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价值、困境及推进策略
2021-11-25刘运富
刘运富,李 理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201 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体育志愿服务工程”列为九项重大工程之一,提出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并将志愿服务纳入体育专业大学生考核和体育教师评价内容。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在这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是体育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广泛带动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应成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阵地。然而,目前多数社区志愿者专业素养缺乏、志愿者组织建设滞后、管理体制与机制尚未厘清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也同样处于短期、泛化的自愿状态,难以形成可持续参与的志愿行为。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湖南省部分高校体育学院为调研对象,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策略,以期为建立一个完善的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提供借鉴。
1 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价值
1.1 有助于提高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社区是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体育的治理水平则直接决定了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质量和高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居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日益增长,对我国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基层政府社会治理压力大、社区体育投入不足、社区体育指导员缺乏及专业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在矛盾日益增长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中,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首先,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实践过程中,能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了解群众的体育需求,并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体育行政部门,为政府体育政策与方针的制定提供依据,进而提高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与保障。其次,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知识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健身理论、运动疗养、运动损伤预防、健身指导等多样化服务项目,不仅能有效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还能有效缓解基层政府的压力,有效提升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
1.2 有助于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构和谐社会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社会大转型,现代化进程不断引发多元观念的产生,给基层社区治理和社会和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体育专业大学生积极参与以“利他”为宗旨的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将在协调公民之间的矛盾、促进健康价值观的传播中起积极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首先,群众体育具有促进社会建设的诸多功能,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交流和沟通的手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弱势团体的心理需求,调和某些社会矛盾,激发社区居民的互动力,凝聚社会居民的力量,为建构和谐社区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其次,志愿服务是隐性化育人的重要方式,体育专业大学生以“帮扶他人,服务社会”为理念,积极践行国家政策,通过行动阐释其在推进和谐社会建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将“利他”主义的志愿服务精神内化于行动,努力实现知行合一,通过其内化于心的奉献精神能深刻地感染着周边的居民,带动他人自觉主动地加入社区志愿服务中,合力构建和谐社区。
1.3 有助于高等学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纲要》中指出,现代化体育人才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多综合性体育人才,为补足巨大的人才缺口,首要任务便是要构建一个适用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培养的人才发展生态系统。积极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能够有效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突破传统固有学习理念。学校是学生的“象牙塔”,是思想启蒙的出发点。高校作为学生学校与社会的交界点,是学生即将迈入社会的重要实践场地,通过社会实践,打破固有的理论学习阶段。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能有效提升行知精神和个人能力,将自身所学得的知识与技能回馈给国家、民族、社会,提升社会责任感。其次,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能锤炼品格、磨炼意志,践行自立自强精神,使体育专业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参与,更深刻地了解国情并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在社会参与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见识,继而达成高等体育院校培养学生的教育目标。最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能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搭建实践平台,积极的参与能促使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投入社区志愿服务的同时更努力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会自助、助人,同时实现教学相长、行知合一的行动目标,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助人的同时能自身完善欠缺、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综合能力。
2 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面临的问题
2.1 部分体育院校社会服务意识欠缺
大学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为满足新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需求教学和科研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在此之上一切的人才培养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最终目的都是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在体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服务于社区全民健身工作的展开,是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有效实施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部分体育院校呈现出了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如上海体育学院成立的“体育科技园”、沈阳体育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等。然而,通过实地的调研访谈情况来看,部分体育院校对社会服务职能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部分学院分管学生培养计划、教学计划的相关负责人对社会服务职能的观念存在偏差,认为社会服务并非“分管之事”且“无利可图”,在工作的安排中可有可无,从而对社会服务的推广表现极为冷漠。其次,对于体育学院教师而言,由于高校教师在晋升的过程中的评判标准主要以科研为主要指标,参与或推广社会服务并不能为其带来实质性的获益,在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过程中,社会服务处于临着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处境。
2.2 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意识不足
志愿精神是一种崇高的伦理精神。2009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明确要求,高校要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体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范围和规模日益扩大,但是总体而言,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意识和程度普遍不高。从本文对湖南省部分高校5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只有30.0%的被调查大学生具有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意识,有63.4%的大学生从未参与过社区体育志愿服务。通过进一步访谈得知,大学生正处于学校与社会的交接点,思维活跃,善于挑战。但是,缺乏长期性,情绪化严重,绝大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理解不够深刻,对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仅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且对社会一些现象具有一定的排斥感,害怕角色的转变从而引发焦虑,缺少以“社会性”超越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意识。
2.3 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参与中呈现积极性不高、表面化凸显、利益化倾向、流失率严重等“志愿失灵”的问题,与志愿服务体制机制的不健全密切相关,体育专业大学生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参与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首先,相关法律保障的缺乏。法律的支撑与保障是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开展的基石,我国部分地方政府为了保障志愿服务的长效化,出台了保障志愿服务发展的相关文件,如《长春市社区志愿服务促进办法》等。但是,当前我国并没有颁布专门促进志愿服务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社区体育志愿者的相关法律文件都还未涉及。同时,尽管《纲要》提出要将志愿服务纳入体育专业大学生考核和体育教师评价内容,但是通过对高校体育专业的实地调研情况来看,90%以上的高校体育专业并未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时的权利和责任进行相应的规定。其次,资金保障不足。《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0)》显示志愿服务经费不足是志愿者组织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虽然志愿服务是以“利他”主义为核心,不计报酬的活动,但是,在对志愿者进行招募、补贴、培训、管理等方面仍然需要资金的支撑。当前,绝大部分的高校体育专业未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提供专项资金,资金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足。另外,激励机制不完善。本文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深入调查,调查显示,72.34%的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更倾向自身心理的满足感与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当前绝大部分的高校体育专业未建立体育专业大学生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相关激励机制,导致体育专业大学生志愿者身份的光荣感及认同感不足,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意愿降低。
3 推动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路径
3.1 “反躬自省”端正服务意识,多方融合推进
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大学社会服务职能不可或缺,现今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主要依从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趋势。在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方面,我国体育院校的责任重大,顺应服务经济社会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革新职能及发展模式,是其必由之路。现阶段,社会上对社会服务的偏驳认知及高等学府的轻视,使体育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缺乏动力。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进行自身价值的重新审视,把握社会贡献层面的需求,并做出合理的动力机制,激发大学生、教师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是我国体育院校的首要任务。第一,体育院校应为大学生创造实践平台,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新时代综合性人才,体育院校要以服务社会为出发点,立足于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学院、社区多方融合,互相制衡与约束,努力推进现代化体育强国。第二,体育院校应将社会服务纳入工作范围,更正以“利”先行的价值观念,给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工作的大学生、教师、科研人员提供便利,如在时间安排、经费补贴、信息获取等方面予以支持并将社会服务的参与情况也纳入职称的考核标准之一。
3.2 “院社联动”弘扬志愿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意识崛起的起点,需要抓好社会发展的大方向,顺应时代潮流,改进宣传方式,推动志愿理念的普及。构建院校与社区之间的连接线,以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方式,推进社区居民健身宣传与志愿服务精神,如在院校课程、院校精神、视频宣传、社区精神、志愿横幅、志愿精神等多方面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及社区的传播优势,普及志愿者各项纲领、口号及社区志愿活动意义。鼓励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公益人士等群体积极参与并进行接力宣传。在院社联动的活动中根植爱国情怀,从志愿公益活动中加强参与者个人的品德修养,扩宽视野,升华自身价值理念,通过克服实践中的挑战和困难,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综合各方面因素塑造新时代接班人。
3.3 “政社凝聚”构建顶层设计,健全激励机制
政府是执行者和捍卫者,是人民利益需求的保障者与实施者。政府的支持是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发展的动力源。首先,政府要提供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法律保障。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法律建设是一项有效促进志愿服务深化发展的基础保障措施。社区体育服务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每个百姓的健康生活。体育志愿服务权利与义务的制衡是社区体育志愿服务能够充分落实的重要保障。权利方面,要充分考虑享有者各维度的需求,保障各维度享有者拥有合法、合理的应有权益;义务方面,应做到多方面的履行,明细义务范畴,践行使命担当。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抓准核心问题。在法律层面上,明确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参与者的资格要求,明确服务的经费标准,明确各方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更加法制化模式运行体育志愿服务,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制环境,进一步促进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发展。最后,为提高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热度,需要一套完备的激励机制,以合理可行的量化评价标准,从提供的志愿服务的记录、成效及接受服务者的主观评价进行综合考评。
4 结 语
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是提高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协调社区公民利益关系和建构和谐社会、培养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本文通过调查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体育院校社会服务意识欠缺、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参与意识欠缺、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机制不健全等多重困境。为推进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不断促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步伐,体育院校应端正社会服务意识,激励和完善学院工作者的机制及评估标准;弘扬志愿精神,做好宣传工作,激发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参与意识;建立起责、法、利清晰的志愿服务关系,完善多渠道的资金筹划,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保障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服务质量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