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1-11-24苗敬臣
摘要:做好积极分子和党员团队建设工作,要做到真正重视群众、真正关心群众、真心爱护群众。一是选好配强党组织的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真正树好“风向标”。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党团组织要加大理论学习力度,切实帮助积极分子和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党员队伍;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一、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课题以S大学为例,共向师生下发1500份电子问卷,最后回收1395份有效问卷,其中参与调研的教师共有229人,学生1166人,覆盖S大学全部22个基层党组织。通过统计整理各项调研数据,当前S大学在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自身仍存在主观认识问题
影响大学生党员队伍发展质量的因素排名前三的分别是:54%认为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存在功利化倾向;49%认为大学生党员缺乏政治理论知识;47%认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薄弱。可以看出,大学生党员思想认识仍然是主要问题,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仍然不够。在关于大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调查中,1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部分同学入党前后行为态度差异较大,存在“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站着看”的情况。前期座谈中也反映出,很多学生党员入党前后状态、积极性等方面差距很大,很多学生“伪装”了入党功利性的问题,仅通过谈话等方式难以真正了解学生想法,学校在入党动机的把控上存在难度。
2.发展党员的标准还不够细化,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认为学校党员发展不合理的师生中,61%以上认为“标准把握不平衡不统一,各学院有差异”。由于学校对党员发展指导更多侧重政策层面及定性标准,对定量考核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各学院在遴选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阶段的标准把握各不相同。在前期调研中了解到,在党员选育过程中,也存在着标准不完全均衡的情况:有的学院制定且实施了详细的量化考核标准;有的学院以学生综合水平为依据作为发展党员的重要标准;有的学院规定在大学期间如果有挂科就会失去入党资格,这一规定会使一部分具有强烈入党意愿的学生因为挂科而彻底失去入党资格;有的学院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存在不成文的规定即党员发展范围是班级成绩前20%的同学,调研对象中的有49.63%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在学院的党员发展标准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还有一部分学院比较注重从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中发展和选拔。当前S大学本校党员发展更多侧重宏观指导,各个二级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具有较大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发展标准,因此存在标准不统一,横向对比有差异的情况。
3.教师申请入党意愿不够高,高知群体发展党员相对乏力
S大学多数二级党组织每年申请入党的教师人数在3个以下,有的二级党组织甚至连续几年都没有发展计划也没有申请加入党组织的教师。总的来看,教学、家庭、职称评定等诸多因素影响了教师入党意愿。调研数据显示74.24%的受访教师表示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项学习任务、活动安排较之前增加很多,同时高校各项改革也在逐步推进,一线教师目前的教学科研压力大,往往无法做到党建和本职工作相互平衡和融合,多数教师更倾向于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从而影响了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34.06%的受访教师表示当前家中有负担,如孩子以及老人需要照顾,每日完成教学任务后就要立刻投入到家庭中,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来从事党务工作;35.81%的受访教师认为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有限,担心自己跟不上党组织的要求从而打了退堂鼓,没有勇气向党组织提交自己的入党申请书。根源上,是部分教师思想认识水平还不够到位,简单地将入党与教学、职称等问题进行了挂钩思考。
二、加强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1.打造一支政治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组织员队伍。在今后工作中应平衡好二者关系,加强二级单位和学校及党委组织部的沟通,做到动态管理,随时掌握组织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需求。
在职场中有一句老生常谈的工作语录:“培训是职工最大的福利”。S大学组织员在入职前没有开展入职培训,全部直接上岗,这样不利于尽早熟悉相关工作和进入状态。因此高校党委应科学整合学校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有内涵的教育培训体系。科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新任组织员岗前培训、理论知识培训、专家授课、集中轮训等,组织部记录好每次培训的成果并反馈至每一位组织员,在培训过程中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形式,打造组织员专属培训平台不断提升组织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更好地服务师生,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2.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在复杂变化的新形势下,作为培养未来接班人重要阵地的高校,确保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已经成为党建的核心任务。高校要着力建立健全学生党建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学生工作(研究生工作)、宣传、共青团、党校、教务、人事等部门协同配合,院(系)党组织负责实施、学生党支部具体落实的学生党建工作格局。量化大学生党员发展考核标准,形成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考核体系,涵盖大学生从积极分子开始在政治素养、道德品行、纪律作风、学业成绩、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方面面。在发展党员时,可合理设置发展标准,确保可操作可实施,如大一大二,可将其学业成绩、志愿服务、班团活动等作为量化考核指标的重要部分;对于大三大四,则可将学业成绩、社会实践、个人表率作用等作为党员发展考核量化的重要内容。建立动态化监督机制,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培养过程中可以借用群众的力量,实现对学生积极分子、党员的监督、考核和评价。
3.做好党支部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力量,特别是青年博士教师,更是关系着高校未来的发展质量。因此高校组织部、人事处等部门要做好对青年教师的摸底排查,做好统筹规划,协同二级党组织做好党员发展计划,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同时二级党组织书记,特别是教师党支部书记要做好“一对一结对子”工作,做好与结对子对象的沟通和思想交流。了解青年教师在学术和生活上的困难和需求,切实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使其充分感受党组织的关心关怀,从而激发青年教师加入黨组织的热情,进而主动申请加入党组织。
三、结语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全面提升,是确保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高校这一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主阵地得到贯彻落实的基础。新时代新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与时俱进,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诚使命,担当作为,敢于创新,切实提升组织力和政治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滕云,刘永拴.发挥学生党员主体性推动学生党建发展[J].北京教育(德育),2014(9).
[2]黄珊.强化培养联系人和入党介绍人责任的路径及措施[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04):96-99.
作者简介
苗敬臣(1991-)男,汉,河北滦州,硕士研究生,天津商业大学,研究方向:党员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