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运用思考

2021-11-25束诚华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束诚华

(上海地铁第四运营有限公司,上海 200071)

一、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运用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日渐凸显,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模式的运用较大程度的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同样也推进了传统财务工作模式的转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推进信息数据的有效运用,整合并分享企业各部门业务数据,提高财务数据分析效率,使企业财务管理更契合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

(二)有利于促进财务内控体系的提升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各个工作环节分工变得更加精细,如以前企业需要进行某一项财务工作时,首先要通过手工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其次要对数据进行筛选,最终能获取的价值有效性非常低,而大数据背景下,则能改变这一现状,企业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更加完善的财务分析、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信息系统,为企业提高财务内控质量提供保障。因此企业迫切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也促使企业对财务内控水平不断升级、优化。

(三)更有效提高财务数据处理效率

企业财务管理涉及内容繁多,在传统财务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多名员工进行合作,不仅加重了人工成本,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差错率,导致财务数据准确性不高,财务管理效率、质量无法进一步提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随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逐步提升信息化手段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程度,不仅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财务数据处理的效率,同时还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降低了企业财务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二、大数据对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企业财务信息的共享性和部门间的沟通协作能力亟需提升

不少企业业务数据共享性较差,一方面会使各部门间数据信息传递产生屏障,如表现在A部门要什么数据,B部门按A部门提供的表格填写数据,根本无法让财务部门在第一时间取得所需的数据信息,错失最佳的商机;另一方面会使获取的数据使用价值不高,如表现在B部门为A部门及时提供了数据,但由于部门间沟通协作能力不足,获取的信息也可能因为两个部门对数据信息填报理解、口径不一致等原因,无法对数据的可靠性有所保证。

(二)企业对财务管理大数据运用的认识不足

不少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仍旧抱着传统观念,认为财务管理就是财务人员按按计算器算算账、付付款的工作,主观意识里没有将财务管理与大数据运用联系起来,这使得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能僵化、转型慢等问题尤为突出。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运用是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运用程度直接影响这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不少企业对于财务风险防控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还不够,特别对于技防这一方面关注度不足,认为财务风险防范只需要关注人防,设置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制度就可以了,导致企业的财务内控质量无法有效地提高。比如数据传递的媒介比较单一,不少企业数据填报仍使用Excel,传递通过QQ、微信这类社交软件进行,存在严重的财务信息泄露风险问题,不仅会引起企业的经营风险,甚至还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数据信息技术运用于财务风险防控显然更有效。

(四)企业发展对财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意识到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但仍有不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仍旧较为传统,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比较缺乏,目前的人员储备无法迅速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大部分财务人员处于边学边做的过程。纵观全球,我国在大数据运用领域领先于大部分发达国家,部分技术甚至还领先美国,比如字节跳动的定向推送,但全球的高校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大数据技术运用方面的课程。以美国为例,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对于财务管理信息技术岗位的缺口在15万人以上,但各大高校并没有相应的课程提供。

(五)内控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结合大数据手段

现阶段,有不少企业财务内控水平较差,让企业出现着较多的风险性问题,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财务内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日常公司财务内控工作中,工作重点只放在执行监督和财务核算这两个方面,让财务信息化手段运用过于简单,导致公司的财务内控质量无法进一步提高。而大数据背景下,若继续按原来的方式进行工作,将把产生的弊端进一步放大,甚至将无法满足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运用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系统性的财务信息系统,有效提高财务信息共享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要推进财务信息化在企业中有效运用必须拥有一套科学、先进的财务信息化系统。财务系统不仅要具备传统的财务核算功能,同时要具备与业务数据的共享功能,最终要实现企业领导层与管理层之间的快速、有效的数据沟通。企业以财务数据为核心,将企业整体的业务各个环节纳入企业大数据系统中去,利用大数据手段与财务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准确地获取财务数据所对应的业务数据的问题。如企业签订的维修合同,传统财务工作是从在财务软件录入凭证进行登记开始数据的记录,到最终的报表生成进行闭环。但现在通过信息化平台企业全经营流程的记录后,打破了原来存在的业务壁垒,数据的记录是从该维修合同的项目需求开始,到包括预算金额的确定、采购方式的确定、合同的签订、付款,财务数据可以获取对应的内容包括支付某笔维修款对应的维修内容、更换量,进一步可以分析发现不同状况下业务活动的科学性;通过这些业务数据的共享又可以继续对财务管理的质量进行指导提升,正是利用大数据信息这种PDCA的循环式运用,为企业领导层提供更科学、更可靠、更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改变企业管理者的传统观念,提高财务信息化的正确认识

首先,企业管理者必须重新认识财务管理这个工作,在经营管理中不能抱有传统的思维认为财务部门只是一个成本中心,财务管理工作需要革新与创新,通过大数据的运用让财务部门变成一个利润中心,实现通过财务数据及时、准确的去找到业务层面的不足。其次,要正确认识财务信息化大数据计算不只是财务电算化间的数据合并整合,更多的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去提高财务数据及时性、可靠性及科学性的一系列问题。在目前传统财务管理过程中,日常的财务工作需要通过大量的人工计算、核算来完成。这样不仅存在一定差错率的风险,同时还存在数据处理效率较低、无法事前可靠预测财务未来趋势数据,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处理的手续更加多元化,数据处理的效率大幅提高,最终实现企业经营决策更精准、更及时、更有效。

(三)提高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的发展与自身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密切相关,企业需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具备一套科学、可靠的财务风险防控措施。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需要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提高自身技防能力去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在财务管理平台中嵌入一套科学、系统的防控软件来确保企业业财融合模式下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估,对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点能全面的查找出来;其次要能具备行为模式学习分析功能,通过经营场景沙盘模拟等方式,预测企业各种决策下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阈值,为企业决策做有效支撑。

(四)帮助财务人员业务转型,培养专业性财务管理人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导致社会对大数据专业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例如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优质企业在大数据计算方面能力超过了国外发达国家的500强企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就建立了较高的安全壁垒,抗风险能力也高于大部分企业。我们要将这种领先的大数据计算能力去运用到财务工作中去,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信息技术人员。企业不光要注重财务人员加强传统业务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提升财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储备专业人才,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财务人员。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为企业的发展吸引和挖掘更多的优秀人才,确保企业人才储备始终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五)完善财务信息化内控系统建设

有不少企业并未真正意识到大数据的时代能为企业带来的何种机遇,仍然使用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不仅财务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并未关注到财务信息的安全隐患问题,内控质量无法提升,所以完善财务信息化内控系统建设尤为重要。企业应该从财务资金出发,具体业务为导向,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手段,具备统一的财务基础数据管理、统一的组织结构管理、统一的业务流程管理的标准,以此打造全过程管理的信息管理平台。

大数据的应用给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带来挑战,只有通过找准应对策略,推动财务管理人员不断的学习与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才能不断地完善与优化,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财务管理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