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方式探究
2021-11-24
(上海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上海 201215)
一、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困境
(一)思想意识落后,难以适应党建新形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呈现数量大、规模小、不稳定、不平衡的特点,这增加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难度。截至2018年底,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达到1,375.4万,企业中的员工人数达到1,603.76亿,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阵地。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与改革开放的未来发展、社会管理的和谐程度、党执政治国的基础息息相关。少数非公有制企业重视企业内的党建工作,大多非公有制企业认为投入精力到党的建设中,会影响生产经营效益,认为自身规模小、党员比例小,党建工作在基层开展与否并不重要,因此,非公有制企业中存在许多“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很多非公有制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常常忽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使党建工作在企业内难以有效开展,难以顺应社会形势而发生变化。同时,非公有制企业大多只关注企业能否实现健康发展,认为“党建不是自己的工作”。更有甚者,部分非公有制企业有严重的迷信思想,靠“风水大师”指挥公司的秩序,这种封建迷信、缺乏理性的思想,严重阻碍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1]。
(二)组织机构不平衡,党建工作覆盖率低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受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影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人员流动性大,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效益的过程中,常常忽视基本组织结构的合理性搭建,企业整体经营不善。以往,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方面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党组织中的党员人数太少,有的公司没有党员或者党员人数仅是个位数,没有形成基本的党群。党员人数较少的非公有制企业,未建立党组织,组织工作无法开展,党建工作更无法开展,现实情况中,此类公司存在较多。此外,一些党员数量较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其党建工作的开展难度也比较大,企业内缺乏核心的党建人才,无法高效开展党建活动。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甚至存在“袖珍党员”或“隐性党员”的现象,“少”与“多”的局面,使非公有制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失衡,同时,非公有制企业的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窄,影响企业的基层伙伴关系建设。
(三)党建基础薄弱,党政人才缺失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作重点往往是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没有投入太多的物质和财力到企业的基本党建工作上,党员队伍建设不到位。党员队伍建设不到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党员队伍建设难度大,非公有制企业不重视党员队伍建设,相关党员培训工作开展不到位。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有多不同,非公有制企业在选拔公司基层党组织书记、干部时,可以不采用传统的选拔方式,探索新的方式,同时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人数相对较少,党政代表的选拔人数有限。二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人员流失严重,其原因不仅在于非公有制企业原本人员流失性就大,也在于企业对党员开展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激励和保障措施。各种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党政人才缺失[2]。
二、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方式
(一)加强党员思想认识,形成党建合力
非公有制企业要想开展好党建工作,首先要让党员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岗位业务技能,建设起非公有制企业的基层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必须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理论最新成果,形成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强大向心力和合力,以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思想政治觉悟开展各项党建工作,其次要注重政治功能,充分尊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党员对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结构的认识,让党员积极接纳、重视、支持和落实党的建设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要求各级党委主动、不断更新党的建设方式,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定,发挥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重大问题决策,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组织结构,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基层党组织可以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活力,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发生任何情况都不能放松非公有制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已经认识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非公有制企业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新思路,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成效。非公有制企业要优化党组织结构,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对党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对企业生产情况展开具体分析,确定党的组织结构,协调好内部管理、党员人数、征集情况等具体问题。此外,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可以将党务工作的有关要求与公司文件结合,不断提高党建效益,充分发挥合力的作用[3]。
(三)夯实党建基础,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
治理的关键在人民。实践证明,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技术能力,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以及党建工作的开展成效有着重要影响。高素质、技术过硬的党员队伍,对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顺利开展,为基层党组织注入生命力具有重要作用。相反,如果党员的力量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不够强大,那么党建工作就会停滞不前,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就会大大削弱,党员之间的凝聚力也会减弱。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注重相关党员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在吸纳上下功夫,加强组织培训;另一方面要打破传统,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更新选人用人机制,如通过个人推荐、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等方式扩大党员队伍。
加强党的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不能只通过单一的党性教育活动,而要灵活地开展多样化活动,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接受教育。
(四)构建党建衔接点,创新活动载体
从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抓住发展大局、找准党建工作结合点、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是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整合度低、缺乏有效载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党建与公司发展“双赢”的关键点。首先,非公有制企业要以企业文化为指导,创新组织机构,创新党建新模式。做好党建教育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既能提高企业管理层、普通员工对党组织建设的关注度和了解度,又能推动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双方面进步。其次,将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与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力有机融合。非公有制企业要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创建活动载体,充分结合企业的优势和特点,持续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基层党员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形成特色,做到“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抓住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共同点。最后,要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党建活动资金充足。非公有制企业应高度重视党建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积极拓大经费来源,科学合理地使用经费,严格执行“开源”“节流”原则。“要建立健全党的基本组织制度,就必须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体系”,稳定的经费来源是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物质基础。
三、结语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能够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能够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宏伟工程的现实需要。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要抓住党建工作的重点,遇到问题要提出有效的对策,以实现科学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