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足球发展成效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金牛区为例

2021-11-25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升学成都市教练员

王 舒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18)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创新中国特色足球管理模式,由教育部牵头校园足球工作。2019年、2020年,成都市金牛区连续被评为“全国优秀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提高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但要持续稳定推进,改革破境之路还任重道远。

1. 成都市金牛区校园足球取得的成效

1.1 重视度达到历史新高

2016年,成都市金牛区发布《成都市金牛区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计划(2016—2020)》,将校园足球工作纳入政府深化改革项目,家、校、社参与校园足球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校园足球年度赛事增至近700场,成为西南地区区县级别中最大规模赛事之一。

1.2 普及工作和人才储备步入正轨

结合《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在《成都市金牛区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计划(2016—2020)》中提出,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能快速动员、快速组织等特点,结合学校体育开展的基本要求,利用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创建来带动校园足球普及,大力推动国家、地方和校本的“三级同核”课程建设,编印《校园足球》教材,强化课程教学中不同对象的游戏化、兴趣化、基础化和专项化的分级教学,利用“足球课+足球社团”的形式拓展教学时间,利用“足球教师+足球指导员”的方式拓宽师资队伍,利用“教研员+骨干教师”的结构拓张科研空地。截至2020年底,成都市金牛区参与校园足球活动人达到80 000余人,其中15人入选全国校园足球最佳阵容。

1.3 基础条件匹配大幅提高

成都市金牛区配合上级各部门开展教师(教练员)培训,选送5人参加赴法赴英的出国培训;跟进内部造血的教师(教练员)培训,与上级足球协会合作开办校园足球E级、D级教练员培训班、裁判员培训班,组织教师(教练员)进行执业资格培训和考试,至2020年底,教师队伍中共有D级及以上教练员80人,弥补了师资不足的短板;同时成都市金牛区也大力有效地改善了足球场等硬件问题,以解决校园足球推进的空间和安全问题。

1.4 人才成长通道逐步打通

成都市金牛区提出幼小中高15年一体化培养模式,依托“满天星”训练营地建设,设计“2+N”成长体系,即2所中学分别作为男女足升学端口,吸引和培养队员通过参与校园足球训练竞赛升入优质学校。2015年至今,成都市金牛区有40余名校园足球队员升入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

2 成都市金牛区校园足球发展现实瓶颈及提升策略

2.1 升学政策的新思路

吸引优质生源的前提是学校本身有一定的实力和名气,这样才能让学生家长对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有期望和动力。虽然成都市金牛区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工作推进多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家长、社会眼中,历史积淀的名校才是他们渴望的升学对象,资源差异导致优秀足球生源大量流失,区域校园足球生态发展失衡,人才断代,“掐尖”严重。事实上,这既是政策问题也是观念问题。缺乏明确的校园足球人才晋升政策支持,则学校无法将心仪的队员招入学校;缺少敢为人先的学校,则大量的优秀队员进入足球特色中学也无球可踢;欠缺观念与时俱进的家长,则队员往往选择冲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文化考试。

而要解决升学问题,还需从意识和观念上入手。(1)更新和改变学校相关工作者对校园足球的认知。2021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政协委员唐江澎也表示,好的教育就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借着“十四五”的契机,施教方应强化以新时代育人价值目标为导向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理念。(2)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普及知识更新观念,如运动对学生智力的促进作用、足球队员群体与非足球队员群体文化成绩无显著差异等的认知,在点滴渗透中解除传统观念对家长的束缚。(3)政策因素。笔者对全国范围内校园足球工作推进较好的县(区)调研中发现,升学通道畅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需要政策支撑,但实际推进过程中的升学通道问题,均不是依靠制定校园足球的升学政策来解决的,而是依据义务教育法律法规中相关条款来贯通校园足球队员的升学渠道。换言之,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不在于等待校园足球政策出炉,而在于相关人员推动工作的意识和执行力。同时,区域管理部门亦可对校园足球项目进行布局,如某所中学大力发展女足,即可用相应政策激励该所中学划片招生区域的小学发展女足,在对口招生范围内便解决了升学问题。这3个方面有所突破,方可实现整体大面积的校园足球人才成长贯通。

2.2 师资问题的新方案

教师(教练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教学训练水平的质量,作用于学生则是如何快速促进队员技术技能水平的发展。从当前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和“满天星”训练营在推进校园足球工作中解决师资问题的基本操作来看,多由“体育+教育”“学校+社会”的模式来解决,即体育部门通过为教育部门提供足球指导员、足球等级教练员培训的方式,促进体育教师的足球教学训练能力提升,来拓展系统内部能量;学校通过购买社会足球青训服务的方式,吸收外部力量,以强化学、训、赛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

当前的资源整合模式对于成都市金牛区校园足球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要高质高量地推进成都市金牛区校园足球,师资问题仍旧是一大难点。(1)足球教师(教练员)队伍人口不多。成都市金牛区参与校园足球人口近8万人,但匹配的有执业资质的E级及以上教师数量不足百人,加上购买服务的教练员数量,仍未超过200人,1∶400的师生配置比差额很大。(2)足球教师(教练员)执教能力整体水平不高,笔者经过实地看课、看训后发现,虽然从教从训人员具备E级以上资质,但从教学训练过程中呈现出的执教能力来看,并未体现出对应等级该有的执教水平,尤其体现在足球技术技能的转化上。解决师资问题或缓解困难,亦需要从几方面入手。

2.2.1 基数问题加大师资的培训培养力度,试点县(区)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多争取等级教练员班的开设,尽可能让更多的体育教师参与相关培训,获取执业资质,增强足球业务素养。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将教师的校园足球相关培训纳入学校校园足球工作年度考核,促使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参与培训,既保障教师专业提升,也保障学校业绩受益。

2.2.2 准入关口学校的发展根本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学校体育发展多为“一品”或“多品”的方向,足球特色学校对招聘新教师的定位,应充分结合学校体育发展规划,即如果学校是长期重点发展校园足球,则选聘的教师首要考虑有足球职业经历等具有极强专业能力的新教师;如果学校是多元发展,则更需要注重体育师资整体的均衡性,优先考虑“一专多能”的足球专业新教师。

2.2.3 能力提升教师(教练员)的成长是随着工作时间工作经历积淀起来的,但这个过程因人因环境或有长有短,若定期对获得资格的教师(教练员)进行提升培训则有利于其加快成长。可以借鉴教师成长模式,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足球教师(教练员)赛训(课)活动;可以借鉴教师跟岗模式,在师资梯队中E级教练员跟岗D级教练员,D级教练员跟岗C级教练员,并以此类推;还可以在区域精英梯队中实行教师(教练员)选聘制,用优胜劣汰来推动自我发展要求,最终加速教师(教练员)更新理念、交流经验,缩短其成长周期。

2.3 缓和矛盾的新手段

如今的校园足球不再是当年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校园足球队员的发展已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德智体并举的场面由校园足球开拓形成,学训矛盾的实质最终还是观念和意识的问题,可从2个方面来改变。(1)时空分配。原有的足球训练时间皆在课后开展,而课后还有一系列的家庭作业、补习等等,此时就处于一个冲突状态。延长场地使用时间,增加一般可视需求的夜间照明灯光,结合当前全国推行的课后延时服务,再延后开展足球训练,很大程度上可缓和多方关注的学训矛盾。(2)意识植入。针对学校、教师和家长三大主体,现有的研究表明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可以是齐头并进的,但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中,投入更多时间在文化学习上会比更少时间取得的成绩更好。因此,在基于大数据和科学统计分析的成果推广应用中,还需要我们在不同场合让家长、学校、社会三大主体了解并认同“学训新关系”,大力挖掘体育与文化学习的内部关联,用规律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3 结 语

教育部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的四梁八柱已建成,建设的要求也从当初的如何推进校园足球演变成如何高质高效推动工作的同时完成五育并举的新时代育人要求。因此,校园足球工作者在不同时期应对不同的发展要求作出快速有效的响应,结合国家整体推进要求,将区域校园足球工作发展得既具标杆又具特色。

猜你喜欢

升学成都市教练员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2020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计划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升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