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方法在识字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2021-11-24侯红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落实策略语文要素识字教学

侯红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不仅要能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和认清字形,还要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词在文章中的含义,掌握汉字的笔划、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更好地进行其他各学科的学习。然而,当前在小学识字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仍旧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反复抄写,强行记忆。学生缺少学习的乐趣,课堂参与度不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语文要素;落实策略

引言

中华文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不断地发展,并被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印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教育领域,语文学科是备受重视的。尤其是识字教学,该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入门课程,是语文教育工作研究者十分重视的课题。并且随着现在其他文化的影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更加重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加之传统的识字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要转变识字教学策略,重燃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

一、故事与教学结合,掌握多音字

汉字中有许多的近义词,多音字,一词多义等,这就是中华文化底蕴厚实的内涵。因此,汉字学习的一个重难点在于汉字在不同搭配中的不同读法及含义。据此,在多音字和一词多义的教学中,教师要探究出一种能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学习。小学生非常喜爱听故事,因此,教师可投其所好,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学生。故事精彩的内容,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听下去的欲望,使学生能记住故事的内容,在今后的学习中,当学生遇到该字时,能想起故事,记起知识点。由此可见,故事对知识点的记忆是有效的。

例如: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内容是一个外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旅游的时候,看见了很多地方都写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当他回到自己的国家后跟自己的中国朋友分享了在中国的所见,并说:“中国人真的一点都不谦虚,哪里都有‘中國人民银行’和‘中国建设很行’,难怪中国发展得这么迅速。”中国朋友愣了一会儿之后便笑了起来,原因竟是外国朋友将“银行”当成了“很行”。同学们在听完这个故事后,都笑得合不拢嘴,并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了“行”的两种读音,以及在特定语境下的读法。小小的幽默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不可忽视,它能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好的调动。

二、借助情境创设,降低学生汉字记忆难度

小学生年龄较小,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对抽象事物的感知比较笼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不能精确辨认字形,也不能很好地区分音近或者形近的汉字,以至于认为汉字的学习很难。但是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其中,能够将抽象的汉字教学变得形象生动,进而在帮助小学生准确辨字、识字的同时,降低学生的汉字记忆与学习难度,有效提升学生的识字信心。

例如,在引导学生识记“从”这个生字时,我没有像以往一样为学生进行直白的讲解,而是邀请班上一高一矮两名学生上台,其中个子矮的学生站在前面,个子高的学生站在后面,然后让他们排队向前走一步之后“定住”,告诉学生:“同学们,你们快看,你们仔细观察并想一想,现在讲台上两位同学的样子像一个什么字呢?”学生看了表演很是兴奋,思考片刻,马上就有学生回答道:“像一个‘从’字!”在表演情境的创设与引导之下,学生不仅能够记住“从”字的字形、结构,还能够根据同学的表演联想到词语“跟从”,既能够带给学生深刻的汉字学习印象,又降低了汉字的记忆与学习难度,助力小学生的汉字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三、课堂教学增加趣味活动,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与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比较薄弱,学习时通常表现出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因此,教师要客观地分析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在课堂教学时始终保持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来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使识字课堂充满趣味性,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认为识字是一个轻松且快乐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一般都为半个小时左右,而枯燥的汉字学习更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依然是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阶段,教师应当在识字教学中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中举办识字教学活动等等。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们展示一些课文中相关的画面,然后再配以生字,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加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熟悉了生字的写法和含义。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多媒体中的图片与文字要有着较强的关联性,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记忆文字,使学生认为学习语文的过程并没有那么枯燥,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教师还可以带领着学生们一同制作生字卡片,将制作的卡片在班级中传阅,学生在制作卡片的时候也要注重外观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熟悉生字的结构,激发了学生探究欲的同时,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这种教学方法一举两得,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注意力也是相对集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识字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童子功,需要十分的重视。学生对汉字的掌握以及运用的熟练度与前期识字教学密不可分。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要更加重视识字教育,并且探讨出符合学生的学习策略,且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认知汉字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舒.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9):60.

[2]侯靓.在语文要素指引下的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童化”教学策略探寻——[J].小学教学研究,2019(18):54-56.

[3]周爱娣.巧用方法在识字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要素[J].读写算,2018(35):154.

猜你喜欢

落实策略语文要素识字教学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和实施策略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论高效课堂中三维目标的落实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