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应然取向和实践路径
2021-11-24杨凤英孙延林王炜华
杨凤英,孙延林,王炜华,宋 珏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我国高等教育以“四新”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为引擎,推动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主动承担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在深刻领悟新文科建设内涵要义的基础上,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厘清现存主要问题,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和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充分发挥我国学校体育综合育人功能提供高素质教师人力资源支撑。
1 价值论和方法论维度下新文科建设的内涵
“新文科”这一概念,学界普遍认为是2017年美国西拉姆学院率先提出,被认为是对新形势下文科式微,修读人数减少所带来危机的一种应对[1]。美国所谓的“新文科”主要主张进行专业重组,不同专业打破专业课程界限,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2]。与美国从学科自救角度提出“新文科”不同,我国从更好发挥高等教育整体功能的角度提出“新文科”建设。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提出“四新”建设,期望以学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于此,“新文科”概念进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2019 年,教育部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正式启动,标志着“新文科”从概念进入实施阶段。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有效推进新文科建设,需要首先明晰这一概念的内涵。尽管学界对“新文科”建设内涵的具体表述不一,但综合各种解说,“新文科”建设内涵可以从价值论和方法论两个维度进行理解。
1.1 价值论维度
1.1.1 为学:为学术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学科是按照知识内在逻辑进行划分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集合体,其出现和发展是源于人类知识的增长。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促进学术研究,目标是提出新的理论、发现新的知识。学科是按照知识自身的逻辑,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规律,以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为目标,强调知识的创造和产出[3]。我国新文科建设并不否定学科建设促进知识增长这一本体功能,强调在开展学术研究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为学术发展贡献中国思想和中国理论,促进人类知识增长。
1.1.2 致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 在坚持学科建设知识生产价值的同时,新文科建设特别强调提升学科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来看,自20 世纪美国威斯康星思想出现以来,服务社会就成为高等学校继教学、科研之后的第三大职能。在社会生活日益科技化、复杂化、国际化的时代,我国高校文科建设应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直面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为解决国内问题提供对策和方案。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追踪学科前沿,不断加强咨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社会服务的贡献度与美誉度[4]。同时,在服务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还要为应对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贡献“中国方案”。
1.2 方法论维度
新文科建设在强调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促进学术发展和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时,也指明学科建设的路径方向。
1.2.1 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内外交叉融合 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深入,知识总量不断增加,为应对知识增加与人类认识能力有限的矛盾,学科门类不断扩展。学科门类的分化有助于人类认识的精深,但客观上也造成了学科间的壁垒。相对于学科不断分化,世界是由各种事物交织连接构成的整体,难以像学科分类一样做到人为的切割。20世纪中叶之后,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学科间交流和融合逐渐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趋向。教与学、研究与学术以及服务工作,不再简单地是学科内部或学科外部的问题,学科交叉既在学科之内,也在学科之外[5]。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视角。为此,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性、开放包容性与技术人文性,以求同存异、互鉴共进、协同发展为核心基准[6]。
1.2.2 坚持研究的问题导向,重视成果的应用价值 新技术不断出现及快速应用,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社会发展的形态,知识生产模式也发生改变。基于此,英国学者吉本斯(M.GIBBONS)提出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他将传统知识生产模式称为“模式1”,将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模式2”。相对于“模式1”,“模式2”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生产的应用情境,即在应用中生产知识;另一特征是重视知识的社会效用,即知识生产不再是单纯基于“闲逸的好奇”,而是需要解释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7]。吉本斯关于知识生产模式的解说与我国当前新文科建设的观点存在某种契合。我国新文科建设倡导学术研究要“走出书斋”,在深入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研究成果不仅是印证和修正某种理论学说,更要有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1.2.3 采纳新技术和新方法,创新机制和模式 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技术等大量新兴技术的出现,被快速应用于科学研究,开辟了研究的新视野和新领域,改进了学术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智慧黑板、在线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出现,使知识传递突破时空限制,为更好地满足个体学习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面对新技术所提供的可能性,从事人文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大学工作者,想要在转基因、环境变迁、人工智能、生物本体的改造等领域进行新的批判,甚至对人类还没有探索到的领域进行人文关怀,就必须让知识管理从“守城式”转为“攻城式”[1]。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从“守城人”到“攻城人”就要打破固有思维,善于学习,及时吸纳新思想和新技术,敢于突破已有模式的桎梏,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建立新的机制和模式。
1.2.4 善于总结和学习,兼顾国际化和本土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高等教育日益朝国际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指高等教育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的派遣与接收,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办学的趋势[8]。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助于学习国外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盲目、机械、片面引用国外理论、标准、方法和模式的问题。正确理解和处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特定社会情境性,在遵循科学研究规范的同时,难以避免受研究对象特殊性及研究者个人因素影响,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功能,反映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维护某种社会利益。所以,对他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能采用“拿来主义”,要善于分析,吸取其精华,立足我国国情为我所用。
新文科建设提出要放眼世界,要有国际视野,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方法和技术,优化我国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同时也提出“国际化”的双向性,在“输入”的同时,“输出”也是国际化应有之意。中国学者要立足中国国情,总结中国经验,向世界贡献中国思想和中国方案。
2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应然取向
新文科建设为加快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明确了方向,尽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指向不同,但二者的内在联系决定了新文科建设必然要求优化专业建设,同时也为专业建设提供方向性指导。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强调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保障我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师供给的基本渠道,应在新文科建设指导下,在专业建设优化中坚持以下取向。
2.1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民福祉所依,明确专业建设的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建设、人民幸福的高度对体育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尤其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多次强调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成功的本钱,少年儿童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让他们像小树那样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重申要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2020年,先后发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再次明确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实现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对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做出系统部署。
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既源于体育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础作用,也源于对我国青少年健康状况研判的紧迫感。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国家和家庭对学校教育高度重视,但对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的不完善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出现偏差,“重文化学习,轻体育锻炼”成为普遍现象。加之,我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中体育公共资源建设相对滞后,学校教育内外因素叠加,导致在我国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的状况下,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却日益凸显。中小学生肥胖、近视率持续上升,且呈现低龄化倾向。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与忽视学校体育有直接关系。学生参与锻炼的时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体质增强的需要,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又存在走过程、重形式、怕出事等现象,体育教育质量很难保证,体育锻炼价值也难以体现[9]。除体质健康问题外,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乐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12~18岁青少年心理健康指数随着年龄增长呈逐年下降趋势,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破坏力日益增多,网络成瘾与“空心病”现象成为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杀手[10]。要提高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学校体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新文科建设强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要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出发重视专业建设,发挥高质量育人职能,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体育教师。
2.2 规避对学校体育属性认知偏差,校准专业建设内容
新文科建设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优化专业建设首先要找准问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属性认知的偏差。
学校体育从其类属性而言,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必然具有学校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社会活动而言,学校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通过培养人来立足于、服务于社会,学校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11]。既然学校教育直接目标是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那学校教育工作者必然要掌握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合规律性地实施教育影响。同时,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必然是生活于一定社会环境中,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是促进人系统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除了要掌握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是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12]。我国学校教育所培养人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有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所以,从类属性上看,学校体育活动本质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也需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相较于学校教育中其他学科教育而言,体育教育的种属性是“以体育人”,育人是目的,体育是手段。通过开展体育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同时,体育对培育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学校体育能够直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健和文明向上精神品质的养成。
传统意义上的“以体育人”是通过体育运动的开展增强体质和培育精神品质,随着时代发展,学校体育的育人途径被拓展,学校体育工作被赋予新的内涵——健康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物质生活和医疗水平极大提高,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催生了影响人类健康的新问题。我国依然面临多种疾病威胁、多种影响健康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慢性病、癌症等患病率持续上升,焦虑、抑郁、免疫力低下等成为威胁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隐性杀手,大规模流行性病毒更是给社会生活和发展带来巨大破坏力。为保障人民健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问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优化医疗服务的同时,普及健康知识,树立“运动促进健康”和“主动健康”的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通过运动来预防和消解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健康问题。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中没有独立开设健康教育课程,而是把健康教育与体育课程融合开设。学校体育被赋予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双重职能,二者不是分离并列开展,而是有机融合。鉴于此,我国在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体系。
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对学校体育活动属性认知存在偏差,客观上造成对学校体育职能的窄化:重视运动知识传递和技能掌握,忽视体育对学生价值引导、精神塑造和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更缺乏从“主动健康”角度开展健康教育。对学校体育活动属性认知偏差反映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上表现为“重技轻人”:在课程体系上运动类课程的“技术本位”,教育教学类课程的“学科本位”,健康教育类课程的缺失或边缘化。针对时代发展赋予学校体育教育职能的转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应纠正现有人才培养中的偏向,重视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健康教育素养的培育。重视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不仅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优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外体育教育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针对学生教学技能的欠缺进行以“会教”为核心的课程调整和教学方式改革[13]。此外,若干国外一流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中已经出现强化健康教育素养培育的趋向[14]。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是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终身发展的活动。与其他学校教育活动一样,体育要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只是在综合育人的途径上,体育教育依托的是身体运动这一手段。所以,体育教育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师的核心竞争力,而要形成这种核心竞争力,除体育运动知识和能力外,离不开教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所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根据学校体育活动的属性,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和实施、学业评价等方面,围绕培养具有过硬体育、教育教学及健康教育能力的复合型体育教师而展开。
2.3 打破固化思维和模式,创新专业建设路径和方法
新文科建设倡导不拘于旧规和现状的创新精神,参照新文科建设所提出的方法路径,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拓思路、创新方法、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释放活力、提高效能。
2.3.1 融合多学科成果,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知识支撑 要培养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专家型教师,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懂学校体育、训练竞赛和体质健康,使得学校体育工作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为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综合育人功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终身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主要来源于三大学科领域:体育学、教育学和医学。随着教育实践的复杂化、科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及快速应用,这三大领域的具体内容需要适时调整和优化组合。除了传统学生品德养成和心理发展、课程与教学设计与实施、人体运动生理和心理、专项运动技能外,教育科研知识和能力、现代信息素养和能力、体育竞赛组织和裁判、运动选材等内容应纳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同时,需要围绕体育活动开展而学习相应的医学知识,为运动促进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如需要了解人体机能发育、亚健康状态、慢性疾病表征等人体健康状态的主要指标及影响因素,能结合运动科学知识,提供针对性的运动促进健康的处方;掌握运动安全和急救、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等日常运动和比赛中所需要的医学知识。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应根据岗位人才素质需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汲取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补充和更新课程内容,优化学生的知能结构。
2.3.2 开发和整合校内外资源,促进多主体合作共建 相对于专业建设所需资源,资源供给尤其是优质资源供给总是稀缺的。在增加资源投入的同时,开阔思路,创新机制,整合现有资源,开发新的资源空间。首先,校内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教师间、专业间组建不同类型的发展共同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发挥团队凝聚和整体合力。其次,走出校门,进行校外资源开发和整合。与政府部门、中小学、教育和体育科研机构、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等开展多领域合作。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施设备使用、教师配备、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2.3.3 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激发师生双主体活力 教育评价应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确保有效实现教育活动的育人目标。2020年10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全面系统地就教育评价改革进行部署。在该方案指导下,结合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效用价值、问题导向和创新精神,改革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内容和方式方法,纠正评价的窄化和异化。就教师而言,评价要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对学生而言,在坚持统一学业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群体间和个体间差异,鼓励开展基于增量的发展性评价,从起点看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2.3.4 借鉴国际经验,创建中国方案 儿童的成长有共同规律,教育有共同规律,因此培养人也有共同规律,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15]。体育运动所涉及的对人体机能的科学认知、提升运动水平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医学健康知识和技术手段更具有自然科学的通用性。从教育规律的共同性、体育运动和医学健康知识和方法的通用性角度,我们应坚持国际化,学习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方法,丰富和改进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但在坚持国际化的同时,要警醒国际化不是趋同化,更不是西方化。教育总是在特定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开展,承载着文化传承和未来社会成员培养的重任。所以,在重视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时,要立足我国国情,理性判断,选择性、创造性地学习。
我国在教育教学和体育运动领域都有自己宝贵的经验。如从古代,我国就提出重视道德教育、因材施教、重视基础、学思结合等;以乒乓球、排球、游泳、跳水等为代表的运动项目,我国都有成熟的训练方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所倡导的拼搏、奋进、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更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传承和发扬;我国中医学历史悠久,在实践中融合中西医优势,创建了独特的诊疗技术。所以,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同时,也要总结我国体育教育的宝贵经验,为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贡献中国智慧。
3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路径
新文科建设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优化提供了指导,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深刻领悟新文科建设内涵精髓,针对现存主要问题,转变观念、拓展思路,以学生发展为本,纠正实践中的偏差,改进方式和方法,整合和优化育人要素,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体育教师。
3.1 发挥目标导向作用,确立“一专两会”为特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起点和归宿,对专业建设有定向指导作用。依据新时代体育教育的职能任务,参考教育部围绕“四有”好教师确立的师范生“四大职业能力”标准,对应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教会、勤练、常赛”的具体要求,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应培养以“一专两会”为特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首先,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守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其次,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热爱教育教学工作;最后,具有“一专两会”的专业素养,“一专”指体育运动的专业化和高水平,“两会”指“会教育教学”和“会健康指导”。在学校体育教育实践中,能坚持健康第一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体育运动知识和能力为依托,有机融合教育教学和医学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在“教、练、赛”中融教于体,融医于体,发挥体育综合育人功能,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3.2 坚持“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促进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高校作为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对高深专门知识的关注始终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16]。在高等教育实践领域,对高深专门知识的重视导致专业课程教学只关注专业知识的教和学,忽视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引导和精神塑造,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很多高校习惯把专业课的知识性和价值性割裂开来,把专业课教师育才与育人职责分离开来,导致专业课教学未能充分自觉地发挥好立德树人的功能[17]。课程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必然传递某种思想和价值观念,学校课程作为国家法定内容,必然维护国家利益,传递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规范。从这个意义上,所有学校课程都承担着育人功能。所以,要消除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割裂,发挥专业课程的综合育人功效。正如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学校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达成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协同效应。(1)成立课程思政领导机构,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制度化、有序化推进课程思政。(2)发挥教师这一课程思政关键因素的作用。通过常态化学习,引导教师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责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专家指导、专项培训、集体备课、优秀课程示例等途径,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3)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共享素材。
3.3 依据复合型人才知能结构要求,构建“一体两翼”层级递进课程体系
依据“一专两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一体两翼”为内容来源,本着“夯实基础,强化能力,层级递进,有机融合”的原则构建螺旋式专业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课程依托。
“一体两翼”,指以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为机体,以教育教学和医学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为机翼。具体而言,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差异,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中介,谋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运动品质和精神的养成是体育之本。所以,掌握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是体育教师胜任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要求,这一要求表现在课程体系中就是运动“术科”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育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是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体育教师要从“会体育”到“会教体育”,所以体育教师需要掌握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讲究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从“教学生”到“教会学生”。为此,体育教育专业应围绕教师职业知识和能力素养要求,设置相应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学校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但何种运动及何种程度的运动才能促进健康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这就涉及与运动及人体发展有关的医学健康知识。鉴于此,医学健康类课程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必要内容。课程体系犹如一架搭载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启航的航班,基于时代对学校体育及体育教师的新要求,“体育运动类”课程为机体,“教师教育类”和“医学健康类”课程为两翼,“机体”与“两翼”合为一体,共同驱动航班有效运行。概言之,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是运动学科、教育学科、医学学科“三元”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有机融合,合成锻造体育教师的核心竞争力——体育教育能力。
“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指重视基础性知识的奠基作用,夯实概念性、原理性、方法性知识基础,避免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碎片化、模糊化,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实践应用提供坚实可靠的“脚手架”。同时,在重视学生清晰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实践课程,助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层级递进,有机融合”指按照“基础+专门+拓展”的思路,层级推进螺旋式上升来开设课程。如在教育学科领域,在学习教育教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开设体育教学类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再开设“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等涉及学校具体工作的课程;在体育学科领域,在系统学习人体生理、运动心理课程基础上,本着“一专多能”原则,开设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武术等专项运动课程,再开设运动竞赛组织和裁判、游泳救生等体育拓展性课程;在医学健康教育领域,学习个体健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与急救等基础性课程后,开设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运动安全与防护、运动损伤与康复等运动医学课程。
3.4 实施“课内+课外”双轮驱动教学模式,发挥课内外学习联动效应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举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堂教学应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针对性对策:针对课程内容多而学时有限的问题,精选内容,对重点内容细讲、讲透;针对体育类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而理论知识又比较抽象的问题,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使静态、抽样知识立体化、情景化;针对学生主动性不足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教学等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同时,改进学生学业评价方式,重视增量评价和过程评价,以起点看发展,以量变促质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业成功的快乐,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高校学生有相对充裕的课外时间,如何有效开展课外自主学习,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运动技能课程需要科学、足量的课外练习来巩固和提升水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通过组织化、制度化的课外学习,克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自控能力不足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充实、有效地利用课外时间。学科类课程可设置专题性研究选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术科类课程可按照“课内讲解、示范—课外练习巩固—课内检测、纠正和提升”的模式,组建运动俱乐部和开展常态化比赛,使课外练习从松散化、单调化转为组织化、趣味化,以群体学习带动个体学习,以赛代练,以赛促学。
3.5 改革完善绩效评价制度,重视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提升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体育教育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需要体育教师的关键,应改革和完善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整和改进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要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自19 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把科学研究引入高等教育之后,“科研”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柏林大学之所以提出大学要开展科研,是要求教师通过科研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学生通过科研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归根结底是把科研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手段[18]。随着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型,大学也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大学对科研给予高度重视的同时逐渐背离柏林大学的初衷,“重科研,轻教学”逐渐成为大学,尤其研究型大学的普遍问题。1990年,时任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会长的博耶发表了《学术反思:教授的工作重点》(Scholarship Reconsidered: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的报告,提出“学术”应包括研究发现知识(discovery)、综合(integration)、应用(application)和教学(teaching)四种有区别又重合的学术类型。博耶的学术观融合了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种职能,他期望通过对“学术”的重新认知,促使美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能够在教学与科研间寻求平衡,给予教学应有的重视。博耶新的学术观引发美国及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关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
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提升,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在高校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中,教师聘任、考核采用基于绩效评价的激励政策。实施中,在利用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同时,绩效评价被窄化和异化,突出表现为片面强调学术性科研的重要性,甚至以论文数、课题数等量化指标简单代替科研绩效的内涵,这种评价制度事实上导致教师对教学的忽视。体育教育专业所在高校应改革和完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引导和鼓励教师重视教学工作,深入基础教育一线熟悉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针对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开展循证研究。如围绕如何处理普修课与专修课、运动技能教学的成人化和儿童化、运动技能学习的规范性和趣味性的关系等问题开展研究,提高教学学术水平,从经验型教学向科学型教学转型。
3.6 打破主体间区隔,建立多种形式的发展共同体
高校是一个专业人员聚集的场所,因为高校所传递知识的专门性,教师得以相对自主地安排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从而获得比较高的专业领域的个人自主性,但这种自主性也客观上造成专业间、教师间的松散结合状态[19]。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学科研究及教师个人专业成长都需要打破高校这种主体间相互区隔的状态,开展机构间、学科间、专业间、个体间的合作。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需要通过组建多种形式的发展共同体,盘活校内资源,开发校外资源,内外合力,共建共赢。一方面,以项目或活动为纽带,成立由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教师组成的校内教师发展共同体;另一方面,主动行动,围绕人才培养需求,与中小学、科研院所、其他高校及社会机构等开展多层面、多类型合作,在实践活动开展、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成长、教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制度化、常态化、多领域化共商、共建、共发展。
3.7 发挥实践教学的聚成作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实践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实践是认知的基础,教育上“行以求知”(learning by doing)的原则即以此为据;另一方面,实践不仅改变世界,也改变自己[20]。通过实践,把人潜在的、可能的因素转变为现实的力量。教育教学活动的情境性和创生性决定了实践在教师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不仅是理论知识向应用能力转化的中介,也是教师实践智慧和反思能力提升的基本手段。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要重视实践教学的聚成作用。突破传统教师教育“先理论,后实践”的线性课程设置模式,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割开设、间隔时间过长的问题,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交叉、融合。以实践课程“全贯通”为原则,除集中性实习外,每个学期都应安排分散性见习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课内观摩和剖析教学实录、视频影像等教学实践资料,课外布置实践性探究学习活动等途径,实现理论课程学习实践化。
4 结 语
时代发展带来的需求变化需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进行与时俱进的优化。专业建设是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在深刻领悟新文科建设内涵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本校本专业发展定位,更新理念、创新机制、精准施策,培养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所需要的高素质体育教师,助力“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