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及培养
2021-11-24徐晓艺
徐晓艺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2017年12月13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坚力量,其法律素养的层次也日益被社会人士及学界所关注。校园犯罪率高、学生维权意识不足等现象正在为我们敲响大学生法律素养薄弱的“警钟”。并且这一批站在时代前沿、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方向及速度将直接影响提高全民族法制素养和道德的进程。
本文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分析和研究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全民法制素养和道德素质为最终发展目标。
一、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一)大学生犯罪率高,基本法律知识缺失
自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推行高等教育平民化,大学生数量急剧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18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数量2695.8万人。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犯罪率的增长也引发了学者的关注。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的数据表明,大学生犯罪率占未成年犯罪率的比重由新中国初期的2.5%急剧上升至2013年的18%,近几年更是平均每年上升120%[2]。而当今大学生犯罪主要体现在多样化、极端化、专业化和高智商化等几个方面。从常见的破坏社会公共治安、个人财产侵犯,到震惊全国的校园高智商和极端化犯罪如:吴某某弑母案、林某某毒杀室友等案件,无不在提醒着我们高校基本法律知识的缺失。如何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基本的法律认知是当代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二)日常法律知识认知度较低,自我维权意识不够
法律认知是基于个人经验和前人知识的基础之上[4]。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对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法律基础如:消费索要发票、虚假商品退换有一定的了解。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冲击,违法手段呈现出高科技化、高智商化,已经远远超出了高校学生的认知程度[1]。近几年“校园贷”运用p2p和各类网络平台,通过大肆虚假宣传福利活动来吸引学生贷款消费。后期在还款过程中,网贷平台通过各种违法行为进行暴力催款,学生身心受到极大摧残,有些甚至不堪忍受巨大的压力选择结束年轻的生命,“校园贷”转变成了“校园害”。因此,高校学生法律认知的标准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提升,加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基础。
二、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缺失的原因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地位
我国高校对于法制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现象,高校过分追求科研、学生就业率,只重视专业知识讲座、课题研究和科研成果,忽视学生法律认知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近期,我院学生完成了关于法律知识学习渠道的线上调研。据网上投票数据结果显示,57%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了解法律知识,29%的学生来源于书刊,仅仅只有14%的学生是来源于大学课堂。而对于传授法律知识的途径,69%的学生希望高校能够提供相关课程。由此可见,法制课程的开设是高校的首要任务。
纵观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主要是《思修道德和法律基础》的课程来完成。长期以来,法制教育依附于德育教育,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向同学讲授[3]。在《思修道德和法律基础》的教材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发现,法制教育所涵盖的教学内容在全书仅仅只有一个章节,连整本书的20%都不到。而该章节所教授的内容只是粗略介绍我国法律的形成史、意义和现状特色,且呼吁学生培养法治思维。再者,高校《思修道德和法律基础》多归属于思政教育体系,由思政老师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而思政教师本生对于法律的认知和理解不够。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不仅难以引起学生对于法律认知的重视,而且也导致了高校法制教育失去了独立性。
(二)高校法制教育的形式
从本校的教学情况来看,高校《思修道德和法律基础》课程总共24个课时,授课方式多数是以老师为中心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授课时间多在晚间。学生经历白天专业课程的学习后,很难在晚间课程中继续投入足够的精力,且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也易消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至2015年教材改革后,课程以宪法介绍、如何培养法治思维、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等内容为主,所学理论知识相对宽泛和抽象,学生无法做到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
最终导致学生多视该课程为“副科”,利用课上时间做与课程不相关的事情如玩手机、做其他课程作业等。因此,法制教育形式及内容的革新是我们高校法制认知及全民素质提升的重要环节。
三、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法制教育独立化,增加法律教育课程比重
法制和道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机制。法律是物质条件变化所催生出的客观产物,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和管理国家的统治工具,是通过一种相互约束的方式来控制行为规范。而道德是社会环境中的及后天养成的,类似行为规划和准则的意识形态。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和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关系总和。法律和道德两者相互依存、相互独立。当道德和法律发生冲突时,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道德是评价法律优劣的根本[5]。高校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合并为一个课程传授,不利于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将高校法制教育独立于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通过法律的原则、精神和视角去深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去解决问题。在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增加课程比重,使学生不仅仅只是初步了解中国法律的形成史,还应该深入的了解刑法、民法、宪法。课程安排可以从最初的大一延伸至大学四年。
(二)丰富高校法制教课堂
传统的法律授课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来学习法律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课堂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多媒体互动等方式,在这种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同时也加深同学们对法律知识的理解[5]。课后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服务社区的法律宣传和援助活动,社会调查和调研活动,法庭观摩等,使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中学习知识,还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2]。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法律认知和法律意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相关专业教师培养
高校法制教育不能仅仅基于邀请外来相关人士开设讲座或辅导员召开班会进行法律普及,也不能依赖思政教师对于法律理论知识做简单的介绍。学校更应该重视一支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当代出现的舆论热点和社会问题提供相对应的法制教育。
向专业教师普及法律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法律认知。大学的学习主要是专业学习,学生有大部分的时间都会花在专业课程中。专业老师合理的分析一些和专业相关的法律案例不仅能够让同学们加深法律认知,也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如何在自己的领域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结语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迫在眉睫。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是实现提升全民族法制素养和道德素质的基础。社会、高校、教师三者要紧密合作丰富法制教育方式,提高法制教育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