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的意义与实践研究
2021-11-25刘苑鑫
刘苑鑫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乒乓球教学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既离不开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也离不开心理训练。然而目前,我国一些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常忽视心理训练,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影响学习效果。鉴于此,本文对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的意义与实践方法进行研究。
1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的意义
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心理训练就是体育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和调节,纠正其心理问题,让其形成适合乒乓球教学要求的良好心理状态的过程。心理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乒乓球运动有自身的特点,表现为球体小、速度快、技战术变化多、精确度高、比赛气氛紧张激烈、比分领先与落后频繁交替等,这些特点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有重视心理训练,才能使大学生提升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在正式比赛中准确把握场上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及时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最终获取胜利。
2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的理论基础
2.1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3项内容。其中,认识过程又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大学生的感知有很多表现,如用眼睛看乒乓球教材、教师动作示范;用耳朵听教师的语言讲解、动作口令等;用手触摸乒乓球台、乒乓球拍、乒乓球等。通过感知,大学生会获取很多与乒乓球教学活动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保存在大学生脑中,这便是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特点(如发球动作),还能根据自己感知获取的信息对事物进行分析、抽象和概括,从而找到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如不同发球技术对球飞行路线和落点的影响),然后解决当前的问题,这就是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大学生通常会对事物的本来形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新的事物,这就是想象。另外,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注意,如注意看教师的动作示范、注意听教师的语言讲解、注意看对手的技术动作等。
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大学生并不是冷淡消极地参与教学,而是依据教学活动在他们学习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产生心理波动,从而产生的一定的情感。例如,大学生听到体育教师的表扬后会欢喜与激动;在集体游戏中获胜后会感到兴奋与自豪。欢喜、激动、兴奋、自豪,这些便是大学生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情感过程。
在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基础上,大学生会受到乒乓球教学活动给予的反作用力,然后做出一些意志行动,如大学生认真做笔记、主动做学习计划、积极参与课外运动训练等。在上述意志行动中,大学生产生下定决心和准备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便是意志过程。
2.2 个性心理特征
在高校乒乓球教学活动中,不同的大学生因感知觉、记忆力、想象、思维、注意能力的不同,因此其心理过程会有不同的表现,这种不同的表现就是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性格、兴趣、气质等。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通过其对乒乓球教学活动(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影响乒乓球教学的客观因素(如教材、教学场地等)产生的心理过程而形成的。若大学生没有对乒乓球教学活动形成以上认识,他们就不会对高校乒乓球教学形成个性心理特征。
3 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的实践方法
3.1 课前准备
心理训练前,体育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对大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行动都具有导向作用。体育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身体素质、乒乓球运动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引导其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大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都集中在当前的学习计划上。明确的学习计划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紧张、焦虑心理,增强其自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制定学习目标时,体育教师应让大学生多制定一些短期、具体化、可量化的学习目标。
3.2 训练方法
3.2.1 感知训练体育教师在讲解和示范乒乓球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应要求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度了解乒乓球知识与技能。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感知训练,如视觉感知训练、听觉感知训练、触觉感知训练等。
3.2.2 表象训练表象训练又称为念动训练、想象训练、回忆训练等,是心理训练的重要方法,是体育教师让大学生有意识地利用头脑中已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运动表象是一种综合的表象,它包括动作形态与过程层面的视觉表象和内部用力感觉与节奏层面的动觉表象。表象训练的主要内容包含表象觉察能力训练、表象清晰性训练、表象控制能力训练4种。通过表象训练,大学生在头脑中会反复回忆、想象所学的技术动作,从而快速建立和巩固正确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
3.2.3 自我暗示训练暗示训练是大学生利用语言等刺激物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进而控制自己行为的方法。自我暗示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提高其施展技术动作时的稳定性。体育教师要教给大学生一些常用的积极的暗示语,如“放松,放松就是胜利”“我相信我的能力,我一定能成功”等。
3.2.4 模拟比赛训练这是体育教师让大学生在一个接近或高于乒乓球正式比赛要求的环境下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模拟比赛训练能够让大学生逐步适应乒乓球正式比赛状况,避免在正式比赛时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根据乒乓球专项特点、比赛规则、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模拟比赛,模拟乒乓球正式比赛的各种状况,如模拟对手的打法特点、模拟比分落后情境、模拟裁判误判、模拟观众喝彩声、模拟各种天气等。
3.2.5 肌肉放松训练根据运动力学理论,人体的肌肉越放松,则肌肉接收、传递信息的能力就越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越少,大脑的兴奋性就越低,此时心理的焦虑和紧张感就会大大减少。因此,肌肉放松训练可以作为心理训练的一种方法。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有渐进放松和自主放松2种。其中,渐进放松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按照循序渐进的形式让大学生的肌肉部位获得放松。自主放松是大学生个人利用暗示语产生肌肉放松的感觉体验,如“我的手臂现在感到很沉重”“我的髋部是舒适的、放松的”等。
3.3 训练内容
3.3.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大学生积极参与乒乓球教学活动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大学生无法对高校乒乓球教学活动产生正面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因此,体育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时,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体育教师要从“乒乓球运动与健康”“乒乓球运动与素质培养”等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充分认识乒乓球运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3.3.2 培养敏锐的感知觉敏锐的感知觉能够让大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乒乓球的技术动作过程、动作顺序和动作要领,从而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感知觉训练培养大学生敏锐的感知觉。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尤其注重培养大学生形成对乒乓球运动具有重要意义的专门化知觉——球感。
3.3.3 培养良好的注意力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良好的注意力是大学生准确掌握教师讲授与示范内容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秒表练习和模拟练习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注意力。秒表练习是体育教师让大学生注视手表秒针的转动,持续注视5min而不转移注意力。模拟练习是体育教师模拟乒乓球正式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状况,以提高大学生的抗干扰能力。
3.3.4 提升自信心提升大学生自信心的方法有很多。从体育教师层面来讲,对大学生的肯定、鼓励和赞扬能直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另外,体育教师还可以降低教学难度,让大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来提高其自信心。从大学生层面来讲,积极的自我暗示是提升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3.3.5 强化思维强化思维的目的在于改变大学生脑海中固有的错误思维定式,促进其思维拓展,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首先,体育教师要让大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思维方法,如类比、归纳、联想、综合等。然后,体育教师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引导大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应用所掌握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3.3.6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大学生能够从容应对乒乓球学习过程中的难题,确保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适当加大教学难度,为大学生制造难题,以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大学生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意志品质。
4 结 语
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组织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还要组织心理训练。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够让其更准确地理解体育教师的意图,从而更好地掌握体育教师传授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时,体育教师要紧密结合乒乓球的专项特点、正式比赛要求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训练方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心理训练并不独立存在,而是贯穿于乒乓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体能训练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和大学生形成较强的融合训练思维,使乒乓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