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25-羟维生素D3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预测价值

2021-11-24封建华叶建明郁丽霞刘其锋

临床误诊误治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肌少症握力维生素

封建华,叶建明,郁丽霞,刘其锋

近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全球患病率为9.1%,我国患病率为10.8%[1-2]。终末期肾脏病为CKD进展过程中不可逆阶段,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此阶段肾脏替代治疗主要方式。有研究发现,MHD患者易发生肌少症,导致生活质量变差,骨折发生率、住院率和病死率等升高[3]。因此,对MHD患者肌少症进行预测并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在钙磷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肌肉细胞表面存在维生素D受体,25-(OH)D3可与该受体结合促进肌肉细胞增殖、分化,并调节肌肉收缩[4]。有研究显示,25-(OH)D3是老年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5]。然而,25-(OH)D3对MHD患者肌少症是否有预测价值尚需研究。本研究观察合并肌少症MH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探讨血清25-(OH)D3对MHD患者肌少症预测价值,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6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行MHD 186例,男104例,女82例;年龄(50.83±11.65)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78例,糖尿病肾病48例,高血压肾病37例,间质性肾病8例,多囊肾5例,其他10例。按照是否诊断肌少症将MHD 186例分为肌少症组(64例)和非肌少症组(122例)两组。按照血清25-(OH)D3水平将MHD 186例分为维生素D3(VD3)缺乏组(126例)、VD3不足组(48例)和VD3充足组(12例)3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接受MHD,且透析时间>6个月,透析频率每周3次,每次4 h;②精神正常,能够配合MHD;③年龄≥18岁;④患者和(或)其家属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3个月内发生重度感染患者;②近3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患者;③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其他器官出现过重大疾病或恶性肿瘤患者;④无法进行生物电阻抗试验或有骨骼肌肉疾病患者;⑤妊娠期妇女。

1.3诊断及分级标准 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6]对肌少症进行诊断:①骨骼肌质量指数(SMI):男性<7.0 kg/m2,女性<5.7 kg/m2;②握力:男性<26 kg,女性<18 kg;③4 m步速<0.8 m/s。在满足上述诊断标准①的基础上,满足②和(或)③即可诊断肌少症。根据以往文献中相关标准[7]对血清25-(OH)D3水平进行分级:25-(OH)D3<20 ng/ml为VD3缺乏,25-(OH)D320~30 ng/ml为VD3不足,25-(OH)D3≥30 ng/ml为VD3充足。

1.4观察指标及方法 比较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一般资料、肌少症评价指标、实验室资料及不同血清25-(OH)D3水平MHD 3组肌少症发病情况、评价指标,分析MHD患者血清25-(OH)D3与其他指标相关性,探讨血清25-(OH)D3对MHD患者肌少症预测价值。①一般资料及实验室资料:收集MHD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和体质量等,并计算体质量指数。上机前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白蛋白及血清尿素、肌酐、甲状旁腺激素、钙、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25-(OH)D3。②肌少症评价指标:使用Tanila MC180人体成分分析仪(日本百利达)采用生物电阻抗试验测量SMI,以评价肌肉质量。肌肉力量用握力代表,使用CAMRY EH101电子握力器(广东香山集团)测量惯用手握力。身体活动能力以4 m步速评价,测量2次取平均值。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取患者上臂背侧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脂肪夹提起来用JK6113皮褶计(北京精凯达仪器有限公司)测量其厚度,测量3次取平均值。上臂围:取患者上臂尺骨鹰嘴到肩峰连线中点处,绕上臂1周测量周长,测量3次取平均值。

2 结果

2.1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一般资料、肌少症评价指标及实验室资料比较 肌少症组年龄大于非肌少症组,SMI、握力、4 m步速、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血红蛋白、白蛋白及血清尿素、肌酐、25-(OH)D3低于非肌少症组(P<0.05或P<0.01),见表1。

表1 是否诊断肌少症MHD两组一般资料、肌少症评价指标及实验室资料比较

2.2不同血清25-(OH)D3水平MHD 3组肌少症发病情况及评价指标比较 3组肌少症发病率和评价指标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VD3充足组比较,VD3缺乏组肌少症发病率升高,肌少症评价指标降低,VD3不足组握力和4 m步速降低;与VD3不足组比较,VD3缺乏组肌少症评价指标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不同血清25-(OH)D3水平MHD 3组肌少症发病情况及评价指标比较

2.3MHD患者血清25-(OH)D3与其他指标相关性分析 分析MHD患者血清25-(OH)D3与表1中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HD患者血清25-(OH)D3与SMI、4 m步速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呈正相关(r=0.454,P<0.001;r=0.473,P<0.001;r=0.381,P=0.001),与握力呈负相关(r=-0.509,P<0.001)。

2.4血清25-(OH)D3对MHD患者肌少症预测价值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预测MHD患者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27(95%CI:0.791,0.865),最佳截断值为23.15 ng/ml,最佳截断值下敏感度为83.2%,特异度为77.6%,见图1。

图1 血清25-(OH)D3诊断MHD患者肌少症ROC曲线25-(OH)D3为25-羟维生素D3,MHD为维持性血液透析,ROC为受试者工作特征

3 讨论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行MHD期间会发生贫血、感染、腕管综合征、心律失常、透析相关骨病和肌少症等并发症。MHD患者发生肌少症时肌肉质量和力量下降,造成跌倒和骨折等风险增加,导致住院率和病死率升高[8]。然而,肌少症的诊断需要精密仪器及专业人员进行,不宜在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临床开展,故寻找MHD患者肌少症的简便筛查手段极为重要。

本研究MHD 186例中发生肌少症64例,这与以往文献报道[9]基本一致。MHD患者发生肌少症与多种因素有关:①饮食结构不均衡,蛋白摄入较少,加之长期行MHD机体消耗,易发生肌肉萎缩等;②随病情发展,尿毒素排泄障碍,导致骨骼肌细胞发生结构性改变,从而易患肌少症;③体内微炎症状态促使肌少症发生[10];④骨骼肌代谢异常导致肌少症发生[11]。本研究结果显示,肌少症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及血清尿素、肌酐、25-(OH)D3低于非肌少症组,可印证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肌少症组年龄大于非肌少症组,分析原因为随年龄增长,患者骨骼肌流失速度加快,且运动能力下降。

维生素D在钙磷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使血清钙离子浓度增加,提高神经肌肉活性,还可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使骨钙蛋白和骨桥蛋白等生成增加[12]。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降低会影响老年人胰岛素抵抗稳态,进而促进肌少症发生[13]。许婷媛等[14]研究发现,老年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是肌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谢易等[15]研究发现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肌少症具有预测价值。然而,目前临床上维生素D对MHD患者肌少症的预测价值尚不清楚。本研究结果显示,肌少症组血清25-(OH)D3低于非肌少症组;与VD3充足组比较,VD3缺乏组肌少症发病率升高,肌少症评价指标降低,VD3不足组握力和4 m步速降低;与VD3不足组比较,VD3缺乏组肌少症评价指标降低。OKUBO等[16]对肝硬化患者按血清维生素D水平进行分级,发现随着血清维生素D降低,肌少症发生率提高,肌少症相关指标变差,本研究结果与其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MHD患者血清25-(OH)D3与SMI、4 m步速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呈正相关,与握力呈负相关。提示MH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低时易患肌少症,且血清25-(OH)D3与肌少症评价指标相关。

肌少症诊断难度较大,若血清25-(OH)D3可以预测MHD患者肌少症发生,则可大大提高MHD患者肌少症诊断率。检索以往文献未发现25-(OH)D3对MHD患者肌少症预测价值的相关报道。为探讨血清25-(OH)D3对MHD患者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本研究进一步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预测MHD患者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27,最佳截断值为23.15 ng/ml,最佳截断值下敏感度为83.2%,特异度为77.6%。提示血清25-(OH)D3对MHD患者肌少症有较好预测价值,当MHD患者血清25-(OH)D3低于23.15 ng/ml时,应警惕肌少症发生,要及时补充VD3。

总之,血清25-(OH)D3在是否诊断肌少症MHD患者中存在差异,并与肌少症评价指标有相关性,对MHD患者肌少症有较好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肌少症握力维生素
巧练握力益康寿
肌少症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脱发、疲惫、常感冒、抑郁…… 或是缺维生素D
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下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运动预防肌少症
维生素D或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基于体检人群构建中国成人握力下降的诊断切点*
神奇的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