衡陪伴两个子女的时间;多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创设融洽的家庭氛围。

关键词:二胎家庭;家庭教育;情感沟通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2-0079-02

家庭是子女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大环境,父母的思想、言谈、行为和情绪等深深地影响着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家庭教育是一种双向的、相互影响的教育活动,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子女的一生,如果想让孩子改变自身一些不正确的认知、态度、行为,家长必须先做好表率,主动做出改变。伴随许多家庭中二胎子女的到来,随之而来的家庭教育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父母如何在家庭中对两个子女实施教育,这是每个二胎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

一、二胎家庭中父母教育存在的问题

1.认知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未形成正确的认识

有些头胎子女不能接纳二胎弟弟或妹妹的到来,与家长的教育有密切的关联。首先,有些父母本身就对家庭教育不太重视,其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不融洽。其次,有些父母一方甚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对两个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影响缺乏正确的认知,误认为再生一个孩子对原来的家庭关系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2.态度方面:父母对头胎子女态度不当,缺乏耐心

二胎子女的到来,导致部分父母身心俱疲,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养育二胎子女的身上。研究表明,目前,大多数父母忙于照顾二胎,疏于关心家庭中的老大;仅有少数父母能充分地尊重头胎子女,理解头胎子女的变化,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3.行为方面:父母做出一些不恰当的举动

第一,事先未和头胎子女沟通要二胎的计划。调查发现,在“要二胎前是否和头胎子女做过沟通”这一问题上,大多数父母都坦言,没有听取过孩子的想法,认为生育二胎只是夫妻双方的事情。如果父母能在要二胎前与头胎子女事先沟通,让头胎子女心里做好做哥哥、姐姐的准备,就不至于在面对二胎弟弟或妹妹时显得手足无措、焦虑不安。

第二,陪伴头胎子女的时间减少,过多精力投入到二胎子女身上。多数父母表示,和以前相比,陪伴二胎子女的时间多于头胎子女。如果父母能够均衡陪伴两个子女的时间,就会有助于避免头胎子女产生心理情绪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无法公正地对待两个子女,对头胎子女要求更加严厉。调查发现,在有了二胎以后,超过一半以上的父母不能做到公平对待两个孩子,对头胎子女的要求更加严格,过多地强调“以大让小”,认为头胎子女年龄上稍微大一点,作为哥哥或姐姐,应对其严格要求,这样才可以为弟弟妹妹树立良好的榜样。因此,一旦头胎子女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父母便会提出严厉的批评。

4.情感方面:缺乏和头胎子女的情感沟通

自从有了二胎子女后,父母分饰好几角,照顾头胎孩子时间极度缩短;加上工作原因,还有部分家长会把头胎子女送到祖辈家里去。于是父母与头胎子女相处的时间减少,情感沟通上更是缺乏,一些家庭便出现了偏爱二胎子女的情况。

二、应对策略

二胎家庭教育问题的出现,受到父母双方教育水平、教育观念及方式、缺乏与子女情感沟通、夫妻双方婚姻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提前做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很多父母没有养育两个孩子的生活经验,所以普遍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和预判程度不足。二胎子女的到来,使部分父母手忙脚乱,也会导致父母在认知、态度、行为及情感方面产生一些问题。所以,作为父母,如果想要生育二胎子女,就应该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二胎出生前后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有一定的应对措施。可以多了解其他二胎家庭出现的一些普遍问题,当自身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借鉴其经验,耐心引导头胎子女接纳二胎子女到来的事实。

2.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

家长要注重提升自身素养,采用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育儿能力。应该和孩子平等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多赞赏鼓励孩子,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教育两个子女。父母们可以通过浏览书籍、上网学习、收看家庭教育类的电视节目以及多与他人交流等多种途径,多进行反思与总结,形成适合自己家庭实际状况的教育方法。

3.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均衡陪伴两个子女的时间

二胎的出生,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头胎子女的态度变化,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以前头胎子女是全家人的中心,二胎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家里人更多地关注幼小的弟弟妹妹,头胎心理落差难免巨大。再加上年龄较小,心理发展不成熟,头胎子女不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变化为何如此之大。因此,父母应对头胎子女多加关爱,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父母应平衡陪伴两个孩子的时间。让孩子感受到弟弟妹妹的到来丝毫未影响父母对他的爱,使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

4.多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创造融洽的家庭氛围

2~10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此年龄段的孩子在得知父母想要生育二胎子女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的举动,此时就需要父母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充分了解头胎子女的真实想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弟弟妹妹到来对于整个家庭的意义。除了言语沟通以外,可以运用一些肢体语言,比如与头胎子女拥抱等。当二胎子女稍微大一点,也要与其进行情感沟通,最好与两个孩子一起交流,让他们认识到爸爸妈妈对他们的关爱和期望。总之,父母要协调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子女在健康快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三、小结

总之,父母要提前预判二胎子女到来前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素养,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均衡陪伴两个子女的时间;多和两个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创造融洽的家庭氛围,协调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两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参考文献

[1]朱立昌.新时代多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36):189-190.

[2]杨春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20(25):100-101.

[3]王生萍.二胎家庭父母教养方式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2):8.

[4]王文颖.浅谈“二胎”时代对大孩的教育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96,30.

[5]高梦雨,张双双.二胎政策下头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J].时代报告,2019(4):244-245.

[6]刘琦.浅谈二胎时代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45-246.

[7]辛艾玲.二孩政策下年幼子女的心理问题与二孩家庭的教育方式初探[J].智富时代,2018(10):231.

[8]李慧智,陈磊.二胎家庭的父母养育问题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29):231.

編辑/张国宪 终校/于洪

猜你喜欢

情感沟通家庭教育
如何在生活实践中开展幼儿教育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如何开拓幼儿思维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谈谈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