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审计实施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2021-11-24

经营者 2021年7期
关键词:独立性审计工作成果

(四川固勤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一、引言

作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帮助部门、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最有效的管理。从内部审计管理过程来看,其需要通过顺查、逆查、抽查、分析及效益评价等多种方法,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有效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缺陷和弊端,并通过可行性改进措施的应用,改进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内部审计可以有效防范并抵御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稳定发展[1]。基于内部审计突出的管理价值,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必要推进内部审计管理方法的创新,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管理的实际效果。

二、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问题

(一)企业审计缺乏独立性

为保证内部审计管理的可靠性、有效性,在审计管理初期设计中,必须确保审计管理部门的独立性[2]。然而结合当前管理现状来看,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缺乏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部分企业管理者并未认识到内部审计管理的重要性,将企业管理的重点放在了业务拓展层面,且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对具体业务管理手段的具体效果考虑较少,忽视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企业缺少结果完善、组织独立的审计管理部门;另一方面,一些企业虽然在进行自身内部控制的审计管理,但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够突出,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受其他职能部门人员的管理和支配,导致审计管理人员无法正确履行自身职责,最终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透明度。

(二)审计工作失效较严重

现阶段,企业审计工作还存在失效严重的问题,即受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内部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不够,难以对企业的发展形成有效指导。造成企业内部审计失效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有四。第一,企业内部环境较差,领导层的支持力度不足,且缺乏较为完善的审计管理制度,导致内部审计环境松垮,审计工作流于形式。譬如,当前审计工作中存在较多钻空子现象,审计人员会出于利益考虑或领导压力,按领导的安排开展审计工作,这损害了审计结果的真实性。第二,企业内部审计需要大量的资料作为支撑,这些资料来自企业内部的多个职能部门。结合以往的审计经验可知,职能部门提供的审计资料存在信息内容不全面,部分信息丢失或不准确的问题,这加大了企业审计管理的整体难度。第三,新时期的社会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管理要求,内部审计的范围扩大,审计内容繁杂,影响了实际审计管理效果。第四,新时期审计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依托信息技术开展内部审计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但仍有部分审计人员未能适时转变审计理念,学习新的审计方法,降低了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实际成效[3]。

(三)审计成果应用不充分

开展内部审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改进企业管理方法,以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和战略目标的实现[4]。因此,在完成企业内部审计后,还应重视对审计成果的规范使用。然而当前一些企业对审计成果的应用不够充分:一是部分企业将获得审计结果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缺乏根据审计结果优化企业管理手段的意识,未能实现内部审计结果与企业发展的有效衔接;二是在审计成果应用中,部分企业在整改审计问题时存在故意拖延、敷衍了事的现象,同时工作人员只是避重就轻地进行选择性整改,造成审计成果转化效率低下,最终限制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企业效益获得和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较大影响。要注意的是,企业审计成果应用不充分与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衔接不顺畅有较大关系,因此在新时期审计管理中,应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企业审计部门、业务部门的有效衔接。

三、企业内部审计实施对策

(一)建设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保证。在企业内部审计中,为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首先,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积极宣传内部审计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其次,在审计初期阶段,应在高层领导的支持下组建专门的内部审计管理部门,并对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规范和约束,实现审计部门与企业业务部门的相互独立。再次,为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企业应制定系统、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按制度行使审计权力,确保内部审计管理的独立性。最后,为解决以往审计中出现的其他部门支配审计人员,或者审计人员按照领导安排实施审计的问题,现阶段的审计管理中应建立系统完善的审计监管制度,从而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各个主体、对象和工作流程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企业内部审计的公开性、透明性和公正性。

(二)强化内部控制,改变审计方法

强化内部控制,改变审计方法是现代企业提升内部审计管理质量、解决内部审计失效问题的关键。第一,针对以往内部审计管理环境较差的问题,在新时期的审计管理中,应充分发挥领导层对审计工作的支持作用,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制度体系,要针对各个审计项目编制科学合理的审计管理方案,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作支撑,要从源头上提升内部审计管理质量,就必须保证审计资料的全面性、准确性。在收集、整理和传输审计资料的过程中,应系统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次输入、多次使用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为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撑。第三,在内部审计工作具体落实过程中,应努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扩大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范畴。例如,在新时期需从经济性层面和非经济层面对企业财务项目、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管等诸多内容进行审计,确保审计对象的丰富与完整,满足实际设计工作开展需要。第四,相比传统的内部设计方式,新时期的企业审计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具体审计方法应用中,一方面,审计人员应注重对顺查、逆查、抽查等方法的应用,同时推动审阅、分析、效益评价等手段的融合,确保内部设计工作的灵活性;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构建现代化、高效化的内部审计管理平台,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

(三)深化审计成果的具体应用

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就必须加强审计成果的应用,高度重视审计整改,真正实现内部审计成果的有效转化。在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转化应用过程中,首先,现代企业管理者应有意识地深化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的具体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表达。其次,针对具体罗列的审计整改任务,企业审计部门应和业务部门进行有效衔接,强化审计整改的落实,确保内部审计整改有章可循。再次,为充分保证内部审计整改效果,应加强对审计成果应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严禁企业人员在审计问题整改过程中出现故意拖延、敷衍了事和避重就轻的问题,确保审计整改措施落到实处。最后,在审计成果应用和审计问题整改中,应建立整改第一责任人制度,并对具体的审计成果和审计质量进行考核管理,结合考核结果实施奖惩,确保企业内部审核和审计成果应用落到实处,以此优化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综合效益增长。

四、结语

企业内部审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其不仅需要对企业财务经营状况进行审计管理,而且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手段进行审计。现阶段,市场竞争环境愈发激烈,企业需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内部审计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升企业效益,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但一些企业在内部审计管理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新时期,企业只有建设成较为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化内部控制,改变审计方法,深化对审计成果的具体应用,才能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独立性审计工作成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独立品格培养
追踪考题 晒晒考点——独立性检验高考考点题型例析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验收成果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