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认同理论视角的盖茨比的认同重构

2021-11-25佟佳丽康洪君

现代交际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不安全感黛西盖茨

佟佳丽 康洪君

(沈阳化工大学外国语 辽宁 沈阳 110027)

群体行为是社会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社会认同理论是群体行为这一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把社会认同理论运用到文学分析中,无疑是为文学分析开辟了一条新路。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分析小说主人公盖茨比的社会认同重构,揭示了盖茨比身份重构的过程及原因,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盖茨比种种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加深读者对盖茨比人物性格的把握。

一、《了不起的盖茨比》简介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出版于1925年。主人公詹姆斯·卡兹本是北达科他州的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摆脱贫苦的生活,做个出人头地的大人物是他儿时的梦想。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步步高升,并更名为杰伊·盖茨比。他在一个军训营里任中尉时,爱上了一位叫黛西的姑娘。但就在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盖茨比被调往欧洲,当他从海外归来时,黛西已嫁给一位出身富豪家庭的纨绔子弟汤姆·布坎农,沉醉于爱情梦幻中的盖茨比艰苦创业,由一个贫穷的军官奋斗成为顶级富豪。他在长岛西端买下了一幢豪华别墅,与住在东端的布坎农夫妇隔海湾相望。为了引起黛西的注意,挽回失去的爱情,盖茨比挥金如土,宴请各界名流去他家里参加聚会,并提供免费的酒水。当他们重逢时,盖茨比以为时光可以倒流,但他发现黛西远不像他梦想的人,可是这种醒悟还没多久,黛西开车碾死了丈夫的情妇,汤姆嫁祸于盖茨比,情妇的丈夫开枪打死了盖茨比。无论是初恋情人黛西,还是受过他热情款待的各界社会名人,没有一个人来参加盖茨比的葬礼。尼克由此看透了上层社会有钱人的冷酷无情和居心叵测,离开纽约,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二、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urner和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源于解释群体间行为的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歧视,而后成为社会群体关系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社会群体是指持有相同的社会认同或将自己看作相同的社会类别成员的一群个体。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社会认同与人们日常中所谈论的个人认同(如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或自我认同)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指一个社会类别的全体成员对自己做出的描述,是社会或群体的认同作用;后者则是指单个个体对自己做出的描述,是个人的认同作用。[1]个体通过实现或者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内群体或者相关外群体的有利比较。当个体对所处的群体感到不满时,会试图加入更好的群体来重建其社会认同。此外,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的构建与自我提高的动机息息相关。

自我提升的动机是指个体提高积极的自我概念或减少消极的自我概念的意图。当个体在遭受挫折、失败或侮辱时,自尊心的受损,致使自我提升的动机增强。自我提升的动机是一种寻求积极自我概念的行为,通常分为这两种动机:自我提升的动机和自我保护的动机。在这两种动机中,自我保护的动机更强烈,因为减少消极比增加积极更重要。

社会认同的建构是以追求积极的、评价性的自尊为导向的。为了提高在群体中的自尊,人们建立自己的社会认同。例如,一个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在一家不知名的公司工作,他介绍自己时,会倾向于把自己描述为清华大学的校友,而不是该公司的员工,因为该公司无法和清华大学享有同等的声誉。

(一)社会认同理论的基本过程

社会认同理论主要分为三个基本的过程: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positive distinctiveness)。

1.社会分类

社会分类是指根据人们的思想、信仰、社会地位等标准,对社会上不同的人进行分类。且在人们分类的过程中,会自动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通过此过程,人们往往将有利资源分配给自己所在一方的成员,以寻求积极自尊。这种对积极独特性的追求意味着人们对自己是谁的认识是以“我们”而不是“我”来定义的。

2.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顾名思义,指的是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的比较。社会比较分为两种形式,即向上的社会比较和向下的社会比较。向上社会比较指将个人所在的群体与一些被认为比其所在的群体优秀的群体进行比较。向下的社会比较指将个人所在的群体与一些被认为比其所在的群体差的群体进行比较。向上的社会比较会使个体经历自我贬低,从而产生自我提升;向下的社会比较往往会使个体获得优越感。

3.积极区分

积极区分指个体会通过自我激励使自身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更突出。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人类所有行为,包括人际行为和群际行为,全部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求所激发出来的。

(二)提高社会认同策略

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的第二个部分是群体间的地位关系,主要是对于地位较低的群体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地位较低的群体成员通常采用三种策略来提高其社会认同,分别是:社会流动、社会创造和社会竞争。

1.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是指个体在各个群体之间的流动。当处于较低地位的群体成员意识到群体边界的通透性时,会努力争取加入地位较高的群体,以提高其社会认同。个体对这种策略认同度越高,就越容易选择离开所在的群体,抛弃他们所在的群体所产生的社会认同,转而选择高地位群体的社会认同及物质优势、积极评价。[2]

2.社会创造

社会创造是群体关系稳定时弱势群体所采用的策略,包括改变比较维度和变换比较群体。这种策略通过提出一种新的维度去与比自己所在群体强的优势群体进行比较,如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比运动天赋。重新衡量弱势群体所蕴含的价值,如认为学习成绩差并不是一无是处;还可以变换比较群体,把社会地位高的优势群体排除在参考对象之外。

3.社会竞争

社会竞争指当群体关系现状被看作不合理或者不稳定时,弱势群体就会采用社会竞争策略与外部群体直接竞争,以寻求积极区分,如政治游说、游行示威等。而优势群体也会采取各种方式去维护其自身的优势地位,如和平谈判、武力镇压等。

三、盖茨比社会身份重构的原因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当个体自尊受到威胁,且把这种威胁归因于所属群体对其社会认同产生的消极影响并对所属群体产生低认同时,个体可能会选择离开自己原来的群体并加入一个更加优秀的群体。在此过程中,个体的社会身份发生了重构。在小说中,许多因素导致盖茨比对所属群体的低认同,并促使盖茨比重构其社会身份,主要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一)外部原因

1.社会环境

促使盖茨比重构其社会身份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盖茨比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的初恋情人黛西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喧嚣年代”,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很快让美国从农业文明进入了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地产交易、股票市场尤其活跃,使“一夜暴富”的故事常常发生,不再是白日做梦。同时,人们也渐渐被金钱蒙蔽了双眼,把财富变成了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像盖茨比这样来自贫困阶级的人会感到自卑,不情愿地认同自己所在的弱势群体,试图改变自己的阶级,进入上层社会。

2.他人的影响

黛西也是盖茨比重建社会身份的因素。黛西与盖茨比相识于一场宴会,两人相识便坠入爱河,战争将他们分离。当得知黛西要结婚的消息时,盖茨比心如刀绞,因为他深知黛西是高高在上的公主,而那时的他,只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即便那时的黛西是深爱自己的,他也无法跨越那道深深的地位鸿沟与黛西在一起。盖茨比一直认为,黛西是因为汤姆的财富和身份才嫁给他的;因此,盖茨比最大的目标就是,在财力上碾压汤姆,提高自己的社会身份。当盖茨比拥有丰厚的财富和优越的社会地位时,黛西的确回到了盖茨比的怀抱,但当黛西的丈夫汤姆揭露了盖茨比钱财的不正当来源的时候,黛西表现出了极度的慌张和恐惧,对盖茨比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爱慕转向疏远。

(二)内部原因

1.自卑和不安全感

促使盖茨比社会身份重构的第一个内部原因是盖茨比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盖茨比贫寒的出身给他带来了的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这使他很容易看不起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群体。这也导致盖茨比产生了消极的社会认同,对他起初所在的社会群体——穷人和下层社会是低认同的,使他产生了消极的自尊和不安全感。为了摆脱这种不安全感,盖茨比试图通过加入更受尊敬的社会群体来增强自己的价值感。同时,盖茨比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还体现在盖茨比的粉色西装和盖茨比伪造的牛津大学的合影上。在拥有巨额财富后,盖茨比本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但其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使他总是怕世人会向他投来鄙夷的眼光,因此他反复向尼克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学历。

2.强烈的虚荣心

除了盖茨比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之外,促使盖茨比社会身份重构的第二个内部原因是盖茨比强烈的虚荣心。盖茨比出生于美国西部的一个庄户人家,从小生活窘迫。盖茨比在成为暴发户、拥有巨额财产之后,举办派对,不惜财力免费为宾客提供酒水,并邀请大牌明星和名人,为的就是赢得人们的尊重,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而且,当盖茨比和黛西重温旧梦,黛西提议要跟盖茨比远走高飞时,盖茨比拒绝了,这其实是盖茨比的虚荣心在作祟,因为他不甘心放弃他用心良苦建立起来的在人们心中的尊贵身份。比起爱黛西,盖茨比更爱的是自己。小说中拥有黛西是盖茨比一生中最大的梦想,也是他做出的所有努力的动力源泉。表面看盖茨比是努力追求黛西,想要得到黛西的爱,并让黛西承认自己对他的爱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深层的本质中他也是在追求以黛西为代表的上流生活,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3]

四、盖茨比的社会身份重构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的构建包括三个过程: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当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认同不满意时,在自尊心的驱使下,会渴望重建自己的社会认同。而对于个人来说,重建社会认同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社会流动。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正是意识到了群体边界的可渗透性,通过加入优秀的群体重新建构了自己的社会认同。

通过社会分类和社会比较,盖茨比清晰地了解到自己所在的群体和黛西所在群体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金钱、地位、出身和学历上。自命不凡的盖茨比,逃离家乡,跟随百万富学习本领,打造了自己的事业,拥有了无数金钱。但他知道这样还远远不够,他还制造了声势浩大的盛宴,邀请各界名人,向尼克炫耀自己毕业于牛津大学,父母都是贵族人士,去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此外,盖茨比之所以极度想得到黛西,除了因为盖茨比对黛西的爱之外,还因为一旦他得到了黛西,也就意味着他的身份随之提高了。通过种种方式,盖茨比终于名声大振,但是实际上,盖茨比并没有获得人们的尊重,成功地构建他渴望得到的社会身份、但只是拥有了可以跟上层阶级媲美的财富。盖茨比经常穿着粉色西装,随身携带功勋章和牛津大学的合影,他的这些行为都是上层群体的人所鄙视的。当汤姆揭示了盖茨比的假学历和财产的不正当来源时,盖茨比脸色涨红,表现出他前所未有的慌张,也标志着他身份重构的失败。

五、结语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一经问世,就吸引了无数评论家的眼球,原因就在于文学作品往往能反映作者的主流观点及主人公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小说中的社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有一些共同特征,都处在过渡时期。在过渡时期,社会的价值体系通常是不稳定的,面对各种诱惑时,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误入歧途。通过选择盖茨比作为学习对象,本研究可以帮助读者,特别是那些或多或少处于与盖茨比相似处境的读者,了解自己和整个世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猜你喜欢

不安全感黛西盖茨
本期导读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书虫来袭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风格
欧洲社会为什么弥散着“不安全感”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分析
爱伦·坡《泄密的心》中的疯狂与理智
消费者不安全感作用下怀旧倾向与消费意愿研究
空位
魔鬼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