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统计课教学中的“与时俱进”
2021-11-25马隽
马 隽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辽宁 沈阳 110032)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职学生入学时成绩参差不齐,素质差异较大,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更是千差万别。学生在学校期间既要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因为专业课学习是中职学生将来安身立命之根本。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职业技能,是拥有美好职业前景的保障。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通信服务进入5G时代。科技进步给经济生活带来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教师只有掌握本专业教学前沿领域的知识,将创新思维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合理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传授知识,才能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思想素养、专业知识和持续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大提高,在未来的竞争中与时俱进,处于不败之地。现就中职统计课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做到全方位与时俱进的问题,做一下探讨。
一、统计课教学“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一)“与时俱进”概念的提出
1910年年初,在海外留学的蔡元培撰写了《中国伦理学史》,针对清朝末年中国思想文化界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局面,蔡元培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指出“故西洋学说则与时俱进”。他将中国古代“与时偕行”“与时俱化”“与时俱新”等说法概括为“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使原有的社会成果得以继承和发展。与时俱进是思想、观念和行动始终与时代同行,从而引起各自领域的变革,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和影响。与时俱进是用创新的、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和视角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创造出具有广泛意义的新智力成果。
(二)统计课教育教学中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1.教师要与时俱进
教育的进步在于创新和思“变”,统计课教师的与时俱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思想观念是否走在时代的前沿,决定着教育的走向和质量,更关系民族的进步,国家的未来,是社会进步坚定的基石。有一句话一直被教育人奉为圭臬: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句话也与时俱进为: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长流水,要成为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而不是一潭死水,河流里要常年流趟着富氧水。
教师的观念如果停留在“天天三尺讲台,年年一本旧书”的状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教师思维模式的固化,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也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只会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头脑中早已没有创新这根弦。因此,只有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搞上去了,教育才能与时俱进,跟得上世界发展的经济大潮,使广大青年学生通过接受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2)教育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国外商品的大量涌入,国人应接不暇,产生一股盲目追捧风,青年学生更是没有甄别能力,崇洋媚外思想一度泛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强是非观是课堂教学又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统计课教学中,要结合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利用统计课的专业优势,进行数据分析与比对,让学生直观全面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的头脑中注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科知识的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知识新技术创新的浪潮波谲云诡,各行各业都在迭代升级。任何人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过往的学科知识已渐渐被淘汰,已有的思维定式也会在毫无察觉中束缚住手脚,不愿再去接受新事物,也不愿花时间去学习新知识,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教师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职业人士,更应该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坚持学习中不断地赋能,在学科知识推陈出新中自我提升,在综合能力的积淀中更加从容。教师被人们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一个人灵魂的难度远比改造身体要大得多,教育工作者肩上的担子始终是沉甸甸的。
2.学生要与时俱进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营造健康向上、有所作为的课堂气氛。
(1)学生在自主学习意识上要与时俱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未来要靠自己掌控。由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在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要紧紧抓住学习机会,珍惜学习机会,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教师要利用青年人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快的特点,根据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增强自主探索和思考能力,勤思考勤练习,利用目标导向和任务驱动来促使教师对前沿领域的探究,在积极主动的教与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学生要在激发学习兴趣上与时俱进。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浓厚,从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懒学怠学的状态,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也表现为懒教怠教。长此下去的结果就是课堂教学乱哄哄,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升反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荡然无存。中职学生在毕业后,由于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工作中难以应对,致使工作境况被动,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既然选择中职类学校学习专业技能,学生就要摒弃过去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对不喜欢的学科也要充满信心培养兴趣,这样才会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实现人生价值,回报社会、家庭和老师。
(3)学生要在职业规划上与时俱进。
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胜任某项工作的专业能力,适应社会的生存发展能力,对行业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预测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五种能力都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形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对自己职业进行前瞻性的科学规划,与时俱进,做个有准备的人,不走或少走弯路。中职学生的出路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继续升学,升入高职院校深造,成为高级技术人才;另一种是选择就业,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社会。不管是选择继续升学还是就业,都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要想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在求学的路上走得踏踏实实。
二、“与时俱进”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统计课“与时俱进”地渗透德育教育
1.与时俱进了解学情
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或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学习基础较弱,在班级的成绩处于中下游,不太受各科老师的重视,再加上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从心理上比较抵触学校和老师。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学生群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想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在适合自己的学习层面和学习氛围内好好学习,争取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另一部分还是持在学校待一天就混一天的态度,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秩序,而且持这样想法的学生还不在少数。基于学生群体的鲜明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奉献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自觉性,是课堂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课堂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
2.与时俱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课堂教学是学生受教育的主阵地,统计课教学在与时俱进地渗透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大量的统计样本和数据图表,在课堂上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大地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宣传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广大教师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全国2.8亿学生身心健康,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为抗击疫情做出的重要贡献。从国土面积、自然环境和人口总量等统计指标为切入点,宣传党领导全国人民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这些伟大成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敢想象也绝对做不到的。教师只有在挖掘德育素材上下真功夫,动真感情,才能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1.持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
苏格拉底说:“饱学知识的人是一些能够掌控环境而不被环境所掌控的人,他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挺起胸膛,遵循自己的智慧去面对。”这段话对于为师者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是职业生涯的指路明灯。教师一旦失去求知欲,也就等于停止了成长。在这个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和信息总量每二十年翻一番,每十年老化一次,教师靠经验教学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专业课教师更要重视学习、持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使所授知识不与社会发展脱节,教育出社会需要的新型的中初级劳动者和技能人才,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说起中职专业课教师在知识结构上的与时俱进,就不得不提到“双师型”教师。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2035年,要使教师在素质、能力、创造力上获得提升,并以骨干教师、卓越教师以及教育家为目标对教师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努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019年9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再次提出,“突出‘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大力提升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这些文件的相继出台,有力地说明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最有力的保障。教师只有一专多能,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在职业技能大赛上的成绩是教师最有说服力的名片。在国家和社会搭建“双师型”评估体系和培训平台的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根据本职工作的特点,多进行学习与交流,多渠道开展研究与实践,自觉提升专业素养,在专业领域大放异彩。
3.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与时俱进”
(1)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与时俱进”,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针对不同学生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结合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挖掘学生潜力入手,为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
(2)统计课学习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相对较难,教师要讲求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简单的概念讲解、单一的统计报表编制切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领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一岗多能、上岗顶用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在讲到统计调查方法时,要强调统计调查方法的多元化是防止虚报浮夸、弄虚作假的重要手段,只有基础数据准确才能保证统计信息质量。教师可以设定某一品类商品的调查题目,将学生分组,按照不同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增强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价值和乐趣。
(3)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发挥空间。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根据所授课程的内容,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影像资料来充实教学内容,也可以利用较直观的图表、数据、模型等将课程讲解得更有说服力,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能够促进课堂的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在寓教于乐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悉心准备的一堂堂课的背后是教师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重视课堂教学的治学理念,这些点点滴滴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们,对于他们未来走向社会,学会工作和做人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结语
“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对于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一名好老师的基本要求。教育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那么与时俱进回答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教师身体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师生关系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持续而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相长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追求的理想状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人的使命与担当。传授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教育人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