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顿的“新”维米尔
——《窗边读信的少女》现真身
2021-11-25编辑小尘图片提供历代大师画廊
编辑=小尘 图片提供=历代大师画廊
《窗边读信的少女》(Girl Reading a Letter at an Open Window)是一幅由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创作的巴洛克风格油画。这幅作品展现了一名荷兰少女在开着的窗边读信的场景,作品的创作时间为1657至1659 年间,原画现存于德累斯顿的历代大师画廊。
约翰内斯·维米尔 《窗边读信的少女》布面油画 64.5×83 cm 1657年 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历代大师画廊藏
维米尔刻意表现平静的生活,但却能以朴实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他用柔和散射的光线、精心布置的构图、和谐的色彩将美永恒地定格下来,呈现在世人眼前。
画中,一位年轻少女站在敞开的窗户前,全神贯注地读着一封信。在画面前景的桌子上,一只盛着水果的盘子看似倒了,几颗水果掉到一条鲜艳又充满编织图案的“地毯”上。或许,这名女子匆匆地放下水果盘,只为了想赶快读这封信。除了显眼的红色和绿色外,画面整体看起来相当中性。大量空白的背景让我们感觉到这位女孩的孤单,更加凸显她对信件内容的关切。
近350 多年以来,无数游客走访德国德勒斯登的历代大师画廊(Old Masters Picture Gallery)后见到了这幅名画,观赏后的心得也大略如此。不过,最新的研究却发现,这幅画的场景和它在1659 年刚离开维米尔画室时的样貌并不相同。确实,长久以来这幅画的作者和内容困扰了无数专家。
“生意之外的额外礼物”
维米尔(Vermeer·Jan 1632~1675),荷兰画家。1632 年10月31 日生于代尔夫特,1675 年12 月葬于同地。曾任圣路加公会画师。现存作品共有36 幅,分别藏于德累斯顿画廊、爱丁堡国立苏格兰陈列馆、海牙莫里斯皇家绘画陈列馆、卢浮宫博物馆。其中早期的作品多取材于宗教和神话,如《基督在马太和马利亚家中》《狄安娜和她的女伴们》等。以后他改变题材,主要画风俗画,表现城市风景和市民的日常生活,画幅不大,却精心描绘,且特别讲究光、色和空间比例。代表作为《花边女工》《窗边读信的少女》《代尔夫特风光》等。
1742 年春,波兰萨克森选奥古斯特三世(August III)从巴黎卡里尼昂亲王的私人收藏中购买了30 幅作品后,一幅名为《窗前读信的少女》作为“生意之外的额外礼物”赠予了奥古斯特三世,当时这幅画被归于“伦勃朗”名下,这样的署名一方面说明作品的卓越品质,但同时也说明当时的维米尔在荷兰之外已被完全遗忘。自此之后,这幅《窗边读信的少女》一直被列为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历代大师画廊的主要馆藏作品之一。
维米尔《画室》(又名《绘画的语言》),画中维米尔背向观众,除此之外,维米尔再没有自画像
为维米尔正名
维米尔的成就长期被人忽视,许多作品曾被当作是他人的所作,直到19世纪中叶才被重新重视,且名声越来越大,被认为是继伦勃朗、F.哈尔斯以后在荷兰出现的又一位大画家。
1765 年出版的第一本德累斯顿画廊印刷目录将这幅《窗边读信的少女》列为“伦勃朗画派”的作品,并在1783年将其归于伦勃朗的学生戈弗特·弗林克(Govaert Flinck)所作。
从1826 年起,《窗前读信的少女》又被视为彼得·德·霍赫(Pieter de Hooch)的作品,他像维米尔一样活跃于荷兰代尔夫特。
尽管多年来有部分艺术学者相信这幅画就是维米尔的作品,却仍不被多数人认同。直到1859 年,法国艺术史学家提奥菲尔·托雷-伯格(1807–1869)参观了德累斯顿美术馆。当时他正巡游欧洲的艺术品收藏,以寻找和证实他提出的“代尔夫特的神秘画家”(Sphinx of Delft)的踪迹(编者注:代尔夫特是维米尔的家乡)。在德累斯顿历代大师画廊,他证实了他的假设:《窗前读信的少女》是“代尔夫特·维米尔(Vermeer)”的作品,甚至在画作后找到了签名。
维米尔另一作品,《站在小键琴前的女子》也有相似的丘比特画像,象征爱情的忠贞
德国德累斯顿收藏馆所藏维米尔《窗前读信的少女》在修复实验室中
1862 年,在由朱利叶斯·赫布纳(Julius Hübner)编撰的德累斯顿画廊目录中,这件作品被正确而永久地列在“ Meer(Jan van der)”的条目下,并标明“Né à Delfft vers 1632”(1632年左右出生于代尔夫特)。
“一幅关于真爱本质”的作品
19 世纪和20 世纪,《窗前读信的少女》经历了几次修复,在德累斯顿历代大师画廊记录中可以知道,修复措施包括用新的画布进行衬里、清洁表面、去除旧的和增加新的修饰,以及在表面施加更多的清漆。在德累斯顿,这件作品有记录的最早的修复在1838 年,在修复记录中提到,《窗前读信的少女》“肯定有早期的修复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窗前读信的少女》被存放于瑞士撒克逊的柯尼希施泰因,与德累斯顿博物馆几乎所有作品一样,1945 年作为战利品被带到苏联,大约十年后与其他藏品一起归还东德。1956 年6 月,这件维米尔作品再次回到德累斯顿历代大师画廊展出。
隐藏的底层原作(局部)
在2017 年5 月,正式启动修复之前,对维米尔“窗前读信的少女”的研究和调查一直在进行,1965 年,赫尔曼·库恩(Hermann Kühn)从绘画中提取的油漆样本进行了分析;1979 年在X 射线检查中发现了被覆盖的丘比特;2007 年,对作品进行了织物结构分析;2009 年生成红外反射成像。2010 年,为了筹备“早期维米尔”(The Early Vermeer)展,对这幅画进行了微观研究,尤其是关注到维米尔的绘画技巧和保存状态。
在历次修复记录中,最大的发现是1979 年这次“画中画”丘比特的面世。
当年,在一次X 光扫描中,工作人员发现画作右上角那面空荡荡的墙壁,原来绘画了天使丘比特,却被颜料覆盖。在X 光下,丘比特右手持弓箭,左手高举,就像一个爱情的信差,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丘比特的这一形象也出现在维米尔另外三幅室内画作中。例如在《站在小键琴前的女子》(A Young Woman Standing at a Virginal)中也可以看到,突出了爱情在画中的主题。
当时,学界认为被涂去的丘比特是维米尔所为。因为他们在画作上发现不少反复修改的部分,推测维米尔在作画后不满意,便用颜料覆盖了这个巨幅画像。基于这个原因,多年来,人们并没有尝试清理掉覆盖其上的颜料,直到2017 年的一次维护保养。
2017 年,画廊对《窗边读信的少女》进行维护。修复人员使用了19 世纪的清洁剂配方,将表层的灰尘污垢清除,期间,他们发现丘比特位置的颜料与画中颜料的性质有别,随即送到考古实验室研究。测试结果显示,原画与覆盖层之间有一层黏着剂及污垢,以材料分析推算,覆盖层是在数十年后才被添加到画上的。
维米尔于1675 年逝世,距离画作面世最晚不超过18 年。学界由此猜测,“数十年后才被添加到画面”的覆盖层,很有可能是由他人涂上去的。丘比特的消失,或是后世所为。
有了这个大发现后,博物馆开始着手修复名画,希望呈现出原画面貌。专业修复人员在显微镜下一点点剔除覆盖层,呈现出来的,是一幅嵌在黑色画框内的丘比特画像。“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惊天动地的经验,这过程使它成为了一幅完全不同的作品。”高级修复专家Uta Neidhardt 说。
“随着丘比特在背景中的复活,画家真正的创作意图也更加明晰。”历代大师画廊的人员斯蒂芬·科亚指出,随着隐藏部分揭开,更呈现出画作“是一幅关于真爱本质”的作品。“所以之前我们看到的只是局部,现在它终于揭示了作品的全貌。”
至于丘比特是由谁以及为何隐去,仍需再一步研究才能确定。历代大师画廊表示,修复后的《窗边读信的少女》将回归到画家作画的原始状态,于9 月10日至2022 年1 日2 日向公众展出。
上图:2017年,馆方发现隐藏的底层原作下图:2020年1月16日,维米尔《窗前读信的少女》的修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