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中如何把握作者情思
2021-11-24谢守成
谢守成
摘要散文作者总是力图让文章“着我之色”,向读者袒露真实的自我,表达独特的感受。这正是散文阅读教学的立足点,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深刻体会。所以,散文阅读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思,让学生真正走近作品,了解作品独特意蕴,体悟作者真情,从而获得真切情感体验。
关键词散文阅读;作者情思;情感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上都强调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要有情感体验。而在平时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对作品的内容理解、思路梳理和鉴赏评价。难以关注作品的情思,让学生往往脱离文本、抛弃作者,空谈一些无关痛痒、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乖话、套话和空话。学生只有真正亲近作品,与作者产生“共情”,才会获得真实的、深切的情感体验。在我们日常文学作品教学中,这种“共情”鲜有发生。这种状况在散文教学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原因除了学生对散文这种文学体裁比较排斥外,不能不说与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从散文教学理念上看,我们还有大部分教师还奉“形散神不散”为散文教学的圭臬,无论是何种题材的散文,都要分析出一个“形散神聚”来。从散文教学程式上看,叙事写人散文教学热衷于情节梳理、人物分析,写景抒情散文教学痴迷于景物分析、写法鉴赏,哲理散文教学就陶醉在生命教育、哲理分析上散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情感体验却被束之高阁,学生触摸不到散文中作者的情思,要读懂散文何其困难。而“散文贵在有‘我,品读散文的关键,是要体会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绪和独特感悟”,“其情之最真、最痴、最自然者,莫过于散文之‘情”。“我”与“情”这两个字足以概括散文的最主要特点,散文作者总是力图让文章“着我之色”,向读者袒露真实的自我,表达独特的感受。这正是散文阅读教学的立足点,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深刻体会。所以,散文阅读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思,让学生真正走近作品,了解作品独特意蕴,体悟作者真情,从而获得真切情感体验。
散文阅读,要把握作品情感基调。《现代汉语词典》对“基调”有以下两种解释:一是音乐作品中主要的调,作品通常用基调开始或结束。二是主要精神。文章感情基调就是文章主要想表达的情感和观点,一般开篇就奠定了。文章的内容往往以此为起点,逐层铺开。如果能把握一篇散文的情感基调,就犹如找到了一把打开这篇文章大门的钥匙,在阅读文章时就会豁然开朗。教师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时,习惯把这样两个问题作为阅读重点:阿长做了什么事?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分析得不可谓不深人,可当老师问到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时,学生却起了争执,有的说不满、瞧不起,有的说敬佩、感激、怀念,甚至还有憎恨。显然前面对事件、人物的分析并没有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学生还是以个人的生活经验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前面的分析居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论,这恐怕是教师始料未及的。如果让学生明白这是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并且细品文章第一段这一句“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就不言而喻了。深深的“怀念”诉诸笔端,而这正是文章的感情基调所在。如果能够把握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相信学生对人物评价和作者情感的分歧还是较易解决的。
散文阅读,要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很多的散文,作者蕴含的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变化,作者的情感和认识也在慢慢转变,甚至变得含蓄起来,令人琢磨不透。学生要读懂这一类散文,把握作者情感有点难度。其实,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不是毫无来由的,一定有迹可循。这个“迹”就是作者情感的脉络。学生如果把握了散文中作者的情感脉络,就找到了一条读懂文意的光明大道。《老王》是楊绛先生的一篇写人的经典散文。相信所有教师都会把文中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当作重点、难点来讲。尽管有很多的教师苦口婆心让学生就这句话理解杨绛先生的人道主义大爱情怀,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是不甚了了。问题到底出在哪?恐怕一节课的学习,还是没有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去体会文章字里行间充溢的作者有别于常人的高尚情怀。其实细读文章,我们还是能发现作者情感的变化。作者起初常坐老王的三轮,和老王说着闲话,对老王多的是同情。当老王老实送冰后,作者对他的诚信是充满敬意的。在老王送钱先生看病,并不避嫌疑接送钱先生时,作者是含有感激之意的。而当老王临死前送来香油和鸡蛋,作者只是日常性、客套式地与老王寒暄。一想到病人膏肓的老王把自己当亲人看待,而自己却没有将心比心,作者一想起来满满的都是自责与愧疚。作者当时的处境哪里谈得上幸运,可却对同样的不幸的老王充满愧怍,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这是一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如果学生能读出文中作者细微的情感变化,对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散文阅读,要探寻作者情感的源头。有的散文,作者情感抒发含蓄、隐晦,学生粗读一遍,似乎难以明白作者情感所在。尤其是一些借事说理、托物言志类的散文,学生阅读起来还是有一定障碍的。其实,散文大多是作者有感而发。不管这种感是缘事而起,还是因物而发,还是由景而生,大多有作者内心思绪的流露,这些人事景物都着有作者的色彩。不同的作者文化背景不同,人生经历迥异,他们作品的情感抒发也各异。我们只有走进作者,知人论世,才能探寻到作者情感的原点。大多数教师在教授《一颗小桃树》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教师问学生这篇文章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大多数学生的答案会是: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小桃树的赞美之情,赞美小桃树不怕冷落、不畏风雨、顽强成长。不能说学生回答不对,但这个答案与作者写作的目的还有一定的距离。作者写作时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只有把小桃树的经历和作者的经历对照起来看,才能真正明白作者寄寓的情感。小桃树从角落里萌芽,瘦小枯黄;不被人重视、被猪拱;顽强长大,经受大雨洗礼,花瓣儿零落,竟然保留了一个花苞,顽强地生存着。作者出生在农村,其貌不扬,备受冷落;要轰轰烈烈地千一番事业,无奈人世复杂,备受打击;隐忍不发,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坚信自己有成功的那一天。小桃树的经历和作者的经历何其相似,作者借写小桃树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对梦想的执着坚守,耐住人生的寂寞,顽强坚韧地生存。其实,在作者的很多文章中都有同样的表达,如《丑石》《一只贝》等。如果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志趣态度有足够的了解,还是能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捕捉到作者依稀可感的情思。
散文阅读,要关注作者情感的迸发。有的散文长于在平常的叙事过程中积蓄力量,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到了不得不迸发的地步,情感就如开闸的洪水倾泻而出,就会形成一个情感的迸发点。如果学生能够关注散文中作者情感的迸发点,就能对作者的情感理解得全面而深刻。在学习《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时,学生通过标题都能知道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让学生说说你从文中哪些语句能看到这种情感,学生往往是泛泛而谈。一旦要让学生说说文中隐含的自责、愧疚和悔恨时,有的学生会找到这几句,“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这几句能看出作者的的自责与愧疚,但总觉得给人的震撼不够。文章最后一句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被学生忽略了。这一句才是作者情感的集中迸发点。作者至此明白了一个悲苦母亲的苦心孤诣,一个忘我母亲的可怜无助,一个大爱母亲的牵挂期待……这句话是对母亲“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的回应,也是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还有对自己当时任性的自责,更有一种面对未来的坚定。学生读到这,相信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不会仅仅停留在“怀念”一词上。
学生要读懂散文,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把握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是第一位的。正如于漪老师所言“学生学习一篇篇课文,能在情感的世界泛起涟漪,或在动情之处掀起波澜,必已深入作品,与作者心灵感应。”41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得到情感的熏陶,获取认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漫.重构散文的本体知识与教学知识【J】.语文教学通讯,2010,(08):8.
【3】佘树森.散文创作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26.
【4】于漪.点亮生命灯火【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98.
【作者通联: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中教研(建欣苑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