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探究
2021-11-24吴颖红
吴颖红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州 350000)
引 言
在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产品的成本与其获得的利润水平息息相关,继而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只有合理地控制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确保成本最小化,才能够让企业在价格竞争中保持优势。因此,必须做好成本核算与管理,严格控制企业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实现制造业企业的增产节支。
一、成本核算
(一)含义及流程
成本核算是指对成本预算计划的实际完成效果,也是对成本控制结果的最终呈现。企业通过成本核算,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支出,保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获得最大的利润。
(二)常见成本核算方法
1.品种法
该计算方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
2.分批法
分批法也称“订单法”,是一种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如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批号”,以及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等。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
3.分步法
分步法下的“步”同样也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广阔、灵活多样的具体表现。分步法下的“步”可以理解为:部门、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或是工作中心,甚至是上述“步”的任意组合。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
4.其他辅助方法
其他辅助方法还有分类法等。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别”。“类别”可以涵盖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分类法”的成本计算方法近似“品种法”。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再将其分配到具体品种中,以计算品种的成本。分类法适合产品品种规格丰富,并且又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
(三)成本核算对制造业企业运营的重要性
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产生的各项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归纳和分配的过程就是成本核算,其能够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尤其是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正在面对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少企业在实际经营中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企业迫切需要降低成本来获得更大的利润,因此需要加强对成本核算的重视,做好成本分析工作,更好地规范企业各个业务环节,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生产效率。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薄弱
在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少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片面关注生产进度及生产质量,而忽视成本核算与管理,再加上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方法较为传统,导致企业在成本管理上比较落后,成本核算工作也不够科学,成本核算结果不够精准,最终使得企业的发展决策没有科学的依据支持。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人员思想意识薄弱,没有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同时下属人员在管理人员不作为的思想影响下也不注重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质量,无法精准分析和分配定额,最终导致核算环节出错,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二)成本核算管理方式不合理
在知识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也面临诸多难题,不少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注重无形资产的核算,却没有将知识经济体系的内容融合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导致企业的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核算方式也不合理。大多数企业还在采用较为落后的成本核算方式,这种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三)成本核算管理信息化水平不强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科学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也逐渐步入正轨,在提高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主要就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比如使用ERP系统实现信息化建设。目前,不少企业往往邀请外部软件企业来研发ERP系统,但是实际上外部软件企业对本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并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设计的系统往往不符合企业实际运行的要求,甚至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问题,影响工作效率,继而打击了企业应用信息化手段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四)相关人员水平不高
在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核算环节的工作质量,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中负责核算工作的相关人员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一方面,因为其自身的工作能力比较欠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核算方式,原有的知识储备也没有进行更新,导致成本核算工作一直停滞不前。另一方面,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比较落后,没有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深入了解本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更没有积极主动地到基层部门去做调研,在成本核算中仅仅是依靠理论,导致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脱节,最终使得企业成本管控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三、加强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成本核算管理意识
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获取较高的利润,又要保证成本的合理支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制造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成本核算的认识,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开展合理的成本核算工作,并将成本核算管理的内容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当中,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设计和规划项目时也要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进行。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完善企业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确保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落实,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
(二)优化成本核算管理方式
制造业企业在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结合成本管理工作要求,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成本核算管理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中也开始重视对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但是实际上还存在执行方面的问题。主要问题是执行力度不高,从而使得成本管理人员无法按照企业体系要求落实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最终导致成本核算管理方式不符合企业的经营发展需求。因此,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成本核算管理方式,借鉴成功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一个可靠的成本核算管理方式。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
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中,往往存在各部门协作联动性差、生产统计工作量大而人力资源有限、成本核算不精细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在成本核算与管理中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实现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科学化。
一是要建立内部局域网系统,以此改变信息流通渠道。企业要加强资金投入,实现计算机等硬件建设和网络全方位覆盖,确保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从销售合同签订到产品制造完成的全流程信息都能够进入系统当中,在数据互通和资源共享的情况下保证企业各项业务的良性开展。二是要制定物料定额管理制度。仓库管理人员根据系统内配套定额需求及领料单管理出库材料,超出定额部分由系统自动识别不予发料,或做出说明、经批准后物料以其他方式出库,有效避免人为差错,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管控,避免造成浪费。三是实施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生产任务下达后,由工艺人员在系统内进行任务分解将,工时、外协加工分配及相关合同及时录入系统,月底统一根据系统内工时数据分配人工及制造费用,从而解决原有粗放式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能核算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废品的情况。四是建立实用、科学、规范的物料编码系统,并借助二维码识别系统实现产品加工全成本录入。
(四)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成本核算与管理人员素质
要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成本核算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以便更好地开展成本核算工作。一方面需要企业方面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相关知识、信息技术知识、职业素养等,使其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创新,并更好地应对信息化建设下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另一方面还需要企业不断完善用人机制、薪酬机制及奖惩机制等,在聘请相关人才的时候要加强考察,确保其不仅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还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以便更好地完成新时代下的成本核算工作。此外,科学的薪酬机制能够更好地留住人才,合理的奖惩机制则可以充分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保障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制造业企业目前正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只有从自身出发,做好成本核算与管理,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广大企业要提高重视,强化自身的成本核算意识,并严格按照企业的生产运营实际优化成本核算管理方式,借助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以及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