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童车童床企业加强质量控制的探讨

2021-11-24

商品与质量 2021年11期
关键词:出厂童车检验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3

轻工行业门类众多,童车童床做为其中的一个行业,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群不断涌现。同轻工行业一样,受国内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在外部环境冲击影响,企业发展出现了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预期不明、国际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加剧、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等不利因素,增速将比上年有所下降。同时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要进一步落实中央精神,做好提升产业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工作。童车童床企业如何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是一个值得探讨研究的课题。

1 童车童床企业质量控制现状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19 年抽查了12 个省(市)175 家企业生产的183 批次童车产品,其中3 批次产品涉嫌无证生产。检验的180 批次产品中,有11 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6.1%。不合格项目涉及把立管、制动装置、防撞间距、动态耐久性试验等。同年抽查了8 个省(市)61 家企业生产的61 批次儿童家具产品,其中6 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9.8%。不合格项目涉及结构安全(边缘及尖端、孔及间隙、力学性能)、警示标识。笔者在2020 年参加了一些省市市场监管局组织的专家检查项目,现场检查了数十家童车童床企业,对国内童车童床企业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状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发现抽查不合格主要是因为工厂未严格按照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和3C 要求的要求进行生产,质量控制能力明显不足,质量意识及法规意识薄弱,从而造成一些不符合法规要求的产品质量隐患。

1.1 未建立物料追溯系统,质量无法有效溯源

一些企业未建立有效的追溯系统,生产记录、检验记录及物料标识不能充分对应,或者缺少某些记录,尤其是出厂检验记录。在市场发生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时,无法对已出厂的产品进行准确有效的追溯,后续也很难对不合格产品的工艺进行分析改进。对涉嫌问题产品批次的原料也无法追溯来源,也难对半成品及成品进行精准隔离和处置[1]。

1.2 生产工艺文件不完善,流于形式

一些企业未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及检验控制的质量管理系统,管理体系文件及记录流于形式,尤其是小型企业,没有识别关键的生产过程(如注塑,喷塑,缝纫,组装等工序),没有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作业指导书及检验指导书,没有执行关键工艺参数监控。

1.3 质量意识淡薄,质量控制不严谨

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及质量控制人员对产品的安全性、功能性、外观质量、包装和标识要求的检验方法与标准缺少了解,没有配备充足的经过校准的设备进行出厂检验,没有严格执行原材料、过程及成品检验并保存记录,产线上工人没有自检互检,质量人员没有按规定进行巡检。有的工厂的质检人员由生产主管兼职,质量意识薄弱,没有对生产进行有效监控,没有对断针等利器做管控,断针随意放在工作台上,没有寻找断裂的针头,贴在专用的记录纸上,没有用专门的金属探测器,执行100%检针。

1.4 出厂检验标准宽松,安全性检验缺失

未按照产品国标或行标进行出厂检验项目。对于不同儿童家具,有相应的产品国标或行标,也有国标GB28007-2011《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了出厂检验项目,但童床童椅工厂仅做了组装及外观尺寸检验,对结构安全,警示标识等缺少必要的检查记录,仅靠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样品合格检测报告,无法保证批量产品无质量缺陷流向市场。有不同类别的童车国标,只有检测项目和标准及方法,童车整车通用技术条件没有规定哪些项目是出厂必须检测的项目,大部分工厂仅关注了产品功能及外观质量,对于安全性没有专门进行关注,存在隐患产品流向市场的风险[2]。

1.5 3C 管理不够严谨,打擦边球

未严格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进行3C 认证标志管理,一方面是部分企业不了解相关管理规定,另一方面,不排除有个别企业存在投机取巧的想法。部分企业在未获得3C 证书的情况下,没有对已生产的产品进行隔离并进行显著的警示标识“此型号产品没有通过3C 认证前,不能进入市场销售”,还有个别生产企业在成品仓库有产品使用无厂名,无厂址的“白皮箱”包装;另外还有的产品型号相似度太高,如获得3C 认证的产品型号为Pb108,而有未获得3C 证书的半成品型号PB108,不利于以后的市场监管。另外有的企业已经停产,但3C 证书未按规定更新或者注销,有异地违法生产继续使用现有3C 标志的风险。

2 提高童车童床质量控制的对策

2.1 建立物料追溯系统,完善质量记录

从质量溯源来看,建立追溯管理体系是必须的,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都要做好批次标识,建立完整的出入库记录领料单生产记录发货记录,以及来料检验记录过程检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按生产指令单号或者订单号索引,这样可以进行快速有效准确的追溯,查找原因,执行措施,避免因记录的缺失或不适用而无法追溯,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建立完善的企业质量评估体系,完善产品质量记录,从而提升企业产品生产中的质量自控能力。

2.2 制定完善的可操作的工艺文件,并严格执行

工艺技术人员按照生产流程,识别关键的生产过程(如注塑,喷塑,缝纫,组装等工序),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作业指导书及检验指导书,明确关键工艺参数范围,实施监控。注塑工序需要加强回收料配比控制及工艺参数的管理,提高产品的安全强度使用寿命及外观质量;喷塑工序需要设定合理工艺参数并进行监控,保证漆膜的附着力,提高使用寿命及外观质量;缝纫工序需要加强断针控制,避免利器进入产品内,有条件的企业配置履带龙门式金属探测仪,保证产品零金属利器。暂时无条件的企业,使用校验合格的手持式金属探测器,至少使用标准金属试样进行自校验,做到100%检针,使用拉力计确认缝纫强度;组装工序需要注意物料及标识正确及加强组装工艺管理,确保结构安全标识合规,提高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

2.3 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全环节质量控制

产品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事业心和素质等直接关系着产品质量的优劣。他们对保证产品质量优质起到决定性作用,对经济效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技术人员首先要熟悉标准,按产品国标开发检验指导书,分解到各种原材料检验,各生产过程产出品的首件检验及巡检,成品检验,出厂检验,明确各阶段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标准;再根据检验指导书制定各阶段的检验记录。培训生产人员严格执行三不原则: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配置专门的质量检验人员,执行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出厂检验。培训质检人员按指导书严格执行,对于影响质量的问题产品要授予质检人员拒收及停止生产的权限,所有的问题产品需要隔离标识,返工返修的产品必须经过再次检验才能放行。

2.4 规范出厂检验标准,严格执行出厂检验

研发及技术人员必须了解产品国家标准的具体要求,必要的情况下参加外部培训。对于儿童家具,国标GB28007-2011《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有明确的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形尺寸偏差,外观,边缘及尖端,突出物,折叠机构,翻门翻板,封闭式家具关闭件试验,孔及间隙,警示标识等。既然出厂检测项目不需要昂贵的试验设备,仅需要常规的设备如小部件桶,塞规,推力计,水分测试仪等,那么生产企业就应该采购并使用相应的检测设备,进行安全性及性能项目的测试,不能仅做外观尺寸组装功能等一般性的测试。而不同童车有对应的国标,但都是关于检验项目方法及标准的,而童车整车通用技术条件国标中没有规定出厂检测项目,建议标准制定部门尽快修订此国标,在新国标中增加出厂检测项目,以便为企业出厂检验提供指导[3]。

2.5 加强3C 管理,增强法制观念

培训生产企业负责人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使其理解3C认证标志的使用要求,只有获得3C 认证的型号才可以使用3C 标志。在新产品获得3C 认证前,不要进行批量生产,以免测试不通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试产的产品需要隔离和明显的标识,避免误用及流入市场。不同类别的产品在制定型号时,不要过于接近,尤其时不允许仅有大小写字母不同的型号。如果企业的生产条件发生变更尤其是地址变更后,需要重新申请3C 认证更新,避免造成违法事实。

3 结语

如今,我国的轻工业发展非常迅速,童车童床大量生产,满足国际国内市场。然而,童车童床企业在产品生产中,质量控制能力不强,导致质量事件时有发生。童车童床企业应不断提高质量控制能力,提升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出厂童车检验
苯中水分的检验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别让“出厂”成“出场”
广日高光时刻,荣耀共同见证——广州地铁项目第一批扶梯出厂仪式
尊重孩子的生命感
海外新颖童车推荐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我所理解的生活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童车及婴童用品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