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教育改革的逻辑、难点和策略分析

2021-11-25韦志中卫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教育改革双减

韦志中 卫丽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新一轮教育改革也正式启航。当前学校、家长和机构面临着信心不足、通道不畅、能力不够三大难题,这三大难题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显得更加棘手和紧迫,可以从提前谋划课外培训机构的转型、加强社区承载能力、积极探索新机制下的新模式、加大家校合作、加大志愿者和学校社工培育力度等方面促进“双减”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育改革;家校合作;心理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2-0022-03

202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深入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该工作也称“双减”政策[1]。近期,伴随政策的逐步落地,新一轮教育改革也正式拉开帷幕。本文从当前“双减”政策出台后的现状出发,将重点放在有关学校、家庭和社会工作三者良性互动的关系上,就应对新形势下教育改革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政策的重要性和实施的难点出发,提出参考性建议。

一、“双减”政策的重要性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千百年来,教育一直在国家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尤其是《义务教育法》颁布三十年以来,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近些年来,中小学生面临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由此引发的教育悲剧和心理问题时有发生[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睡眠时长未达标。同时,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3]。

另外,当前整个社会流行的“补习之风”为培训机构的疯狂生长提供了土壤,但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居高,过多的资本融入也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管理混乱、借机敛财是众多培训机构的常态,“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内涵“变了味”[4]。

此次“双减”政策的颁布,一方面显示出国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向民众展示出整治教育机构和行业乱象的决心。这对学生、家长、学校乃至国家未来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

二、“双减”政策背后的逻辑观念

首先,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规定,“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5]这意味着,今后教培机构应由原先的商业性质转变为公益性质。义务教育本就是国家为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受教育权所提供的公益性服务,而最近几年,一些商业化运作的辅导机构却无形中模糊了义务教育原本的模样,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现象非常突出。超标超前培训,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高薪挖抢学校教师,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等行为并不少见。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现有的培训机构必须加快转型步伐,回归教育的公益属性,恢复教育的正常生态。

其次,针对家庭进行减负。长期以来,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家长的“心头病”,担心孩子跟不上而选择补习和期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选择超前学习,背后都反映出家长对青少年教育的焦虑心态。社会上的超前教育风气,也令很多年轻人恐惧生育,萌生“不想生孩子,生了也养不起”的悲观想法。减负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的教育支出,向社会倡导一种良性、健康的教育观。

最后,针对学生进行减负。从整体上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各项身体机能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能力和精力都很有限,短时间内不间断地施加压力,拔苗助长,并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从个别来看,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单纯依靠课堂填鸭式教学方法,很可能会导致疲倦,严重者会造成厌学、恐学等消极后果。所以,政策的调整增加了学生的休息时间,既有利于学生以更积极的状态迎接新课程,又可以培养学生对某一领域或学科的兴趣,促使个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虽然减负看似只和学校、学生、教师有关,但最终是为了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如良好的教育风气有利于促进社会生育率提高,促进教育机构的合理整改和转型,减轻家长负担因而也有利于创建和谐家庭环境,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最终使整个社会充满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双减”政策实施的难点

其一,信心不足。政策的有效落地,离不开民众的支持与参与。为了解民众对“双减”政策的态度,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年报社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双减”政策实施后,虽然72.7%的受访家长表示教育焦虑有所缓解,但“缓和很多”的比例只有34.3%,多数家长的教育焦虑仍然存在,甚至还有6.5%的家长表示更加焦虑[6]。国家统计局的调研结果也显示,43.1%的受访家长担心学科类培训因此“从地上转入地下”,37.8%担心孩子无处接受辅导难以提高成绩,超五成家长对参加校外学科类培训持观望态度[7]。另外,部分学校对“双减”的认识和态度也存在误解和不自信,甚至有的抱有侥幸心理,明知故犯[8]。

其二,通道不畅。新政策的有效落实需要专家、相关行政单位的深刻解读,以官方发布的言论帮助社会大众消除可能出现的顾虑,全面了解“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引导大家应如何做。但是在目前社会的整体讨论中,面向大众的专业性分析解读占总体评论报道的比例还比较少,人们的疑问和顾虑也没有合适的途径得到解答。从顶层到底层,再从底层反馈给顶层的循环机制运行似乎不太顺利,这也导致上层接收不到较为全面的反馈信息,社会普遍对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流程比较模糊。

其三,能力不够。由于政策刚刚落地,部分学校的教學资源、教学质量以及课后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不能马上转变策略投入到政策实施中来。减少课外辅导后,家长也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无法辅导孩子提高成绩[9]。同时对教育培训机构的从严治理,使得校外培训机构的境遇变得更加艰难[10]。但短时间内,能够承接“双减”政策改革的专业机构数量并不多,这些机构需要了解学校运行机制、学生个体发展,具有专业的学校和社会工作的知识储备以及常年的社会工作实践积累。然而,这样的机构和相应的人才在市场中并不多见。

四、应对“双减”政策落实难点的建议

其一,提前谋划课外培训机构的转型。虽然教育机构的某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教育部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教育观相违背,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机构有宝贵的教学经验,将会是新形势下学校落实政策的有力补充,也是机构成功转型的重要基石。培训机构可以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逐步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课后托管、进校业务等方向转型[11]。全社会应广泛吸收宝贵的教师和管理人才,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家校补给系统,引导原有机构教师参与到课余、课外、假期和家庭联合项目的组织活动中来,与社区紧密联系,共同为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而努力。

其二,加强社区承载能力。就当前形势而言,大幅度减少教育培训机构的力量必然加重社区工作,也有可能催生出其他的社会组织。在社区管控范围内,如何协调原有组织和新晋组织、部门间的工作衔接与协作,新晋部门又该如何设置服务目标和服务内容,都将是下个阶段社区关注的重要内容。除社区外,第三方承接组织也应该有序地开展培育委托工作,应积极推进鼓励第三方组织服务,提升“双减”政策下组织的承载力,有效对接学校、家庭和社区多部门联动工作,共同助力“双减”政策后的教育新方向。

其三,积极探索新机制下的新模式。改革是对原有机制的部分修改和优化,围绕现有制度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功能性优化,可以基于现有的学校教学模式,对部分学科内容进行升级,以尽快适应政策的调整。与此同时,“双减”政策也可以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可以设置心理班主任。一方面,通过培育专业心理教师,增强学校专业上的把控;另一方面,也可以吸收社会上优秀的专业人才到学校中,尤其是优秀的教培机构人才,促进学生减负和加速教育机构转型齐头并进。

其四,加大家校合作。学校通过教师向学生家长传达学校的管理模式和教育理念,反过来,家长也需要向学校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家长和教师交流的主要途径是家长会,但是,家长会形式单一,举办次数少,并不能有效连接教师和家长。家长学校可以作为今后学校管理的重要工作,如鼓励家长到学校听课,与孩子们一同作息,利用网络、自媒体、家校平台建立家谊会群组,定期召开“家谊会联席会议”,制定符合家长层次及需求的相关课程,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等[12]。以家长和学校的联通,共同积极面对“双减”政策下的困难,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最后,从学校新发展角度而言,学校也应加大志愿者和学校社工的培育力度,培养出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通过志愿者和社工人才补齐原来的短板,引领学校和志愿者工作进入全新的发展。除此之外,各学校应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合作,充分利用好如青少年宫、青少年组织中心等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场所。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可以为学校提供便利条件,适当情况下给予一定的政策性倾斜,建立真正适配学生课余和文娱生活的场所,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堂衍生活动,衔接学校和社区,真正意义上做到为了学生、为了发展和为了教育。

五、小结

“双减”政策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指导性文件。但由于民众对政策落实的信息不足,信心也不足,且部分学校和机构能力不够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致使“双减”工作的有序发展遇到一些阻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校一直是教育的主阵地,家长和学生也渴望减负减压,只要我们紧跟国家战略方针走,教育焦虑将会逐步减少,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也会更有保障。参考文献

[1]共产党员网.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会第十九次会议[EB/OL].https://www.12371.cn/2021/05/21/ARTI1621601543043381.shtml,2021-5-21.

[2]新华网.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解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http://education.news.cn/2021-07/24/c_1127691448.htm,2021-7-24.

[3]皮书网.报告精读|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EB/OL].https://www.pishu.cn/zxzx/xwdt/563830.shtml,2021-3-3.

[4]新华网.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解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http://education.news.cn/2021-07/24/c_1127691448.htm,2021-7-24.

[5]经济参考网.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上市寒暑假期不得组织学科类培训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http://www.jjckb.cn/2021-07/24/c_1310083213.htm,2021-7-24.

[6]黄冲“.双减”实施后72.7%受访家长表示教育焦虑有所缓解[N].中国青年报,2021-09-16(010).

[7]黄程翔,郑泽豪.“双减”:让人欢喜让人忧[J].四川省情,2021(9):48-49.

[8]腾讯新闻.双减政策推出后,就有小学老师“明知故犯”,家长:还是一样累[EB/OL].https://new.qq.com/rain/a/20210923A06UVF00,3021-9-23.

[9]张佳.“双减”政策带来的喜忧盼[N].中国信息报,2021-09-22(003).

[10]袁磊,雷敏,张淑鑫,等.把脉“双减”政策构建在线教育信息安全体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5):3-13,25.

[11]每日经济新闻“.双减”之后:课后托管、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有广阔空间[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541765025133805,2021-7-28.

[12]秦国梅.家长学校现存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J].智库时代,2019(36):187.

编辑/张国宪 终校/于洪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教育改革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