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民办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2021-11-25宋美丽

现代交际 2021年14期
关键词:学习型愿景民办高校

宋美丽

(山东华宇工学院 山东 德州 253034)

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之一,是开展学生工作的骨干,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在民办高校发展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当前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一支理论素养高、职业技能高的学习型辅导员队伍,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工作。

一、新时期民办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涵

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涵是以高校的人才培养为共同愿景,通过个体及团体不断地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把自身的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形式,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民办高校建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是促使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的要求,是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民办高等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路径。民办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应该具备持续性学习、全员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特征。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非一朝一夕完成,需要辅导员将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持续不断地积累学习成果。全员性学习强调的是提升整个团体的综合素质,因此全体辅导员都要积极参与,只有共同要求,共同学习,才能提高队伍建设水平。创新性学习就是辅导员的学习过程要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工作。

二、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诉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学习型社会就是创造一个全民学习的社会,进而通过全民学习来推动社会的发展。高等院校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极其重要,而辅导员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构建学习型的辅导员队伍,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的形势,创新教育形式,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

2.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要途径。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来承担。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多元文化的传播,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问题。辅导员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不断更新观念,创新理念,学习新的理论,掌握新的技能,提高职业能力。

3.民办高校辅导员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新时期大学生群体,民办高校辅导员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显然效果不理想,应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与大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辅导员既要有沟通的技巧,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而辅导员自身由于专业限制,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应不断学习,在工作中总结经验,逐渐提升自己,完善自我。

三、当前民办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岗位职责不明确,队伍建设缺乏凝聚力

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修订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有明确的规定,要求高校辅导员要以学生为主,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并积极应对校园危机事件,做好大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等内容。但在民办高校的实际工作中,由于软硬件资源不足、人员配备数量少等原因,使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琐碎,来自院、系及学生方面的烦琐事务,导致辅导员定位模糊,不能明确工作职责,也就无法确定工作目标,更好地开展工作。[2]由于整天忙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缺乏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整体队伍建设缺乏凝聚力。

2.辅导员整体的职业能力低

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趋于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新的问题,这都对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部分民办高校的辅导员知识面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同时自身的理论素养水平低,不能很好地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辅导员在入职前接受的岗前培训,只是制度管理方面的基础性内容,加上辅导员自身学习动力不足,职业能力不高,且烦琐的常规及非常规的事务工作占据了辅导员的大部分时间,导致其无暇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3.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进程慢

在民办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很多高校也认识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加强了对于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通过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但是由于系统的职业培训开展不足,导致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进程发展缓慢。多数民办高校对辅导员的培训形式主要是入职前的培训和工作中的理论知识培训,缺乏实际操作的培训。培训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针对学生管理、岗位职责等方面,缺少学生工作典型案例分析,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合作也很少。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单一导致培训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进程缓慢。[3]

4.辅导员队伍发展不稳定

能够通过招聘进入民办高校的辅导员,综合素质能力都比较高。他们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时热情百倍,希望展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实际上,辅导员流动性很高,队伍发展不稳定。一是由于民办高校发展较晚,在工资、福利等方面离公办高等院校还有一定差距。因此,不少辅导员有单位属性的危机感,选择辅导员工作可能只是临时的,有机会就会离职。二是对岗位性质认识不足。认为辅导员是个阶段性的工作,没有发展的前景。虽然优秀的辅导员可以提拔到行政岗位,或转岗为教师,但是这反倒让一些辅导员产生误解,认为辅导员工作是层次比较低的工作,优秀的辅导员应该转岗,导致辅导员队伍建设不稳定。

四、新时期民办高校学习型辅导队伍建设策略

1.建立共同愿景,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共同的愿景可以让组织中的人在持有共同意象的基础上,通过稳定持续的集体意志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因此,民办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要在明确工作职责、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辅导员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建立共同的愿景。首先,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改变辅导员工作量大的现状,尽量减少院系复杂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使辅导员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结合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辅导员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这是所有辅导员的共同愿景。民办高校应该结合本校的发展实际,将高层次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与实现辅导员的个人价值结合。最后,结合辅导员的个人愿景。个人愿景是共同愿景的基础,个人愿景的升华成为共同愿景。民办高校应该鼓励辅导员积极发展自己的愿景,并与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共同愿景结合。鼓励辅导员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等,向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方向努力,让个人愿景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一致,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凝聚力。[4]

2.推动团体学习,提高辅导员的综合能力

在学习型组织中,团体的学习更为重要。当然,个人学习也是组织学习的基础,但只有整个团体学习,才能成为学习型组织。首先,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民办院校的辅导员平时工作繁忙,相互之间交流比较少。应根据管理学最佳团队人数构成规律,组建6—10人的学习团队,定期安排辅导员集中学习,引导其将自学与集中学习有机结合,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辅导员自己也要制订每学期的学习计划,加强与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成立辅导员工作协会、辅导员沙龙等,定期开展研讨会,集中讨论工作过程中的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辅导员可以相互交流探讨,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将个体的学习力转化为团队的学习力,促进学习型队伍建设。[5]其次,发挥互联网优势,建立知识共享系统。构建以网络信息为主的知识共享系统,辅导员微信群、辅导员之家网页等,促进辅导员个体之间、团队之间、与其他兄弟院校之间的共享和交流,加强互动,提高个体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团队的素质水平。

3.完善培训体系,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

辅导员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涉及很多要素,辅导员要有系统思考的能力,具备全局意识,能够从局部看到整体,从表面看到内在,从静态分析把握动态的平衡。要有系统思考的能力。民办高校应设立专门的辅导员培训经费,鼓励辅导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提高自身学历水平,以更好地开展工作。此外,要加强对新任辅导员的岗前培训、骨干辅导员的高级培训、全体辅导员的日常培训,让新任辅导员熟悉工作岗位要求和制度,尽快投入工作,让骨干辅导员向更深层次发展。应组织辅导员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实践工作能力,推动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4.健全保障制度,确保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

建立民办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要有健全的保障制度,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要优化招聘入职机制,结合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应聘人员的学历、专业及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等,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根据应聘人员的特点分配辅导员岗位,如外语水平较高的辅导员可以承担语言类专业的管理工作,性格内敛、稳重的辅导员可以承担理工科类专业的管理工作等。运用多种形式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可以要求经验丰富的政工干部担任刚入职辅导员的导师,对其进行指导和培养,促使其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利用专门的经费支持辅导员提升学历和实践能力。支持辅导员承担科研任务,支持其参加国内外的交流学习和研修深造,支持其挂职锻炼。[6]完善考核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采用上级考核、学生考核、日常考核等结合的形式,将考核结果和职务晋升挂钩。

五、结语

民办高校的发展与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民办高校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融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提高准入门槛,引进高质量的人才;加强对辅导员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其职业能力。搭建辅导员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个体、团体之间的相互交流,提升工作能力。完善考核机制,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猜你喜欢

学习型愿景民办高校
一起向未来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2020愿景:雅尼克·涅杰-瑟贡在大都会的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