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2021-11-24陈振国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陈振国

摘要: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要求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基本的法律意识。良好的品德能够让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基本的法律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在困境中作出明智的选择。但小学生年纪较小,不能完全理解教材内容,因此,老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辅助学生开展学习。

关键词:小学教育;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教学忽略学生德育教学,不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使得部分小学生成长后不尊重老人,部分小学生成长后欺负弱小。因此,老师应当重视小学生德育教学,创新德育教学方式,让小学生深刻理解道德的内容和意义,自觉践行基本德育行为。

一、从体验式教学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小学教学一直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教育的地位,缺乏自主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不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涉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主动学习态度。因此,老师应当重视这门课程,灵活运用多种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自觉完成课后作业,掌握自主学习方式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以课后作业为例,在教授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我爱我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为家人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并记录做家务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也可以让学生向家长讲述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通过增加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还能让学生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养成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

二、引入绘本资料,理解道德内涵

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意识,需要帮助小学生理解道德的内涵。教材和绘本是当下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两者各有优势。课本以小学生学习内容为主,能够增加小学生的知识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最难接受,最容易引起学生厌学情绪。而绘本以童话故事为主,人物个性鲜明,色彩丰富,是小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最容易理解的教学资源。因此,老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选择合适的绘本引入道德教学中,让小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道德的内涵。

例如,在讲解"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爱国主义的课程内容时,老师可以用绘本《我们家的抗战》 引入课本内容,让学生对抗战历史产生兴趣。再结合绘本内容,讲解课本知识,通过绘本故事,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战争对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更能珍惜当下和平生活。最后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绘本《和平是什么》,既能丰富学生的抗战知识,让学生体会红色精神的可贵,又能让学生理解爱国家,爱世界,爱和平的深刻意义,从而形成理性爱国主义理念。

三、开展课堂活动,升华生活习惯

小学是培养学生生活习惯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生活习惯会成为学生将来良好品德的基础,影响学生将来的生活,还会影响学生培养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成绩。但道德与法治内容直接体现是与学生生活习惯相关,注重道德培养,没有突出生活习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认为: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没有联系,只要学习成绩能够上升,就可以忽略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见,老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习惯对学习的影响,让学生能自主积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早睡早起"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组织辩论活动,让部分学生收集早睡早起的好处,部分学生收集难以早睡早起的原因,再让两部分学生分别展示收集的资料,并说明自己观点。开展班级活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早起早睡对学习的意义,能够主动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老师还可以结合"快乐学习"我会努力的"两部分课程的内容,向学生讲解乐观面对学习困境,积极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对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习。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较快理解课本内容,愿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联系实际生活,养成良好品德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要在学生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因此,在学生理解道德丰富的内涵,体会到道德的力量之后,老师需要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合,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具体而言,老师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实现德育核心素养目标。一方面,在设计教学策略时,老师可以灵活运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件解释课本内容,让学生体会道德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轮流扮演其中的角色。例如,在教学"多样的交通和通信"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关于交通警察指示交通的手势等信息,在组织部分学生扮演交警,部分学生扮演行人和车辆。通过模仿实际交通情境,学生既能体会学习的乐趣,也能体会到遵守交通规则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意义,形成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社会公德。此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例如,在教学"我们在一起"的课程时,老师可以开展班级互助活动,将学生分成学习互助小组,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感受帮助他人的乐趣,愿意帮助他人。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法律意识

小学生核心素养既包括道德品质要求,还包括法律意识要求。道德与法律两者之间既存在差异,又紧密联系,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底线。因此,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同样重要。

法律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在内容上更为抽象和严肃,小学生难以理解,缺乏深入学习法律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明确小学阶段法律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让学生害怕而遵守法律,而是让学生感知法律的威严和温度,形成法律意识。例如,在教学"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人乱扔垃圾,河流被污染;树木被砍伐,森林里的动物流离失所等视频,让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后的场景教育小学生要爱护环境。再在视频结尾告知学生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等行为是违法行为,使学生能够体会法律对破坏环境行为的严厉态度,从而自觉爱护环境。

总结语:

总之,要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老师可以从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策略和课本内容展现方式两方面入手,同时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践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自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封尊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才智,2020(04):153.

[2]吴周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亚太教育,2019(08):19-20.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