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背景下留学生心理适应与干预机制研究
2021-11-24丁学忠王岩
丁学忠 王岩
摘 要:从新冠疫情暴发到全球疫情不断变化,留学生群体成为各高校重要的服务对象。借鉴心理危机理论和方法,研究留学生群体在疫情期间的心理问题,总结疫情防控期间留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践,不断改进和加强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高校战疫大局、维护师生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心理危机;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1-0089-04
疫情突发,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防治要求,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0万来华留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事关全国疫情防控总体大局,科学指导、精准施策,切实维护好留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对于平稳恢复高校各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严格管控是防控疫情的有效途径。随着封闭式管控的时间持续增长,势必造成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公众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自1964年Caplan G首次发表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以来,心理危机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话题[1]。危机(crisis)是一种改变或破坏平衡状态的现象,也可以视为系统的失衡状态。在Caplan G看来,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problematic situation),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psychological distress),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一、疫情下留学生主要心理情绪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不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也是重大的心理危机事件。面对疫情这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这也是个体在面临重大变化或威胁时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适度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我们保持警觉、调动资源并增强适应能力来应对疫情危机,但是过度的应激反应,则会导致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甚至疾病。
(一)孤独情绪
孤独是个体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虚感。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存在,人需要在关系中界定自我概念,在群体中构建个体的心理安全基地。发展心理学中著名的感觉剥脱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在社会连接基础上发生的,长时间的感觉剥脱可能导致身心问题、感知觉障碍。
疫情期间,留学生长时间处于较为封闭、隔离的状态,与亲人和社会的联系减少,可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也会减少,留学生群体长时间存在着孤独无助的情绪体验,无法集中注意力,长时间存在睡眠问题,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认知方面出现偏差,认为被区别对待甚至被歧视。
(二)焦虑情绪
焦虑是人们预期到某种危险或痛苦境遇即将发生时的一种身心反应,适当的焦虑情绪反应有助于环境的适应,以及身体机能的调动。然而,过度和长时间的焦虑反应,对机体则是有损害的。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适应障碍、睡眠问题、神经衰弱等。甚至部分学生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本身呈现动态和阶段性的特点。
第一阶段是警觉反应期(alarm stage):应激过程的开始,心理上主要表现为震惊、恐慌、高度警觉、不知所措,或者头脑里一片空白。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警觉反应就是“战斗或逃跑”的交感神经系统反应。这个阶段主要表现在疫情初期,在留学生群体中,也仅有个别学生出现典型应激警觉期反应,比如心理恐慌、担心患病,甚至出现惊恐发作、濒死体验。
第二阶段是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应激反应的高原阶段,机体积极适应环境变化,主动应用机体体内平衡资源抵御应激造成的影响。为了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不良情绪,个体会本能地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如否认、退缩、回避、抑郁、焦虑、漠视危险的存在,或者控制悲伤的表达。
第三阶段是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应激过程的结局,实质是应激反应过于强烈,消耗了机体的防御力量所致。常常表现为机体免疫力下降、身心损害、胃肠消化系统疾病等,即所谓的“应激相关疾病”(stress-related disease)。在心理上,可能会出现睡眠问题、情绪易激惹、抑郁问题等。
(三)恐慌情绪
疫情下的恐慌情绪实质是较严重心理应激反应的表现。恐慌心理可以分为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
在个体方面,有的人因为担心传染病的问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身体的异常感觉特别关注,会把身体的不舒服以及其他异常感受跟新冠肺炎联系起来,处在一种被传染威胁的感觉当中。情绪方面,可能会出现紧张、担心、焦虑、恐慌,或者表现为疑病症特点,总希望检查身体,个别人会出现惊恐发作和濒死感;躯体方面,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如心慌、头痛、全身出汗、疲劳、精力不足、食欲不振等。
恐慌情緒不但见于个体,极端情况下也可以见于群体。常见的情形是流言造成的群体性恐慌情绪蔓延并导致社会舆情事件发生。平安时,谣言尚能止于智者;危机时,从众心理或许是本能的反应。对个体来说,谣言会使人失去理性的判断,恐慌的情绪被激惹扰动,其背后是安全感的缺乏。安全感的缺乏降低了人们的理性思辨能力和控制能力,本能的直觉反应便占了上风。谣言产生的背后因素十分复杂,按照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观点,谣言产生的因素或条件,一个是具有危及人们生存的重大事件;另一个是在大众传播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人们急于了解事件的真相,那些“小道消息”就会乘虚而入。
二、疫情期间留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人际因素
严格管控是防控疫情的有效途径,疫情严重期间高校采取封闭式管理,对留学生更是加强了集中统一管理。留学生来自全球各地,身处异国他乡学习和生活,在面对突发的疫情带来的身心问题时,常常得不到家庭和社会及时的心理支持,更加容易产生情绪问题甚至危机事件。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状态跟社会行动密切相关,离开社会支持谈心理支持是苍白的,两者应密切结合。有效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面对困境、挫折的积极影响因素。
(二)心理因素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相对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体现在人格特征中。面对压力、突发事件时,如何对待、理解和处理事件都会受到人格特征的影响。心理学将人格分为外控型人格和内控型人格。外控型人格认为个人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是外部因素,常常表现出被动、从众、敏感,情绪容易焦虑、易激惹;内控型人格认为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根源在自身,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常常表现为控制欲望强烈、主动、积极。因此,对个人相关事件的发生有不同的归因,就必然对事件有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态度影响对压力强度的体验。内控型人格者在遭遇压力事件后,很少抱怨,所以体验到的压力强度就比外控型人格者低。在疫情期间,内向、敏感、人际沟通少和社会支持少的留学生相对比较容易出现心理情绪问题。
社会心理因素也是疫情期间影响留学生情绪的主要因素。留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实施严格管控,新冠肺炎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要远小于心理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学家还借用气象学的“台风眼”现象来对灾难所引起的心理反应进行形象描述,提出了“心理台风眼效应”。台风外围空气旋转剧烈,而处于中心的风力流动反而相对微弱。与之类似,与灾难事件的时间距离越近,民众的焦虑情绪水平反而更低;与灾难事件的地点距离越近,民众心理也越平静。我国学者对2003年“非典”疫情的研究发现,相比非疫区居民,疫区居民的焦虑水平更低[2];除了空间距离外,时勘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相比“非典”低峰时段,高峰时段民众的风险认知和心理紧张度更低[3]。
最近,有学者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台风眼效应”进行了研究,基于旁观者视角,民众对武汉居民的焦虑和对所需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生数量的评估存在“心理台风眼效应”[4]。疫情管控期间,在华留学生群体普遍表现出较重的焦虑情绪,这与留学生对疫情的危害认知和预期有很大关系。为了确保留学生的身心健康,疫情严重期间,相关高校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留学生所在的高校可以说是一个个孤立的“安全岛”。这些“安全岛”上的居民,基本处于“心理台风眼效应”的外围,因此表现出来的群体焦虑情绪远高于疫情中心区域公众,这也为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三)现实应激因素
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新冠病毒所致疾病命名为“COVID-19”[5];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6]。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疫情防控期间,保护生命安全是最重要、最紧迫的需求。安全不仅指外界客观存在的没有危险和威胁,也指心理上的安全感,包括对自己身心没有伤害或威胁的确定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危险时的可控制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安全需求是基本需求也是最现实的共性需求。在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安全感的建立有赖于获取可靠的疫情相关信息和有效的自我防护行为。
新冠肺炎病毒具有传染性、危险性、隐蔽性和尚未被完全认识的特点,这是群体恐惧的现实性根源。在新冠肺炎病毒疫苗誕生之前,由于人类面对疾病的威胁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疾病本身即是心理应激的刺激因素。此外,疫情期间的谣言、流言也是造成公众恐慌,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对群体来说,谣言可以激起群体成员不安、焦虑等情绪, 这些不安、焦虑、恐惧情绪在相对封闭区域内的群体成员中,相互碰撞激发,累积发酵至一定时间、一定程度时,便会转化为群体性愤怒情绪,如洪水般寻找宣泄渠道。
三、新冠疫情下进一步加强留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策略
疫情下,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暨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显然不同于以往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运行的机制和运转状态。只有持续查找问题和不足,不断优化工作环节和流程,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方能满足“战”时留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需要,切实维护师生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作者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在疫情防控期间留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践,总结了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危机干预对象呈现群体化、情绪易激惹状态。疫情影响下的留学生群体成员之间焦虑情绪相互影响,通过成员间的情绪暗示、认同等心理机制,留学生群体焦虑情绪普遍提升。在不稳定因素影响下极易诱发群体舆情事件,威胁高校战疫工作大局;根据素质—应激模型,个别留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差,存在心理困扰的留学生,在疫情影响下更容易出现心理应激问题甚至心理危机。工作对象的群体化和复杂性,对高校留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
二是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存在的心理应激和工作倦怠问题。抗疫实践让我们了解到,身处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不但面临病毒和疾病威胁,同时也面临着持续心理应激和负面情绪困扰。高校留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主要由院系留管人员、专职心理教师、辅导员以及留学生工作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对于每个人的心理都是个极大消耗和考验。因此,如何化解心理危机干预队伍面临的心理应激和工作倦怠感,充分发挥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效能和作用,是疫情下留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急需解决和改进的问题。
三是疫情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资源的稀缺和不足。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尤其是校级心理咨询机构不但要服务于留学生,更要将注意力分配到大部分的本土学生。大河无水小河干,疫情影响之下,对于部分高校而言,留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必将面临着资源不足问题,势必影响心理危机预防工作触角延伸。基于以上分析,作者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工作对策。
(一)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掌控留学生群体情绪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它调节着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反之则会损害个体的身心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从内容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一是物质性支持:指提供财力、资源或服务帮助等;二是情感支持:指提供心理层面关心和帮助,使人感到温暖与信任;三是信息性支持:指提供相关的信息以帮助个体应对当前的困难;四是同伴性支持:指满足个体与他人接触的需要,这种支持转移了个体对压力问题的忧虑,通过他人带来正能量降低个体对压力的反应。
应对疫情影响,需要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有效能的社会支持系统。一是要充分调动高校、院系、社会资源,疫情期间对留学生给予物质、经济、学习生活方面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协助解决留学生安全需要、生活需要、学习需要,让在华留学生安全、安心。二是要积极构建心理情感支持系统,组织高校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积极开展留学生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心理知识宣讲教育等服务。三是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战疫相关举措、要求,积极引导留学生群体社会情绪,避免出现极端舆情事件。四是积极组建留学生朋辈队伍,强化疫情心理知识培训,倡导留学生朋辈小组充分发挥助人自助作用。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疫情期间充分调动留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工作积极性,引导留学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组织线上绘画、健身、唱歌、绕口令、中文知识、汉语能力等趣味比赛活动;推动疫情期间家庭社会情感连接,哈尔滨工程大学留学生原创歌曲《我们在一起》《一封家书》等视听影像作品引起学生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同时,围绕留学生群体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标准化的团体辅导方案,积极开设疫情线上团体心理辅导、线上每周心理大讲堂等。
(二)积极构建战疫心理危机响应机制,把控重点人员舆情信息
在网络工作方面,要成立疫情下留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构建 “寝室—班级—学院—学校”四位一体的心理危机预警网络,成立包括留学生骨干、辅导员、留管人员、留学生导师、专业心理教师在内的危机预警与干预队伍。
在工作机制方面,强化触角延伸。疫情期间,留管人员深入留学生公寓一线,及时了解问题和需求;开通留学生心理问题咨询热线, 24小时专人值守,共性问题集中反馈,个性问题“一对一”指导;针对不同学段、不同专业学生,实施分类引导,精准施策;积极构建学校医院、省市医疗资源转介渠道;针对重点关注学生及群体,成立心理互助小组,定期心理辅导,积极助力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现实问题。
在工作举措方面,积极发挥留学生群体朋辈队伍互助作用。疫情期间朋辈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弥补专业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问题,在心理知识普及宣传、心理危机动态监测和互助人文关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朋辈之间年龄相仿、经历相近、体验相似,易于建立信任关系,经过准专业的培训,能较好地胜任辅导工作。相对于专业个体咨询需要事先预约,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咨询,朋辈心理辅导可以在双方达成的任何時间、地点进行,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作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重要力量,留学生骨干队伍对于在疫情期间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强化队伍建设,化解心理应激影响和心理疲劳问题
职业倦怠是指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对职业充满了厌倦情绪,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身体疲惫。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与年龄和教龄因素、角色定位因素、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因素、个人成就感因素等直接相关。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复学进度逐日加快,经济社会秩序正在有序恢复。但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战”时严格防控模式将进入常态化,因此,高校留学生工作教师群体容易产生心理疲劳现象。心理疲劳又称为精神疲劳,长期的心理疲劳会使人心情抑郁,诱发心因性疾病。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留学生工作教师队伍自身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减压工作,及时化解心理疲劳现象。
(四)强化疫情联防联控,构建常态化全周期管理模式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可见“全周期管理”意识在超大城市疫情防控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为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提供了新思路。“全周期管理”意识对于疫情期间的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周期管理”意识是一种管理思维,要求做到与事物的变化周期相一致,实现全周期的动态管理、闭环管理,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反思。现在对疫情从爆发到结束的周期尚无法预测,更没有最终结论,疫情越来越“常态化”,但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却有自身的周期,如一年中每个月的工作要点、留学生从入境到出境的周期工作要点、留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周期工作要点,等等。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既要注意时间周期,也要注意环节周期,从开始到结束,形成了一个全链条、闭环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框架。
留学工作承载着架起民心相通桥梁的现实重任,担负着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使者的历史使命。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给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为来华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各高校、全体留管工作者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总结梳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创新思维,共同研究、相互交流,做好留学生群体心理健康这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1]龙迪.心理危机的概念、类别、演变和结局[J].青年研究,1998(12):42.
[2]谢晓非,谢冬梅,郑蕊,等.SARS危机中公众理性特征初探[J].管理评论,2003(4):10.
[3]时勘,陈雪峰,胡卫鹏,等.北京市民对SARS疫情的风险认知特征[J].人口研究,2003(4):44.
[4]温芳芳,马书瀚,叶含雪,等.“涟漪效应”与“心理台风眼效应”:不同程度COVID-19疫情地区民众风险认知与焦虑的双视角检验[J/OL].心理学报,2020(Vol.52,No.9):109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911.B.20200725.1840.004.html.
[5]世卫组织正式命名新冠病毒所致疾病为“COVID-19”[EB/OL].(2020-02-13)[2021-08-02].https://tech.gmw.cn/2020-02/13/content_33550480.htm.
[6]疫情肆虐全球!特朗普祭出旅行禁令,NBA停赛,股市沦陷……[EB/OL].(2020-03-12)[2021-08-02].http://www.chinanews.com/gj/2020/03-12/9122733.shtml.
编辑∕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