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

2021-11-24包岩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
关键词:价值论哲学

包岩

摘要:人与世界会由于各种联系而产生多种关系,其中实践关系与认识关系作为最基本的关系。同时还包含价值关系这一最基本关系之外的关系。价值关系虽然并不属于最基本关系范围当中,但是价值关系却处处存在与人类的各种活动当中,并作为一种目的性的要素,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影响。“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价值”这一具体的价值关系,直接反映了人类对价值的哲学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价值论,是充分的认识与探索出人类实践活动与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并对价值关系进行了正确合理的回答。

关键词: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

引言:马克思说:人类满足的外界物质的关系而产生价值这一概念;人类将满足他们的外界物质进行具体价值的评估,来具体体现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当中,认为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客体的自我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而产生价值关系。具体来说,一种物质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属性,能够满足另一主体物质的精神或物质需要,并被主体认为积极、有意义,最后形成价值。在人类生活与工作当中,价值关系普遍存在各主体和客体之间。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当中,摒弃传统哲学对价值复杂且未统一的概念阐述,通过将价值分为共同、普遍、本质的内容。

一、价值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当中将价值分为两大方面;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联系。而并非实体结构。当客体的属性类型,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时就会产生价值。客体的属性是价值的具体呈现,当缺乏具体属性时就会失去价值。主体的需要也是价值存在的重要体现,当客体的属性不符合主体的需要类型时,那么客体的属性也失去价值。价值存在的最根本元素——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但是两者并非地位平等,而是主体的需要占据主导地位。

一方面,主体的需要决定了客体的属性是否能够转变为价值。当主体并未产生具体需要时,客体的属性就不会转化为价值。同时,客体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主体需要哪种方面的价值,准确来说,客体决定主体需要的价值类型和性质。

另一方面,价值存在在人类生活具体实践活动当中来实现价值的形成与发展。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的产生和主体需要不断的扩大,人类的价值需求和类型也不断扩张,人类的价值理念和世界也得到进一步扩展。

二、价值的特点

2.1 主体性

价值具有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价值的特点与主体的特点呈现同步,两者的特点能够相互反应。价值关系是由客体的属性是否满足主体的需要而进行产生,因此客体也会由于主体的需要和意义而产生不同的价值体现。因此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建立在主体的需要,并建立在实践基础活动当中所产生的创造性关系而并非自然关系。马克思曾说,人是价值的形成前提,是价值的主创者。因此,失去人类也就失去价值的创造主体。但是人也是自然界的产物,由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就决定着在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过程中,不断的产生价值。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关系当中,认为事物接近于人类,而非人趋近物。

2.2 客观性

人类的需求是客观性的,主要体现为人的客观需求和满足程度主要受到社会实践以及历史的约束而并非人类主观决定的。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的产生价值的过程中,有主体来进行对不同客体所成的属性进行选择以及肯定。通过人类的历史活动来具体的决定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发展。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而形成社会生产力,最终形成价值。因此生产力的水平高低决定价值是否能够形成。随着社会的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老旧的需要已经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而逐渐出现新的价值体现。因此,我们在讨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时,人的需要不能脱离历史实践活动和背景,必须要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和历史背景来对人的需求进行具体的解释和说明。

同时,人的主观愿望不能决定需求对象。因为价值的产生是依托在客观基础以及各种物质精神的具体体现。如果价值脱离客观主体这一价值形成前提,就会导致价值失去原本属性而无法承担物质承担者这一客观属性。人的本质力量和性质的活动对象是客体得到充分表现的基础。价值的客体主要包括了自然界、人、社会三大属性。其中,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各种物资支持,同时由于人对自然界进行改造,而产生了价值。在人类不断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来产生自我需求,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并在其中蕴含各种价值关系。但人类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形成某种社会关系时,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个体的属性由主体变为客体。因此充分了解价值的客体的客观性是了解价值的客观性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最后,人类的价值体现和需求的产生和结果也是客观的。人类的需求和满足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由主體决定价值的属性,最终构成价值的意义。因此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价值关系后,是表现主客体之间的客观事实。例如,当人类食用某种食物之后,对人的未来发展和生长发育是否会有产生积极影响:人的身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是否会产生心情愉悦和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这些所有的客观事实都是基于客观与主体之间形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客观价值体现。

2.3 相对性与绝对性

价值同时具备相对性与决定性,两者是相对于绝对的统一。价值的绝对性主要体现在:只要人类在不断的发展和生活,实践活动不会出现停止,价值就一定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实践当中;价值虽然是各个主体对不同客体属性而产生的需要,但是由于人类存在于共同的生产力和生活条件当中,因此存在价值之间的普遍存在意义,即人类共同价值。

价值的绝对性主要表现:一方面,价值是由主体来进行决定的,同一客观的属性可以满足于不同主体的价值需求,同时也能满足于不同生产力和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同一主体。另一方面,价值的性质由客体和客体的属性来进行相对决定的。同一客体的不同属性可能满足于同一主体,同意主体的不同价值也可决定不同客体。

2.4 价值具有多元性和一元性

价值既是主观与客观、绝对与相对,同时还有多元性和一元性的特点。价值具有一元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同一客体对同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所产生的历史价值存在普遍性和历史一元性。价值的多元现主要体现于:不同主体会因为同一个客体的属性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同一主体会因为同一客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属性而产生不同的价值。

2.5 社会历史性

价值的历史发展主要体现于人与物的发展变化。从价值的客体来满足人的不同需求角度出发,价值的历史发展主要表现于价值的属性,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而且价值的服务对象也会随着历史发展而出现数量和种类的增加,人类的实践活动以及实践基础也从简单到复杂、从片面到全面的不断发展。从价值的主体出发,人的本身价值与自我价值在不断实现的过程中,实现价值主体的发展。

由于价值关系的主导者——主体,具备社会性和历史性两大元素,所以人的需求和对客体的属性的发展变化也就体现了价值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价值所处时代的历史特点。因此,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用社会历史性的眼光来对价值的变化进行有效分析。

四、结束语:

通过对价值的五大特性进行充分说明,来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进行有效分析,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

[1]李金和.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演进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价值论革命[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33-39.

[2]郎廷建.生态正义与生态文明——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的研究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35(06):38-43.

[3]李晗.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德国古典哲学在价值论的发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2):144-145.

[4]张鸿奇.社会主义评价理论初探——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为基础[J].科学社会主义,2015(04):30-34.

[5]易显飞.在比较研究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评蒋晓东《“改变世界”的不同向度:马克思实践观与杜威行动观比较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4):69-74.

猜你喜欢

价值论哲学
超越认识论与价值论之争的技术实践真理研究
价值论视阈下的环境价值
泛目的资产评估
价值论视域下网络文化的特征研究
外国语学院管理模式转变的哲学思考
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研究中的辩证法价值论与实践观前提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