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与行:社会工作教学课改的一个命题

2021-11-24赖锦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11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课改

赖锦辉

摘    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在整个社会工作教学设计上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虽然掌握理论层面的“知之”基础,但缺乏实务层面的“行之”经验。文章尝试探索社会工作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室教学联动教学课改,解决“知与行”关系难题,进而启发学生心智,激发知识再生产,更好地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从学校教学到社会实践的完美融入。

关键词:知与行;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社会工作教学;课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1-0005-03

自20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设立以来,在我国目前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中,专科层次院校有84所,本科层次院校有348所,而开设社会工作研究生专业(MSW)的院校有155所。无论是专科、本科或研究生层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设计好一套合理、科学的社会工作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实践为本的专业,但当前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的教师多从社会学专业中调配,少有社会工作实践经历,所以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一般倾向于理论性课程的设置[1]71,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割裂问题。同样,冯敏良认为在当下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是“刚性要求”,而实践教学则是“柔性选择”,这种“差别待遇”是导致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2]。综上所述,在传统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对理论教学的“知”与实践教学的“行”认知不合理的问题,为此值得我们反思如何处理社会工作专业在一系列培养教育链条中“知”与“行”的关系。

一、知行:理论教学与实验室教学

(一)知:理论教学

社会工作诞生于西方国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西方国家的传统社会工作教育侧重于方法与技术的训练,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直接的社会服务[3]。有研究显示,西方传统社会工作教学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问题。中国在社会工作教育起步之初,主要借鉴西方国家丰富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社会工作教学主要聚焦于理论教学,这恰恰与西方传统社会工作教学“重实践,轻理论”相反。理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认知层面上,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在“知之”上的能力建设。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理论的具体运用和理论本身还是两码事,教师必须要创设理论运用的场景,真正帮助学生把纸面上的理论转化为应用中的理论[1]71,即提供给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做出来”的场景,实现理论具象化过程,并且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进一步验证和再发展理论知识。而实验室教学将有助于弥补社会工作教育培养链条中这一缺少的环节,为丰富学生社会实务服务经验提供合适的实践场域。

(二)行:实验室教学

作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室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式、反思性实践, 也是在社会工作教学中让学生将理论再次验证、内化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场域。周军认为实验室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主要以社会工作实验室为教学平台,整合一套专门的教学设备和软件系统,创造出可高度控制和观察的教学情景[4]。

实验室教学的规范化建设是社会工作教学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实验室教学规范化建设,将有助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搭建一座连接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的有效沟通桥梁。实验室教学的规范化建设,应该从实验室规范化软硬件建设、实验室规范化教学与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实验室教学规范化建设“一核两翼”布局。

1.实验室规范化软硬件建设

实验室规范化软硬件建设是实验室教学规范化建设的其中一“翼”。回顾我国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发展历程,有利于为科学合理地开展实验室建设提供思路。我国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发展历程:一是第一代实验室,主要侧重实验室基础环境建设,以单面镜为主。第一代实验室建设对早期实验课的开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不足之处是实验设备过于单一,观摩和模拟效果不明显。二是第二代实验室,主要以情景空间模拟为主,增加了多媒体硬件,如音视频录制设备等。第二代实验室建设对音视频录制设备的使用,使得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反复听看加强学习和训练。但硬件操作较为烦琐,后期转化成教学资源耗费精力大。三是第三代实验室,在情景空间模拟上更多样和丰富,硬件上采用高清数字录制设备,教学实验辅助平台如三大方法和案例库开始出现。第三代实验室高度模擬情景空间让学生更有现实体验感,硬件技术上效果更佳,软件教辅平台可帮助学生反复熟练服务方法、流程和工作技巧。但软硬件操作上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四是第四代实验室,建立在以上三代的基础上,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智能新技术运用到实验室建设中。案例形式更加丰富,软件辅助平台也更丰富。它能扩展师生在作业布置与提交、请教指导、监督敦促方面的交流空间,但不足之处是投入成本较高,教师使用习惯培养上还有欠缺。

2.实验室规范化教学

实验室规范化教学是实验室教学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实验室规范化教学建设中,除必要的实验情景空间和软硬件教辅工具平台外,还应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完整的实验室教学大纲。只有做好实验室教学大纲设计,教师才能更明晰自己要教什么、怎么教、每个教学节点学生需要做哪些实务训练等问题。二是丰富的实验室教学案例。在实验室教学中,只有丰富的教学案例,才能提供给学生更全面的场景,使其了解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案主时需要做出哪些合理、恰当的行为反应。三是实验室实践指导手册。实验室实践指导手册指导学生在进行实验训练前应该准备什么,注意什么,各类实验设备有哪些功能等。四是实验室课程考核指标体系。通过设置相应考核指标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3.实验室规范化管理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是实验室教学规范化建设另一“翼”。做好实验室规范化管理能大大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建设包括:一是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设置、工作职责及考核制度的制定。设置专职的实验室管理员岗位,主要承担安排实验室使用、实验设备维护与清洁、实验设备操作指导等工作。二是实验室教学人员培训。对于未接触过实验室设备的教学人员,应及时提供相应的实验室设备操作与安全培训,以保障其能更好地使用设备,发挥实验室功能。三是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合理安排实验室开放与管理,保证实验室教学与科研顺利进行。四是实验室的运行考核。针对实验室运行设置考核指标,激励教学人员积极使用实验室,最大化发挥实验室的作用。

(三)知行转化:一个理论知识验证与专业价值观塑造的过程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从理论教学中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后,通过在实验室教学中进行“知識验证”,经过理论知识的“认识”到“实践”,再到重新“认识”的过程,培养了对“知识再内化”的能力。此外,通过实验室教学也能让学生切实地感受社会工作价值的真正内涵,把从理论教学中学习到的社会工作专业秉持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融入到实验室教学案例模拟中。这样的模拟过程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学生自身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感。

二、行知:一个理论知识再生产与启发心智的过程

(一)理论知识再生产

当进入实验室教学时,学生可以通过反复地训练或回放视频,发现自身在服务案主时存在哪些不足,同时观察案主的行为反应和心理反应,并认真记录服务案主时说的哪些话、表情、行为可能引起案主的不愉快、不信任及排斥心理,不断进行反思总结。在实验室教学中,进一步发现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服务存在的差异,并试图“再生产”出解决这些“差异”的新的理论知识、技巧及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及批判性精神。

同样,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也可以利用实验室从事课题研究。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从西方“舶来”太多东西,尤其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方面,而在实践中发现这些“舶来品”应用到中国社会工作中经常遇到“水土不服”的困境,所以国内社会工作学界面临一个棘手问题——本土性理论知识的生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室,招募被试者进行相关课程研究,他们可以在一个可控制的环境中,进行中国本土情境下的技能探索与验证,并可能创造出在中国文化情境下的本土性理论知识。

(二)启发心智的过程

社会工作是一个实务性及操作性都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因此在社会工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工作。那么如何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采用恰当的方法,实施相应的课程教育。杨旭认为作为实践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室教学需要贯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社会工作实验室教学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前提与基础,是连接社会工作课堂与社会工作实务的桥梁,学生通过社会工作实验室教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实务中遇到的不同情况,在模拟的社会工作实验室中进行技巧训练和实务工作演练[5]。实验室教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可控的、可重复的训练环境,并使二者在训练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启发学生的心智,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工作实践中。

三、知行嵌合:理论教学与实验室教学联动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与实验室教学是社会工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教学承担着传递理论和内化知识的任务,而实验室教学则承担着启发心智、知识再生产及实务能力建设的任务,二者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社会工作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理论教学和实验室教学在社会工作教学中应保持嵌合关系,即互嵌,彼此联动结合,最终实现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积累丰富实务经验的教学目标。文章通过探索“以学生为本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室教学联动教学模式”,尝试实现社会工作教学的“知行嵌合”。此联动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一)以学生为本的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理论教学—效果评估联动教学路径

从图1中可以构建出“以学生为本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室教学联动教学模式”路径:以学生为本的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理论教学—效果评估联动教学路径,即将“知—行”与“行—知”之间的关系联动起来,形成“知—行—知”的一个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从理论教学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实验室教学“做出来”,验证所学知识与实践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并试图“再生产”出新理论知识,然后回归到理论教学中,将获得的新的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中与教师、同学分享。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不断使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培养出具有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人格、能力及知识探究才华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

(二)以学生为本的教师—实验室教学—理论教学—效果评估联动教学路径

从图1中可以构建出另一条新的教学路径,即以学生为本的教师—实验室教学—理论教学—效果评估联动教学路径。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科研重任,而针对以实践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对于本土化理论知识发展更多的是要从服务案主的过程中“生产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室进行一部分课题研究,为丰富我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做出贡献,并将创造出的新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知识,通过理论教学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通过实验完成的案主服务研究也是实验室教学案例的一个重要来源,将大大丰富实验室教学资料。

社会工作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应用型专业。因此,社会工作教学不能只停留于文本、流于形式,要摒除传统社会工作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将实验室教学贯穿整个社会工作教学始终,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实验室教学将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获得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重要途径。但也不能陷入西方传统社会工作教学“重实践,轻理论”的思想中,而应强调理论教学与实验室教学是一种互嵌、联动结合关系,即嵌合关系。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工作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室教学的资源联动,让学生接受社会工作教育后,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也有助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从学校教学到社会实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孙奎立.社会工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研究[J].现代教育,2015(6/7).

[2]冯敏良.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2(2):110.

[3]张树哲,赵志航.社会工作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6:61.

[4]周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9(2):140.

[5]杨旭.社会工作教学实验设计研究[J].社会工作,2012(6):24.

编辑∕陈晶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课改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商务活动策划与组织》项目化课改研究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