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一”理念在执法实践中的运用

2021-11-24

法制博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警用警力警务

李 冰

(福建警察学院警察战术系,福建 福州 350007)

一、“加一”理念的内涵

在公安机关执法实践和警务实战训练中,“加一”理念出现频次甚高,其融合了“评估加一”策略、“危险加一”意识和武力等级“加一”理念等丰富理论。但目前学术界普遍缺乏对“加一”理念的规范系统解释,只是强调“加一”理念的实际应用,或强调在准备阶段的“加一”,或强调实施阶段的“加一”,以及强调自身安全的“加一”。而真正的“加一”理念是要求民警根据情报信息,从警务实战的层次统筹分析,以宏观的角度从全局出发,真正将“加一”理念落实于实战的每一个环节与细节上,而不是单纯地在人数、装备等方面进行数量指数的简单增加[1]。综上,“加一”理念就是在原有的风险评估、警力优势、装备保障、处置方案等层次上全方位提升一个应对等级的重要理念。

二、当前民警在执法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淡薄,执法存在惯性思维。在警务执法实践中,“戒备、距离、掩体、位置、沟通”被称为保障警察执法安全的“五要素”[2]。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安全戒备意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常态化的执法行动中,民警通常因自身执法者身份带来的优越感,而忽视了身边潜在的危险。大部分民警存在惯性思维,仅凭个人的主观臆断来判定案件性质和危险等级,在执法过程中对安全要素考虑得不够全面和准确,导致安全意识淡薄和惯性思维执法而产生的民警伤亡事件频发。

(二)风险评估不足,忽视潜在危险因素。训练可以重来,而实战不可重演。以沈阳“2019.3.3”袭警案为例,犯罪嫌疑人与外卖小哥发生口角纠纷,当民警到达现场处置时,犯罪嫌疑人在现场手持刀棍与民警对峙,不愿配合民警执法。在口头警告未果后,民警使用警械对其进行控制中,犯罪嫌疑人持刀棍追砍民警,民警在退防中使用武器击中犯罪嫌疑人,同时也被对方用铁棍击中头部昏迷。细看网友拍摄的视频,在这起案例的处置中,警方的行动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现场管控不及时。民警到达现场后,针对现场的管控不到位,未利用警戒带将围观群众隔离,导致现场处置混乱。二是警组协同不到位。处置前,现场警力分工不够明确,均为分散应对处置,未形成警力处置优势,“安全五要素”贯彻不到位。三是警务技能不娴熟。当1名民警在与犯罪嫌疑人对话吸引注意力时,在其身后的1名民警持长棍伺机敲打持械手未果,致使犯罪嫌疑人将注意力转移至持棍民警身上,进而挥刀追砍该民警。

综上,风险评估是基层民警在执法中极易忽视且难以准确把握的环节,直接影响着处置成败[2]。只有基于风险评估考虑,才能在人员配置、任务分工、行动方案等方面自由地运用“加一”理念,提高任务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三)装备携带不全,缺少武力等级控制。警用装备是警务执法行动中必不可少的依托,它对警察自身安全的保护以及对犯罪嫌疑人的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发生阻碍执法、暴力袭警等紧急情况时,警械装备携带不全,将导致民警不能很好地通过武力等级控制犯罪嫌疑人而受到人身伤害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牺牲。许多民警因装备携带不全,在处置警情时因缺少必要的警用装备而陷入被动的局面,这是对生命安全的极大不负责任。鉴于警情的突发性与不确定性,规范着装与落实装备携带将是保证民警在处置过程中力保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四)执法环境恶劣,执法行动风险性高。当下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犯罪嫌疑人的违法行为也呈现出多元化、高智商化的特点,这些情况的出现都对公安机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总体上看,警察在执法中遭遇危险的案例正在逐年增加。面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越发棘手的现象,即突发性、群体性的事件层出不穷,职业化、暴力化、集团化的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公安机关必须付诸有效行动的趋势已迫在眉睫且不容乐观,因此要广泛开展全警实战化大练兵,以提升民警的执法综合能力素质。

三、构建“加一”理念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一)思想“加一”,强化安全意识理念。安全意识又称安全防范意识,是指在人脑中建立起来的应对各种安全隐患时必须安全的观念。在警情处置中要始终贯彻“防、控、查、抓、带”五个基本环节,牢记正确的操作步骤,时刻戒备突发状况。安全意识的养成和防护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实战训练才能取得,因此要强化最小作战单元警力的安全防护意识、警务技能、装备使用、警组战术协同配合等训练,以此提高安全执法防护能力。

(二)装备“加一”,落实装备携带制度。警用装备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任务时能第一时间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保障人民生活环境的安全与秩序、完成处置各类警情任务的工作条件和物质基础[3]。一是要制定保障计划。主要明确执法行动所需的武器、器材及其他物资的配备及补充方法。二是要分类统筹配备。根据警用装备携带主体不同,将警用装备分为单警必配与警组必配,并按标准配套要求配备。三是要建立管理制度。基层科所队按照标准化配备清单将单警装备和警组装备配备到位,设立独立的装备管理室,制定装备管理规定,专人管理、日常维护、定期更新,确保使用。四是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基层单位警用装备的配备力度,如在基层单位配备盾牌、防暴头盔、防刺服、警用钢叉等警用装备,增加警力深度。使得警察能够在提高自身安全保障的条件下更强有力的监控及打击犯罪。五是要加强教育训练。战斗力是练出来的。利用集中培训、所队自训等方式,组织民警进行装备、技能、战术等方面的教育训练,固化安全意识和技战术基础。

(三)警力“加一”,确保警力优势处置。一是转变接处警管理模式。根据实战需要,规范单元警力配置、装备配备、处置规程,突出处警警长指挥和战术协同作用,避免传统警务模式中经验式接警的随意性、“蜂窝”式现场处置的混乱性,实现由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性管理向低消耗高产出的集约性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二是合理配置警力资源。无论是基层科所队内部固定成员还是跨单位、跨基层科所队的外部临时组合,我们应该考虑到警察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个人专长、业务技能、个性等因素。尽量做到民警能力匹配岗位要求、单元整体水平均衡,尽可能地做到单元警力各有所长、优势互补,最终实现警力资源配置最优化。

(四)方案“加一”,增加备选方案选择。一是提高应对等级。在进行执法行动风险评估时,要将违法犯罪嫌疑人暴力抗法的程度提升一个等级,要从对己方最不利的态势为出发点考虑问题,这样一来在行动时才能充分发挥主动优势[4]。二是制定多个应对方案。应根据现场案情和犯罪嫌疑人的反抗程度,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判和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充分掌握现场执法战斗态势。然后利用地形、多种警械武器的配合,思考多个应对方案,建立一套方案体系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五)技能“加一”,增强警务实战能力。技能“加一”,增强警务实战能力,绝非一时一事之功,需要不断地完善培训机制,提高训练水准[5]。同时,还要注重民警警械武器使用技能的提高。在日常的教育训练中,加大对民警使用警械武器的培训力度,使之熟练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促进执法能力素质提升。

猜你喜欢

警用警力警务
面向多单位多任务的警力优化模型
01 警用无人机应用热点纷呈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飞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警务专用手机ZD-P1
警力配置的理论探讨
公安基层警力流失问题研究
警用装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