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汉语桥”选手听力表现看对外汉语听力教学

2021-11-25卢晓静

现代交际 2021年6期
关键词:听力学习者汉语

卢晓静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汉语桥”大赛作为国内较大的语言文化赛事类节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汉语学习者的眼球。纵观汉语桥大赛,历届比赛中选手遇到的听力方面的问题是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一个很好反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选手的听力表现,反观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发展。

一、“汉语桥”比赛试题环节分析

“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包括“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和“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三项赛事。其中以在华留学生身份最为特殊,其参赛表现更具有代表性,更能直接反映对外汉语教学成果。本节主要以第六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为例,分析其比赛试题环节。

大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要求选手有较强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决赛环节丰富多彩。“听力冲击波”环节考查选手的听力水平以及对汉语的理解和应变能力。试题来源于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能听到的声音,例如:天气预报、广播、火车报站、电台访谈、路况播报、新闻联播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美丽大中国”环节选手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汉语综合表现力;“我的中国情”环节考查选手们的汉语演讲能力和表达的能力;“汉语知多少”环节考查选手的汉语基础和汉文化知识掌握情况;“超级辩论赛”环节充分展示选手的听、说及语言组织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职场无敌手”环节考查选手的瞬间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最爱中国字”环节考查选手的书写能力和现场的语言表达能力;“名师高徒秀”环节考查选手的才艺学习能力,包含对中国文化的再创造。

在所有的环节中,“听力冲击波”是单独设置的考查选手听力水平的环节,主要反映选手的信息捕捉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其他环节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听力是贯穿整个比赛的全过程。不仅是“汉语桥”比赛出题过程中明确说明的“听”,还包括主持人念考题要求过程中参赛选手的“听”,以及不同水平参赛选手们之间的交流、专家教授的点评、节目现场观众的反应等。几乎每个环节都包含了听音辨义的过程。

二、“汉语桥”选手听力表现分析

能够一路过关斩将,走到总决赛的选手,其汉语水平不相上下。以总决赛前三强参赛选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场听力表现。

(一)听力环节中选手的听力表现

“汉语桥”大赛中特别设置的考查选手听力水平的试题相对较少。在“听力冲击波”这一特别设置的听力环节,选手的表现各有千秋。

一号选手的听力材料是关于金钱数值的听辨与匹配。听力材料的重点是“……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一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每年八千元的标准……”。知识点涉及汉语指示代词“每”的理解和数位顺序“个十百千万”等。分析选手的听力表现后发现,出错的原因一是由于听力材料涉及指示代词“每”,“每”侧重于个体中相同的某一方面。“每”可以与数量词连用,修饰名词。当数词为“一”时,常常可以省略。选手的听力作答过程必须在一分钟时间内完成,并且听力材料仅仅播放一遍,这本身就有一定难度。选手出现遗漏信息在所难免。二是由于听力材料关键信息的播放顺序问题,材料先给出博士生的资助标准,这是选手最先听到的,也是第一次出现数字播报,此时是选手注意力最集中,数字敏感度最高的时候,紧接着材料给出硕士生的资助标准,此时选手的数字敏感度降低,而听力试题恰恰是关于第二次出现的数字的考查。

二号选手的听力材料是一则新闻,涉及诗词、电影、数字等。听力材料的重点是“……该项目一共将拍摄108部微电影。”试题干扰项是播报过程中出现的诗人、诗句和一些较为专业的术语,题目相对简单,答题点集中在最后一句。虽然回答正确,但是在听力测试过程中,选手对听力材料的准确度把握不够,回答问题略带犹豫。选手在不是特别确定答案的情况下,现场观众给出的肯定鼓励起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三号选手的听力材料是一则体育新闻播报。听力材料的重点是“……把比分锁定在了2∶0,广州恒大也……”考点是关于比分的听辨。这则听力材料较长,难度较大,人名、队名复杂,体育项目专业术语较多,并且多次出现干扰数字,例如“2013年”“21号”“72分钟”“四分之一决赛”“4分钟以后”等。三号选手巧妙运用听力答题技巧回答问题。题干要求选手答出确切的比分分值,尽管选手没有完全准确回答出问题,但选手追加了一句“恒大赢了!”这说明该选手对听力材料的整体理解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对极个别听力细节把握不准确。

(二)比赛全程选手的整体听力表现

除了特别设置的听力试题外,还可以从选手比赛全程中的反应来分析选手的听力表现。虽然比赛中单独设置的听力试题很少,但是选手的听力理解能力反映到比赛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通过分析选手的整场表现,主要有以下因素影响其听力表现:

1.汉字声调和多音字影响选手的听力判断

对于听力的训练最基础的是对拼音的掌握,这样可以辨音,音准了才能辨义。[1]因此,教师要注意汉字的拼音教学,特别是多音字教学和同音字、同音词教学。一号选手提到自己会继续读博,“读博”的拼音为“dú bó”,但是选手没有发准声调,把二声阳平读成了三声上声,听起来像“dǔ bó(赌博)”。一个音调的变化就会严重影响语义的理解,对拼音声调的准确把握是提高听力判断的关键。二号选手在陈述自己的中国情时,说:“我把中国当成自己的家”。“当”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dāng”“dàng”,不同的读音对应不同的意思。“当”读一声阴平时,可组词“充当”,表“充任,担任”的意思;“当”读四声去声时,可组词“当成”,表“姑且作为,认为”的意思。这句话中“当”应该读作去声“dàng”。

2.词汇量的多少影响听力选择

整场比赛中多次出现成语、歇后语、谚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直接影响选手的比赛表现。例如:填充歇后语: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补全成语(袖手)旁观、不(辞)而别,词语“口红”“口令”“口碑”“口水”在具体语境中的选择等。虽然有些词语仅出现在特定的语境和场景,并不作为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词汇,但是汉语学习者的词汇量多少是衡量其汉语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选手词汇量越大,其答题准确度越高。

3.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影响听力

三号选手在听到句子“我叫小丽来给你当翻译”后,根据自己对句子结构和句子含义的理解,果断选择A选项“我的名字叫小丽,我来给你当翻译”。但是这句话是兼语句结构,“小丽”是动词“叫”的宾语,同时又是后面句子的主语。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我叫一个名叫小丽的人,来给你当翻译”。如果按照A选项的理解,这句话只有一个主语“我”。同时,“叫”具有多义性。本义作动词,表强令、口头威胁、宣战等,引申为召唤、招呼义,进一步引申出使、令义。这句话中“叫”表示“使、令”义。

三、对外汉语听力教学重难点

参赛选手的听力表现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其汉语基础知识储备量,还包含一定的听力教学法和听力答题技巧。汉语听力教学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重点,也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难点。只有把握住重难点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

汉语听力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听力教学的顺序性。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是前提。只有听得懂,说得出,才会引起许多非汉语母语学习者的兴趣,并使其在汉语环境中能够生活与学习,进而达到其他目标。[2]二是听力教学的独特性。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准确、恰当地开展日常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重语言实践。“听”和“读”属于语言输入的过程,这是接受的过程。听的内容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说”和“写”属于语言输出的过程,这是学习者展示、反馈的过程。“听”是开展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和关键一步。

汉语听力教学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难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汉语本体语音知识的复杂性。除了最基本的声母、韵母、声调之外,许多汉语学习者对语音中的诸如前后鼻音、边音与鼻音的区分、轻声、语流音变等语音理论知识,很难理解,甚至在中国本土有些地区,受方言影响,中国人自己就存在诸如n与l、f与h不分的现象。二是课堂听力教学和课外语言环境的脱节。语言学习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除了课堂上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有限的课堂实践外,大量的语言练习存在于课外的日常交际中,如何才能衔接好课堂知识和课外语言环境,这是一大难题。

四、对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一)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操练并重

听力技能只有通过实践操练才能得到提升。操练的过程要做到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并重。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情景交际操练。操练要具有交际性、真实性、针对性。听力操练最真实的材料来源是与本土中国人进行日常沟通交流。这个过程包含“听”和“说”两项技能的交织作用。在听的过程中,学习者会积极主动参与这个过程,通过计划、监控、总结、评价、分配注意等一系列行为对“听”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在“听”后做出应答。在“说”的过程中,学习者会思考如何做出应答,在头脑中会组织句子,达到语言形式操练的目的。

(二)发挥对外汉语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常见的听力教学课堂中,对外汉语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生词、播放录音材料、核对听力答案。一些教师认为听力课是非常简单的,已经有了现成的听力材料和标准答案,不需要提前备课,听力教学纯粹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听力能力和方法的指导。

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首先,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加强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习者的兴趣。[3]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应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中国的名胜古迹、饮食文化、风俗文化等。教师给予学生合理而适度的文化输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培养学习者对汉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其次,可以利用游戏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法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高效互动的效果。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语言,摆脱了枯燥乏味,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变苦为乐,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4]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表达和反馈学习效果的过程。最后,课堂听力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要注意合理分配知识讲解时间和听力操练时间。教师要灵活变换教学形式,对于关键性的语言点要重点训练,因为重点语言点关系到整个听力的理解,所以要对关键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三)利用多媒体设施辅助听力教学

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大部分教学重点与难点也是集中在基础词汇和固定搭配的语法的层面上。[5]学习者学习的词汇相对简单,大多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词语。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实物教具代替教师的言语讲授,利用多媒体展现教学中所需要的实物图片,有利于学习者的理解与记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把复杂空洞的听力知识化抽象为具体。

五、结语

“汉语桥”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汉语水平、交流汉语学习经验的平台,为所有热爱汉语的朋友架起了一座学习和友谊的桥梁。大赛不仅见证了一批批汉语学习者的成长,还为我们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真实的反馈,比赛试题环节和选手听力表现是直观的数据来源。只有把握住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重难点,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选手的听力表现表明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要坚持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并重,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听力学习者汉语
学汉语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