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视野下的抗日战争及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1-11-25张国松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日本

张国松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进一步推动相关问题研究,2021年8月7日,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杂志社、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承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协办的“国际视野下的抗日战争及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词。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2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其综述如下。

一、关于南京大屠杀研究

南京大屠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对中日关系影响至深的重要历史事件,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重点与热点。南京陷落后,金陵大学医院在管理与医护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下坚守南京,开展医疗救治、难民救济和公共卫生指导等工作,挽救了许多民众的生命。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慧卿《困境中的坚守:南京沦陷初期金陵大学医院的维持及应对》一文,以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南京市档案馆等机构馆藏档案及相关历史文献为基础,探讨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至1938年8月金陵大学医院院长约翰·霍顿·丹尼尔斯(John Horton Daniels,中文名谈和敦)返回南京前金陵大学医院的运行状况、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措施,探究了日本侵华战争对美国在华医疗机构的影响。

南京沦陷后,日军的大肆烧杀淫掠,给南京的公共卫生造成极大危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研究馆员张国松《南京沦陷后安全区公共卫生危机及其应对》一文,依托南京安全区有关档案,以及程瑞芳、约翰·拉贝等中外人士的日记与书信等,揭示南京沦陷后安全区面临的公共卫生危机,以及安全区国际委员会、鼓楼医院、难民收容所及慈善团体采取的应对举措,从公共卫生视角对南京大屠杀史进行了探究,拓宽了研究视野。

南京大屠杀作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暴行的象征,蕴含强烈的情感倾向。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杨雅丽《南京大屠杀与难民情感的转变》一文,以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群体为中心,考察难民情感变动的历史过程,探讨南京大屠杀时期难民情感群体的形成过程和民族情感的转换逻辑,认为在抗战的宏观视野下,国家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在关注国族命运的同时也需关怀时代之中个人的历史。在力求进行客观冷静地叙述历史时,还需进一步思考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复杂的人性。

日本投降后,东京法庭和国民政府法庭分别对南京大屠杀案进行了审判。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曹鲁晓《从东京到南京:战争罪责逻辑链与南京大屠杀案》一文,从法律史的角度提出,东京法庭与国民政府法庭实际上同处战后对日战犯审判体系之中,两个法庭在规章制度、法理依据、所审案件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将两个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理视为一个整体,并将之与战犯审判在个人刑事责任原则的基础上对战争罪责逻辑链的追究相连,以发掘该案更为宏大与重要的法律意义。

是否遵循历史真相、是否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是衡量历史教科书的重要标尺。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海阿虎《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南京大屠杀”——以2021年度东京都161所都立高中日本史B为例》一文,以2021年度日本东京都161所都立高中所采用的日本史B课本为例,介绍了被广泛采用的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具体内容,分析日本历史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表述问题的复杂性,批判了部分日本历史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的不合理表述,并剖析其形成原因,揭露其淡化、歪曲历史的事实。他认为,现代日本与邻近国家的外交关系、右倾化的社会土壤、右翼学者的谬论、有良知的部分日本史学家及国民实事求是的精神、战前和战后教育性质的差异、含蓄而矛盾的民族性等诸多因素纠葛在一起,造成了当今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复杂性。

南京大屠杀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创伤,是文学中被反复提及的主题。近年来,美籍华人作家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创作引人瞩目。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周孟琪《言说历史的路径:美籍华人作家的“南京大屠杀”书写》一文提出,在双重文化认同下,严歌苓、哈金、祁寿华、郑洪等美籍华人作家的身份立场与价值判断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金陵十三钗》《南京安魂曲》《紫金山燃烧的时刻》《南京不哭》等南京大屠杀题材作品,通过构建“受难者”中国、“侵略者”日本、“拯救者”西方三重形象,在民族情感与跨国认同的纠葛中展现创作的突围与裂隙,为受难民族“为何言说”与“何以言说”战争历史提供了新的言说路径和思考向度。历史言说的年代与言说历史的年代虽已判然有别,但“言说”本身即是对历史的记录与反思。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后,随着难民区的解散,难民以呈文的形式向日伪当局申请救济,以维持生计。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新华学院讲师姚刚《诉求以及回应:日伪时期的呈文文本辨析与救济政务考察》一文,从难民呈文文本出发,结合历史语境,挖掘呈请起因、主体诉求和语言表达,以及作者身份、文本结构和呈文示信程序等方面的特征,进而揭示当时难民的心理境况和话语策略,强调这些呈文既是难民“生之呼唤”的体现,也是日军“罪之铁证”的昭示。

二、关于日本侵华研究

关东宪兵队在东北沦陷时期实施邮政检查时处置了大量信件,形成了很多具有史料价值的报告。吉林省档案馆历史档案管理处副处长吕春月《伪满洲国实态探查——以关东宪兵队处置的信件为线索》一文,从伪满民众这一亲历者的微观视角,通过对关东宪兵队遗留的邮政检查报告的分析,从东北沦陷区“五族协和”实态、伪满洲国民众困苦生活实态及伪满洲国劳工悲惨境遇三个方面探查了伪满洲国实态,指出,邮政检查档案以碎片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再现了日本军国主义实施的罪恶行径,是日本军国主义殖民侵略的铁证。

1941年,日本侵华战争处于相持阶段,为了加强对占领区的控制,日伪在华北和华中地区分别发动了“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郭妍《同中存异:华北“治运”和华中“清乡运动”的比较》一文,利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相关史料汇编等中文资料,以及《战史丛书》、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的档案等日文资料,分析“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在政策手段上的差异,并探析影响这种差异的因素,认为“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都是日本对华政策改变下的产物,目标基本相同,但政策手段上各有特点,体现了中日战争进行到相持阶段,日本政府及军部一系列对华政策和太平洋区域整体作战计划调整的必然结果。

1934年4月17日,日本外务省发言人、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就中国问题发表了一份口头声明,抨击西方各国对中国的经济和技术援助项目,宣示日本对长期以英美为主导的在华均势格局发出挑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林泓璇《对华独霸与均势之争:1934 年日本发表“天羽声明”与欧美的反应》一文,探讨了“天羽声明”发表背后日本与英美为占据对华支配的优势地位所展开的多方博弈,“天羽声明”事实上是日本对长期由英美所主导的在华均势格局发出的挑战。

1938年,随着政坛变动及对华政策调整,日本展开设计“新中央政权”的工作。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冯明铭《“千回百转”——全面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对“新中央政权”的设计》一文,利用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的档案资料,以及近卫文麿、宇垣一成、今井武夫和周佛海等人的回忆性资料或日记,通过爬梳1938至1940年间“新中央政权”设计的具体内容及其演变,探究日本设计“新中央政权”的影响因素与复杂面相,进而揭示该问题背后的“变”与“不变”,认为日本设计“新中央政权”的战略意图是解决中国事变,实现打击、削弱甚至“合流”重庆国民政府,进而瓦解中国抗日阵营的目标,确保既得侵略权益并持续进行对外侵略战争的整体效应。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公然宣布封锁中国海岸线及港口,旨在彻底切断海外援华战略物资的输入通道,以削弱中国的抗战能力。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王雪慧、副教授殷昭鲁《战时日本对华海上封锁及其国际法检视》一文,利用相关档案文献资料,揭示了日本对华海上封锁的具体史实,剖析国民政府以及各国际利益相关方对于日本海上封锁的回应与态度,着重从国际法的角度探讨这一事件的法理依据,揭露其以平时封锁之名行战时封锁之实,公然违反、践踏国际法原则。

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伪将碉堡作为封锁敌后抗日根据地、控制沦陷区和游击区民众的关键一环,1941-1944年,日伪在河北农村大肆修筑碉堡。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耿殿龙《建构与解构:日伪在河北农村的碉堡生活(1941-1945)》一文,从生活建构(如生活设施之配备情况、日常生活之进行、情感娱乐之寻求路径等)的角度,揭示日伪在河北农村修筑的碉堡内的生活状况,并从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等方面探究日伪碉堡政策失败的原因,强调这种生活建构由于日军非正义的残暴本性及异域中危险而孤立的处境、日伪封闭贫乏而又压抑的物质精神双重空间而变得脆弱不堪。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政府从中国招募和掳掠了4万多名劳工前往日本,从事煤矿、金属矿、运输装卸等危险的重体力劳动。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薛毅《悲壮的旅途:二战时期掳日华工运输途中伤亡述论——以煤矿工人为中心》一文,依据日本《外务省报告书》等资料和掳日华工幸存者的口述资料,对掳日中国煤矿工人从中国出发到日本煤矿运输途中的伤亡情况进行梳理,解析其起因和发展过程,并对劳工死亡的人数进行初步统计,诠释日本政府掳掠劳工的目的和本质,揭露日本侵略者奴役残害中国劳工的种种罪行,指出,梳理并尽可能研究日本侵华时期在中国掳掠劳工到日本就劳的过程及伤亡情况,是研究近代中日两国关系特别是掳日劳工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客观、准确地统计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国人的伤亡情况,是时代赋予学者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1993年8月4日,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发表“慰安妇问题的相关调查结果”。“河野谈话”自发表以来,就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主要攻击目标。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忆天《围绕“慰安妇”问题的几大史实之争——兼论解构“河野谈话”的动向》一文,围绕“慰安妇”相关话题,诸如“吉田证言”“女子挺身队”,以及“随军慰安妇”称呼的论争等,对“河野谈话”进行解构,批驳了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和否认侵略历史的企图,认为“河野谈话”的基本精神是动摇不了的。可以预见的是,围绕“历史认识”激烈碰撞的“慰安妇”问题,各种论争仍将持续下去。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军方“思想战”“宣传战”的策略下,大量“写真”报道问世。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伟《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战地摄影报道略论——从一张老照片谈起》一文,以1937年9月8日“东京朝日新闻发行所”发行的《日支战线写真特辑第七报》刊载的“生捕支那军战车”照片为中心,辨析、反思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的战地摄影报道,揭示其为侵略战争推波助澜的本质,指出,在国家法令、社会舆论等因素裹挟下,这种经过设计、挑选的战地摄影报道丧失了独立的新闻品格,也缺乏发人深省的影响力。

七七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集中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华资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南通大学文学院、张謇研究院讲师张若愚《全面抗战初期沦陷区华资企业的应对与生存——基于江南水泥厂与大生纱厂的考察》一文,基于全球史视域,选取沦陷区华资企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典型代表江南水泥厂与大生纱厂为样本,揭示战争背景下其采取“抵押”给外商的方式,借助德国等第三方力量进行应对,以寻求生存空间,进而窥探抗日战争的多元维度与国际因素。他指出,这一应对措施,只能是为求自保的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受日本侵占的威胁,随着“抵押”真相的暴露,以及战争形势的变化,条约体系的作用大大削弱,失去外商保护的沦陷区华资企业,必然成为日方追逐的对象,被日军当局强制占领或摧毁。

1946年3月进行的美军上海法庭杜立特飞行员案审判是二战后盟军首次围绕日本虐待战时敌军飞行员进行的BC级战犯审判。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玉蕙《战后审判视野下的美军上海法庭杜立特飞行员案》一文,利用同盟国战争罪行委员会《战犯的法律报告》,日本靖国偕行文库相关资料,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聚焦杜立特飞行员一案的审理情况,并考察马尼拉和东京审判中几个法庭对相关战争罪行在责任追究上的联系和区别,从战后对日审判的整体视角分析不同法庭如何通过指挥官责任理论来确定日本侵略罪行的个人责任。

三、关于抗日战争研究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与越南曾开通多条邮路,通过航空、铁路、公路、海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开展邮政业务。重庆市档案馆四级调研员、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研究员温长松《抗战时期中国与法属印度支那关系述论——以中越通邮为中心》一文,利用“陪都档案”等史料,以及法国、越南的文献资料,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抗战时期中越通邮情况进行梳理,阐释了中越通邮对中国与法属印度支那及法国关系的影响,指出,中越通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同法属印支经贸发展迅速的一个缩影,同时期复杂的国际局势使得中法两国、中国与法属印支之间通过通邮进一步加强联系与合作,以维护各自的利益;双方的通邮不仅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的影响,也同当时中越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越南华侨在越南的影响力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等叛逃离开重庆,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成立傀儡政府,彻底沦为日本侵华的工具。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明臣《汪精卫叛逃后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宣传——以中共主要党报党刊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从舆论宣传的视角出发,以《新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周刊、《群众》周刊等中共主要报刊为中心,分析汪精卫叛逃至伪政权成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舆论宣传,指出,中国共产党根据时局变化,围绕反汪这一主题进行积极的舆论宣传,内容涉及声讨汪逆叛国、支持反汪救国、坚持抗战到底、倡导团结抗战、推动政治进步等方面。中共的舆论宣传揭露了日本的侵华本质,戳穿了汪精卫的卖国阴谋;激发了中国民众的抗战热情,推动了抗日战争向前发展;压制了国民党反动倾向,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升了中共舆论引领能力,塑造了中共抗战团结进步的良好形象。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飞机频繁出没于中国各地,大量美国在华教会机构屡遭轰炸,严重侵害了美国在华权益,美国多次向日本提出交涉,抗议日军的暴行。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韦博《炸弹下的绥靖——美国在华教会误炸问题与美日中三国外交(1937-1941)》一文,梳理了美国在华教会机构被炸受损情况,以及美日相关交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全面抗战爆发至太平洋战争前这一时段美国对日绥靖政策下的中美日三国外交关系,指出,美国在华教会的被炸及美国政府的对日交涉,是观察太平洋战争前夕美日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这种不加区分的野蛮轰炸是典型的无差别轰炸,与国际战争惯例与空袭法背道而驰。

抗战时期,因共同的利益关系促使中苏两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两国间国家权益和外交政策的分歧,导致冲突与对抗时常发生。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沈茂鹏《大变局下的无奈与纠结:抗战时期蒋介石对苏联的认知与变化》一文,利用《蒋介石日记》《事略稿本》等资料,梳理了抗战时期蒋介石对苏联态度的演变及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认为抗战时期蒋介石对苏联的认知和态度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国家利益、民族情感、中共问题、国际政局是重要影响因素。

1944年6月20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重庆,调解国共关系是华莱士访华的主要任务之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员王立《华莱士访华对国共关系的调解》一文,分析了华莱士访华前的国共关系,论述了华莱士对国共和解提出的三点建议,评价了其调解国共矛盾的成效,指出,华莱士访华是在美国政府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和国共关系长期紧张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将对战后美国在华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的背景下进行的,受到国共两党的高度关注,中国社会各界也抱有较高的期许。而华莱士调解国共矛盾的建议最终未被国民党真正采纳,华莱士本人也没有跳出扶蒋反共的政治思维框架,加之其政治影响力日渐减弱,调解的实际作用有限。

抗建堂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较为特殊的建筑物,其基本功能是话剧场或电影院,但其被赋意“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之后,带有浓厚的政治与文化寓意,其核心目的和价值在于政治宣教。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祁少龙《形塑的舞台:抗战时期兰园抗建堂形象研究》一文,梳理了兰园抗建堂的修建缘起与经过,以及在抗建堂举行的政治和社会活动,强调作为一种公共空间,抗建堂既展现了抗战精神价值,又在现实活动中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为抗战作出了贡献,指出,兰园抗建堂于战火中建立,既受日军对兰州轰炸的影响,又根本上受“抗战建国”的社会背景影响,作为城市空间的一种,从其开始建立到建成使用,都具有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多样性特征。

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并确立了游击战的对日作战原则。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吴志山《全面抗战初期八路军作战原则之演变与确定——以太原会战为中心的考察》一文,在梳理全面抗战初期中共军事战略方针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共双方史料的爬梳,着重考察了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的对日作战,从实际执行的角度检视八路军的作战原则,认为这一作战原则的确立主要源于对日作战的客观现实,中共及其军队得以在全面抗战时期发展和壮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实行了这一行之有效的军事战略方针,而这一方针的确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由于中共所面对的是复杂诡谲的敌我友局面和变幻莫测的战场形势,这一方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历了数次调整。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军事工业建设的重心是兵工企业内迁、重建与复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班晓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内迁兵工厂的编并重组》一文,从兵工署对战时困境的因应出发,挖掘战时军事工业在极其困难条件下的有为、无奈之举,揭示其整合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指出,全面抗战爆发后,在重工业落后、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兵工署因应局势,进一步整合内迁兵工厂,调整军工产品类别,开源节流保障原料供应,初步建立兵工修械制度,谋求自身生存,提高了武器自给程度,有效地支援了抗战。

1928年日本出兵山东制造了“济南惨案”,中国民众自发组织反日会,抵抗日本侵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尹晓宇《国民党的民众训练政策——以反日会为中心(1928—1929)》一文,从国民党民众运动政策演变的视角出发,利用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管理机构的相关档案,探讨了在中日济南事件交涉的大背景下国民党与反日会的关系,指出,反日会产生的根源,在于中日关系恶化,在中日矛盾未彻底解决前,中国民众的反日活动不会停止,并持续影响中国的内外政局,而国民党民众政策的调整深刻影响了反日会的发展。

全面抗战爆发后,由国际友人倡议,国共两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推动,全国开展了一场以工业合作社带动生产的经济救亡运动,即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袁航《全面抗战时期工合运动的宣传动员研究——以“国际合作节”为例》一文,从宣传动员视角切入,以“国际合作节”为例,考察全面抗战时期工合运动的宣传动员模式,指出,全面抗战时期工合运动通过纪念日这一载体,将国内外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人士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合力,从而发展经济,挽救民生,支持抗战,体现出一种新的政治希望与经济活力,成为战时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抗日战争期间,出现了抗战歌曲大规模集体演唱和广播电台大范围传播的情形。哈尔滨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刘畅《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抗战歌曲研究》一文,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为切入点,以抗战歌曲相关史料为基础,对国民党传播的抗战歌曲内容进行系统考察,揭示了抗战歌曲在鼓舞民众、动员民众踊跃参军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而揭示广播作为媒介实现了跨越地域、社会层次、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意义,指出,由于国民党当局并没有放弃反共方针,作为国民党喉舌的中央电台广播,其抗战歌曲宣传在鼓舞民众抗战热情的同时,也始终贯穿着抵制共产党进步歌曲传播的因素。

南京保卫战作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正面战场一次重要战役,引起了当时全国各地方诸多报纸的关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员唐恺、南京出版社编辑程瑶《从中方报纸新闻报道看南京保卫战中国守军突围后续》一文,利用中央社以及《中山日报》等报纸的通讯报道,并结合相关战斗详报及回忆资料,还原南京沦陷后中国守军突围过程中的相关史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员马培《南京保卫战期间南京市民生活情况概述》一文,从社会生活史视角,利用国民政府时期南京市政府档案、中方媒体报道、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西方人士日记及日军官兵日记等资料,梳理了1937年8月15日日军空袭南京至12月13日南京沦陷期间南京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市民生活实态,揭示了日军暴行给南京市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

四、关于战争记忆研究

仪式是一种具有表达功能的象征性符号,是一种极具渗透性、重复性,且受规则支配的象征性活动。二战以后,许多国家定期举行纪念仪式,以纪念在战争中死难的人们。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李昕《二战纪念仪式中的记忆传承与价值构建》一文,揭示了二战纪念仪式从记忆传承、行为规训到价值构建过程,以再现历史的方式向后人展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创伤及其对于构建维护世界和平的价值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指出,二战纪念仪式承载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记忆,更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这是所有“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国家通过对文献遗产的展演与复刻,完成集体记忆构建与身份认同塑造,并借助遗产项目将国家文化与精神推向世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玉珏、硕士研究生王倩媛《立场冲突与记忆安全——基于〈南京大屠杀档案〉与〈明治工业革命遗产〉的考察》一文,以《南京大屠杀档案》与《明治工业革命遗产》为例,探讨遗产争议与记忆冲突在国家立场、文化安全、历史叙事上的矛盾点,总结文献遗产在遗产叙事中发挥的作用,并对遗产领域内的记忆安全问题进行思考,指出,记忆与生活密不可分,是集体或个人存在的凭证,同样也承载着国家的历史兴衰,各国由于立场冲突对历史产生了不同的表达,对于文化身份的渴求与遗产话语权的争夺导致记忆安全问题浮现。

纳粹大屠杀幸存者及其二代的文学书写经历了80多年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黄文凯《后记忆之后:第三代纳粹大屠杀文学研究》一文,对建构大屠杀文学新的叙事模式和审美风格,跳脱第一、第二代大屠杀文学经典的影响焦虑,开拓新的书写路径,以及第三代大屠杀文学的书写边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大屠杀文学从家族罗曼史的现实主义书写到当下的类型化多元叙事,以神话或民间故事为载体,建构了后记忆之后的第三代大屠杀文学书写新的审美范式和可能。

“慰安妇”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自“慰安妇”问题产生以来就一直相伴而生,其历史记忆不断被分解与重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员刘广建《从失忆到记忆:“慰安妇”历史记忆的重构与铭记》一文,以“慰安妇”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有效地铭记“慰安妇”历史,认为战后的“慰安妇”历史记忆经历了从“失忆”到“记忆”的转变,在争论中不断分解与重构,伴随着“慰安妇”史实的不断揭露与澄清而逐渐形成“慰安妇”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是从千千万万个个体记忆中提取出来的,离开了这些鲜活个体的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作为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历史创伤,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建构本身蕴含着诸多鲜明的情感要素,同时在情感记忆的维度塑造并维护着独有的“情绪空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昭博《南京大屠杀的情感记忆建构:基于对遇难同胞纪念馆官博话语的属性级情感分析》一文,从集体记忆和情感社会学的理论视角,考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方微博的线上话语,通过对线上话语的属性级情感分析,探究情感维度下的记忆建构取向与叙事策略,进而阐明这种“情感记忆”的生成逻辑与现实合理性,并反思其存在的局限性,认为,在近10年的时间跨度中,纪念馆官方微博通过高频的、大量附着有情感色彩的“观点性”文本,实现了对一套自成体系的、稳定的情感记忆的建构。

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学界围绕其提出背景、思想基础、科学内涵、价值意义等范畴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究。南京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讲师何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内质:挑战、主张和路径》一文,立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复杂的外部环境出发,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消除世界“和平赤字”、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上的中国路径和中国贡献,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既深刻反映了当今全球发展的现实,又明确指向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特别是其中鲜明体现的和平特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在全球安全面临多重风险的大背景下,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研讨会上,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连红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王卫星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孟国祥教授,江苏省行政学院杨夏鸣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姜良芹教授等专家学者对上述报告进行了点评。

闭幕式上,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做了总结发言,提出目前南京大屠杀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学领域,而文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等跨学科研究的空间非常宽广,期待今后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共同从事南京大屠杀研究;近年来,收集整理的抗战资料已非常丰富,如何更加可信、精道地提出自己的话语体系,确定大的研究框架,对抗战史研究非常重要;时代正经历深刻变化,对学术研究形成显性影响,应在坚守学术本分的基础上,回应宏大命题,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精深的研究,将抗日战争研究、日本侵华研究和南京大屠杀研究持续向前推进。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国家公祭
《黄金时代》日本版
“我经历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在日军南京大屠杀中拯救生命的“华小姐”
南京大屠杀审判从未终止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