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培养的融合路径

2021-11-24姚建造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21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学

姚建造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逐步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得到渗透的背景下,使得体育在小学阶段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当前,德育教育成为了一项热门教育话题,其与各个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成为了小学教育的目标。小学体育课程中包含较多的德育教育元素,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小学体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相互渗透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路。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 德育;

拥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体魄对于小学生发展至关重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可以实现小学生身体的良好发育;拥有良好的品德,才能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就需要重视小学体育与德育之间的相互结合。

一、优化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核心素养维度下,运动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体能、战术技能、心理承受能力等,是人类进行身体活动的基础。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教学目标和内容作为依据,为学生设计符合其身心特点以及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1]。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氛围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得到运动能力的提高,增强其心理素质。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跑、跳的项目时,这种项目动作具有重复性和枯燥性,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分解,并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能在情境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游戏体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十字路口”的情境,制作红绿灯的道具,教师将跑步的动作分解成手摆臂和抬脚这两个动作,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由教师举起红绿灯牌,如果教师举起绿灯,则学生开始进行手摆臂和抬脚的动作,如果举起红灯,则需要停止动作。在这样的情境中,使学生逐渐掌握跑的动作要领。学生在进行反复练习时,也是其心理素质得到锻炼的过程。每个小组为一个单位,如果有人“误闯红灯”,则被扣一分,动作整齐且正确得一分,比一比在游戏结束时,哪个小组能得到更多的分数。

二、设计体育教学内容,融合德育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联系理论知识来进行讲解,在实际操作中做好对应的动作示范,引导学生建立安全意识,提升体育教学的安全性。在小学阶段,学生是浮躁的、多动的,无法静心地完成任务,还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为了帮助学生消除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增加训练内容,如长跑就能锻炼学生的忍耐力和耐心,长期坚持长跑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所以,德育教育再配合上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就可以使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一直都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重要推动力。利用各种趣味的教学活动,通过合理有效的组织,不仅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同时也可以推动各个阶段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强大的支持,服务高尚道德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在引导学生进行伤员抢救的小游戏中,在游戏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一下抗战时期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在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和思想情感之后,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白求恩大夫,能够做到团结友爱、严谨认真,从整体上实现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以游戏为载体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从概念性的角度来看,体育品德主要指的是以体育运动作为平台和载体,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维护和遵循社会规范,并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体育品德包括三个层次,即体育精神、道德以及品格。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其比较乐于参与的一种活动形式,充分发挥游戏的載体作用,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小学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有利于在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作为渗透德育教育的载体[3]。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运球接龙”这个游戏时,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形成合作精神、控球能力以及体育品德。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主要分为四组,每个小组人数相等,每个小组和每个学生之间留出一定的距离,四个小组站成正方形的四个边,每个小组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学生共同运球出发,将其传给下一个小组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学生,依次进行下去。学生需要保持游戏的节奏,如果球在过程中掉落,或者没有节奏都算失败。在这个游戏中,互相信任和合作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需要遵守比赛的规则,并且与自己的队友进行积极配合。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四、合理運用体育史料,实现德育渗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史料教学作为基础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其知识面,同时也可以实现情感上的调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针对这一环节,可以选择举例法,如:用田径运动员刘翔的相关事迹来激发学生对田径项目的认识。尤其是在体能训练中,有可能会出现怕苦怕累的学生,针对这一类学生,就可以通过讲述刘翔如何突破自我打破世界纪录的事迹,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另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体质和性格特点、有待改善的问题进行了解,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通过讲解残疾人运动会的相关知识,以及优秀的残疾运动员的事迹,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缺点、接受自身问题、改善自身问题,鼓励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阳光品质。

五、提倡积极健康行为培养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健康的行为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促进身心健康,也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形成良好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主要渠道。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学生之间在身体素质的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符合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2]。例如,对于班级内一些体型偏肥胖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帮助其寻找健康的生活方式,走出自卑的心理阴影,指导其制定运动计划。从心理、运动、行为、习惯、饮食等方面实施干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在教学中,体型肥胖的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使学生能逐渐形成积极的心态。当肥胖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逐渐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能使其更加具有自信,各项体育测试指标也变成合格。对于一些不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加带动其逐渐适应各种体育运动的环境,感受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如果学生一旦形成了健康行为习惯,就会主动的利用一些课余时间进行一些体育锻炼。这是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体现,有利于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小学生教育中,小学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相互渗透是关键,对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也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本文主要是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两者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与了解,最终对小学生体育与德育的渗透教育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川.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220.

[2]刘西才.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运动,2018,(15):108—109.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德育教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