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思政教育的思考

2021-11-25刘尊佳周晓菲

现代交际 2021年15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载体

刘 伟 刘尊佳 周晓菲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55]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战略。[1]近年来在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治安和教育等方面的应用,深刻改变了社会运行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各个行业现有的格局形成了冲击和挑战。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一环,其中介载体、内外环境、受教育者及教育者等要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思政教育认知、方法和体系是否合理有效,新形势下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是有效的,怎样借助现有的新理念和新技术构建更加高效的思政教育体系等问题值得思考。

一、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高校思政教育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高校师生,启发师生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高校师生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实践活动。[2]高校思政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作为新的革命性创新技术,必将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颠覆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重塑人们的思维认知。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思政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面临全新挑战。

1.人工智能背景下中介载体的变化及其影响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日趋成熟,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新的传播形式和中介载体不断涌现,信息传播渠道和模式发生了极大变化。数字化的内容能够以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表达和传播,并随时随地在多种终端设备上呈现,以更加灵活多维的方式传递信息。借助人工智能推荐技术,新的中介载体还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内容。与以书籍报纸为主的传统中介载体相比,新的中介载体上的数字化内容往往互动性强,灵活度高,更新速度快,已经被大众广泛接受。

传统的思政教育活动以教材、讲义为主要中介载体,以“我讲你听”的“满堂灌”为主要传播模式。这种模式在科技不够发达、媒体形式单一的时代对教育培养青年学生,促进其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传统的中介载体和教育模式,具有内容刻板陈旧、反馈周期长、缺乏互动性和传播范围受限等缺点,不能满足时代人们快节奏学习的需要。

2.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影响

当代大学生思维开放,对外界充满好奇,容易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新中介载体对于大学生群体具有诱惑力。与此同时,新媒体利用人即时满足、贪婪猎奇的心理,使用智能推荐技术,以用户的使用数据为基础,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探索用户的兴趣爱好,并据此推送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内容和有诱导性的活动,吸引用户留在平台并沉浸其中,进一步挤压了受教育者接受思政教育的时间。由此形成了教育者必须与智能媒体平台争夺受教育者注意力的局面。

大学生往往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其价值观尚在形成过程中,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和感染,长期被不正确的观念诱导,极易陷入道德缺位、信念缺失的困境。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监管制度的滞后性,一些媒体平台往往充斥着空洞低俗的内容、腐朽堕落的思想;人工智能推荐技术更是为这些内容和思想推波助澜,对大学生群体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造成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部分别有用心的集体或个人凭借其在网络空间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先发技术优势,不断生产包装虚假信息、刻意捏造事实,并大肆传播和炒作,向我国输入所谓的“普世价值”,从而达到其诱使大学生群体价值观与我国主流价值观背离等目的,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

3.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临的挑战

人工智能犹如一把“双刃剑”,关键是被什么样的人掌握及怎样被利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为了争夺用户的屏幕时间,新媒体平台利用人性弱点,借助技术手段,将传播内容碎片化、浅薄化,降低用户关注、思考的门槛,帮助用户获得即时满足。使用智能推荐算法挖掘用户的兴趣,并有针对性地推送,以尽可能延长用户使用自家软件的时间,而忽略其对青年进行教育和引导的社会责任。商业平台没有底线的不良竞争,导致大学生群体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大,专注力、深度思考和延迟满足的能力下降,对受教育者接受系统、全面、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充斥于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产假新闻、假图像及假视频的事情屡见不鲜,心怀叵测的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产虚假信息,扰乱受教育者视听。虚假信息的产生和传播则容易导致大学生群体出现信念动摇、认知偏差、价值观扭曲等不良观念,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现力,这无形中增加了对受教者进行思想教育的难度。

借助新的中介载体崛起的自媒体平台,以其个性化、灵活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大大拓宽了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渠道,面对智能时代背景下不断产生的大量信息,受教育者更愿意选择碎片化、图像化、娱乐化的认知方式,浅薄的信息内容成为其心智构建的主要资源,深刻的信息由于其理解难度较高而被冷落[5],加之人工智能推荐技术对受教育者造成的引诱和干扰,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话语权将被严重削弱。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人工智能技术,已悄然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抽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助推了媒体平台对用户屏幕使用时间的恶性争夺和虚假信息的产生;但不能因此否认人工智能本身具有深刻的价值和意义,关键是如何使用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思政教育应顺势而为,对新形势下思政教育要素的变化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积极推动思政教育传统优势与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深度融合,增强新颖性、时代感和有效性。

1.创新思维方式,主动顺应内外环境及教育者的变化

世界不停变化,唯有认识变化、适应变化、拥抱变化,才不会被时代抛弃。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教育者与智能媒体平台争夺受教育者注意力的局面及虚假信息扰乱受教育者视听的现象。以教育者为主体的单向灌输式模式已丧失吸引力,不再适应时代要求,必须做出改变。

在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型智能媒体平台推崇个性表达和言论自由,降低了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门槛,唤醒了大学生在各种对话关系中的主体意识。教育者也应该认识到这种变化,尊重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建立平等、协作的新型教育主体间关系。

2.创新中介载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以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中介载体灵活有趣,互动性强,十分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需要好的形式来呈现,好的中介载体来传播。利用新技术,丰富思政内容的呈现形式,拓展思政内容的传播载体,打造多维立体的思政教育环境,提升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

首先,要利用好现有的多种智能媒体平台,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优质账号,创作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内容,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构建多感官、多维度、立体化的思政教育基础格局。

其次,在利用好现有平台载体的同时,要打造一批自有的专门的具有特色的思政教育平台。平台设计要体现思政教育根本目标,要参考当下智能媒体平台开放灵活、互动性强的特点,加入点赞、评论及直播功能,增强互动性;加强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机制,消除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引入转发和关注等功能,提升平台的传播能力和用户黏性;融入虚拟现实、智能推荐及游戏设计等新技术新理念,使形式更具趣味性、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过程更具有参与感,提升师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3.创新教育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

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理念。所谓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并据此开展教学活动。[6]当下,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对学生全面了解。依托信息化设施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收集到受教育者的基本静态信息及专注程度、运动状态、作息规律和上网行为等动态信息。借助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时刻画出受教育者当前所处状态,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的情况,也称为“画像”。“画像”可以帮助教育者全面客观地了解受教育者,这是进行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保障。

基于对教育者的了解,准确把握其所处的环境,自身的状态和特点,可以为受教育者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例如,发现受教育者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为其安排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探索其精力和注意力衰减周期,为其安排合适的休息时间等。在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过程中,使用人工智能教育系统,可以持续给予每名同学个性化的关注及与之互动,及时捕捉其状态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比如,发现受教育者的薄弱环节,为其安排有针对性的增强练习,挖掘兴趣点;对不良习惯进行提醒,并实施矫正方案;解决教育资源缺乏与个性化关注之间的矛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有效性和个性化。将教师从繁杂、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汲取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创造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钻研更多创造性育人方法,形成人机协作、互补的新型思政教育机制。

三、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深刻改变了思政教育的内外环境,重塑了受教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削弱了传统教育者的话语权,对传统教育格局造成了冲击。人工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在新的形势下,应该直面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机遇。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理念、载体、内容和机制,让思政教育与时俱进焕发生机,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的目标。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载体
浅论党风廉政教育实践中的隐性教育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创新代表履职载体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