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盲审背景下的若干问题探析
2021-11-25郝明,张鲲
郝 明,张 鲲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202 1年3月11日,第 十 三 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该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1998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高等教育扩招运动从此开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招生规模、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到202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达到110万人左右。其中,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结构方面,已划分为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硕士研究生大幅扩招的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导师数量也相应增加,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标准一降再降,某些高校将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也纳入研究生导师行列,这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影响着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培养质量。在此背景下,一段时间内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含金量显著下降,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学位论文审核由最初的明审改为单盲审,后又改为现在主流高校所施行的双盲审机制。
1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现状
学位论文盲审是指将学位论文的作者和导师姓名等相关信息隐去,送往国内设有相同专业的高校进行同行专家评审,反馈的评审内容亦隐去专家相关信息。通过实施学位论文盲审制度, 增强了研究生的“论文危机”意识,绝大部分研究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撰写学位论文, 论文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把握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至关重要,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一环,不可否认的是,论文盲审制度提高了学位论文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有利于培养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生,但现行的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
1.1 提供盲审的第三方平台对评审专家的遴选条件线条过粗
评审专家的参选标准需参选人提供自身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单位、研究方向、是否为研究生导师的证明,职称为副教授以上者基本可进入该平台评审专家库。然而,职称相同的人,其学术水平可能参差不齐,学术造诣可能高低不一。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盲审专家可按学校性质划分为综合性大学专家和专业体育院校专家,综合性大学的专家又可下分为从事体育专业教学的专家和从事公共体育教学的专家。从事体育专业教学的专家又具体细分为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专业。因此,目前评审专家虽数量虽充足,但质量却难以考究。
1.2 盲审专家对评审标准认知存在差异
我国硕士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统一,从教育部和各学校层面来看,虽有硕士研究生培养合格标准,但评审专家对其理解仍有差异。例如,对一篇学位论文的评审可从选题、文献综述、论述过程和写作水平4个维度来分析,但这4个维度达到何种程度为优、良、中、差,全凭评审专家个人定义。评价一篇学位论文至少可以从2大类问题来划分:论文本身学术质量与作者文字功底水平。论文质量如何,应有统一标准。有些专家以参考文献不足、语句不通、错别字过多等问题来否定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略显偏颇。从以往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的通过率来看,教授盲审的通过率反而高于讲师盲审的通过率,教授更加注重学位论文中的观点和思想,而讲师可能仅仅关注某一理论是否正确。
1.3 盲审专家学术水平参差不齐
评阅人自我感觉良好与真实评价结果之间不完全对应,因此其中必然存在不公平的评审。由于多学科交叉融合,体育专业硕士论文盲审过程中,易产生评审专家自身知识结构与所审论文契合度不高的现象,“专家成了杂家”,从而导致一部分专家用自己所缺失的理论知识领域去评审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论文。例如,某校一篇关于足球教学的学位论文,在盲审时由于盲审专家的理论缺失,误用了错误的理论去否定正确的学术论文,导致该论文进入加审环节,使硕士研究生身心受到双重折磨,结果又难以令人信服。
1.4 盲审评价机制不完善
现行的盲审评价机制过于单一,部分硕士研究生与导师将盲审意见作为评价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合格的唯一标准。一般完整的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过程应包括开题、中期检查、预审读、盲审、预答辩、答辩等基本步骤,而当下高校普遍过度依赖盲审机制,过分夸大盲审结果的重要性,学校与导师之间似乎也达成了某种共识,即盲审通过就约等于准予毕业,其他几个程序的重要性远低于盲审。综上所述,在学位论文盲审如此重要的背景下,评审专家水平良莠不齐却又肩负重任,在盲审过程中,评判论文的好坏完全依赖专家的主观意志,有些专家理论体系甚至存在明显缺失,导致盲审评价机制不够严谨,甚至有失公允。
1.5 盲审机制“副作用”显露
现行盲审机制下,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面愈发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大量的事实案例证明,无创新的选题在盲审过程中“一路绿灯”,通过率更高,但具有创新思维、更先锋的选题往往在盲审过程中备受质疑,后果就是硕士研究生不敢创新、求稳当头、缺乏探索,有悖于硕士研究生真正的角色,最终致使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大打折扣。
1.6 盲审是手段而非目的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外审通常分为明审、单盲审、双盲审3种类型,根据论文评价载体、评审专家选择、送审渠道、送审机构等将双盲审细分为多种类型,并认为“第三方平台式”送审要优于“直接送达式”和“单位互助式”送审。双盲审成为主流高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的首选,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论文盲审送往外校,有利于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危机意识,使硕士研究生更有可能潜心科研。双盲审机制中,评审专家和硕士研究生的相关信息被隐去,大大提高了学位论文评审中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但就其本身而言,论文盲审机制终究只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手段之一。
2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的探索性建议
2.1 完善评价机制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盲审机制乱象横生,首要原因是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评审的评价机制没有一个更为详尽的评分标准。当下评分标准是针对所有学科硕士研究生制定的,并没有进一步细化,而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对于受文化熏陶相对较弱的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难以准确甄别硕士研究生是否真正具有科研能力。因此,应建立针对体育专业学科特点而制定的评分标准,打破将外审作为终极结果的现状。对外审结果的看待,学校应站在客观角度考虑,毕竟教科书也不一定就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以某高校为例,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盲审结束后,在盲审中没有通过的学位论文,会即刻请其他评审专家进行二次加审,而这一次论文审核的严格度会稍低于第一次盲审,似乎专家达成了共识,手下留情,因此,这样的加审过程实属重复性工作,并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针对被否论文,可以建立专家核议仲裁组,该组既可以由各高校自行成立,亦可以由论文盲审的第三方平台组织成立,仲裁组采取线上或线下方式以会议形式展开讨论被否论文的最终命运。倘若按照现行盲审标准,应增加学位论文盲审专家量,一篇学位论文送往十位以上专家手中,相当于实验中的增加样本量,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2.2 建立评审专家黑名单制度
盲审专家库的建立虽然设立了一定的门槛,但专家水平难免参差不齐。累计3次评判误差较大的专家,应将其从评审专家库中移出,并进入评审黑名单。如今,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本科生趋于常态化,在此背景下,高校、研究机构作为高水平人才的主要输出地,因而担负起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任。研究生作为培养主体,本身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是培养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并非儿戏,不仅硕士研究生自身要承担责任,而且评审专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与义务。
2.3 落实问责制度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若存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一稿多发”等学术不端行为,在惩罚措施上,各单位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公开曝光、取消资格、撤销学位和领导职务等,甚至通过法律手段给予一定惩罚。学位论文盲审可以借鉴科研不端的治理措施,对专家在评审过程中不认真审阅、应付差事、人情“放水”、收受贿赂、评审结果误差极大等行为进行问责。保证问责制度的规范性,规范问责程序,注意问责尺度适中,避免问责存在随意性,保证问责过程中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务求有效问责,坚持落实问责到人,从评审第三方平台到工作单位加大曝光力度,层层通报,施加压力,推动形成恪尽职守的责任氛围。
2.4 健全申诉制度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现行盲审制度下,专家评审建议反馈回硕士研究生手中,无论评审结果是否合理,硕士研究生均没有正规上诉渠道,只能继续由学院负责教学工作的教师送往其他专家手中进行加审,加审仍未通过者则只能延迟毕业。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第三方评审平台应建立健全申诉制度,让对评审结果存疑的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有处可寻,尽量避免产生“冤假错案”,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社会稳定性。
2.5 明确通过与否的基本标准
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现行的评审标准可划分为可量化标准和不可量化标准2种类型。可量化标准大致包含:重复率、字数、格式、语句通顺与否以及参考文献数量是否达标;不可量化标准则包含:选题、论证过程、创新程度等反映论文核心质量的指标。改革现有的标准,对于可量化标准未达标者,评审专家可提出修改意见,不应以此为由直接否定整篇论文。可采用二级标准制,对于具有创新性、发展性、探索性且存在一定逻辑性的学位论文应建立在予以通过的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旨在鼓励创新,以免挫伤硕士研究生的积极性;对于选题存在明显错误或无研究意义和价值、论文结构不完整、研究方法使用不正确、逻辑思维混乱的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可作出不通过的决定。
3 结 语
现行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基本符合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但任何制度在施行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显露出某些漏洞,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应与时俱进,从完善评价机制、建立评审专家黑名单制度、落实问责制度、健全申诉制度、明确基本标准等方面,提升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盲审规范性,缓解体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盲审过程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