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
2021-11-24
(上海卓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0540)
一、引言
医药制造企业若想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持续生存和健康发展,就应明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确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成本核算方法,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水平。当前仍有部分医药制造企业存在对自身经营管理状况的掌握不够准确、成本核算手段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化医药制造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医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医药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工作的有序及有效开展,可以对生产及研发过程中产生的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相关的成本与费用进行全面归集和客观分配,对生产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进行准确的统计核算。医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不仅是对相关支出进行核算,同时还能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监督管控。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企业成本预测、分析以及定价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重大,同时还能为企业成本及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支撑依据[1]。
三、医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与管理意识不足,观念落后
部分医药制造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意识,导致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缺失或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实际的成本核算工作过程中,仅针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涵盖的材料、人工以及能源动力、制造费用等进行相应的归集整理和分摊,难以全面反映产品实际资源消耗和利用效率;第二,未针对产品生产前期研发、准备、销售等阶段进行成本核算,导致成本核算精确度较低,不能充分反映医药制造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无法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第三,部分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于成本结构的了解不够充分,仅针对已固化部分成本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并实现前端规划性控制,对影响成本的各项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导致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二)成本核算方法落后,精细化程度不足
传统模式下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分类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以人工耗费工时以及产品产量等作为分配基数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然而在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进程中,大量间接费用与人工工时、产品产量等内容并不存在相应的函数关系[2]。例如检验费用,其数额与人工工时以及产品产量并不存在相应的函数关系,反而与检验次数成正比。因此,受传统模式下成本分配方法的影响,部分医药制造企业在分配费用时未充分考虑各项费用的影响因素,导致成本核算结果难以充分反映企业的实际成本状况。
(三)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部分医药制造企业内部存在较为明显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导致成本管理过于粗放,实际管理中缺乏规范的工作流程对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过程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具体表现在:第一,在编制成本预算时,预算编制内容的精细程度不足,通常以产品品种划分预算项目,未充分考虑不同产品在具体的工序中消耗的实际成本;第二,企业内部责任划分不明确,未将成本预算目标细化分解、落实到相应的岗位中[3],同时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足,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未发挥出实际作用;第三,部分医药制造企业成本分析机制不健全,未针对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落实过程定期开展成本分析会议,无法及时发掘成本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提高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水平。
(四)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
受大数据时代发展影响,大部分医药制造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都根据工作需求引进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因此,对员工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员工不仅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前国家政策法规变动内容,具备良好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知识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就当前部分医药制造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员工组成情况而言,部分员工缺乏良好的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并且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充分,难以满足当前经济形势下医药制造企业内部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开展的需求[4]。
四、医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优化策略
(一)树立现代化战略成本管理理念
医药制造企业应对现行成本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与变革,更好地适应当前政策及商业环境的变化。在实际的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同时也要增强成本管理的全面性,落实成本预测、成本计划以及成本分析等工作,更好地使成本管理从传统模式下的成本核算转变为成本管理体系,充分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应转变传统经营管理思维,由经营性成本管理逐步转变为规划性成本管理,从产品研发和设计阶段开始就应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从源头上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水平。另外,应保障成本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具有参考价值的决策支撑,保障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实现价值最大化。
(二)优化成本核算方式
医药制造企业应充分考虑自身经营管理特点,结合企业战略发展规划,明确成本管理目标,根据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确定符合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现代化的成本核算方式主要包含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不同核算方式的管理侧重点存在差别,优势也不尽相同。优秀的成本核算方式不仅能提高成本核算精确度,同时还能更好地引导管理层提高对成本变动原因的关注度。同时企业还应设置独立的成本管理机构,协调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信息数据共享中心,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更好地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借助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确保成本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5]。同时,企业应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与更新,使其维持稳定高效运转,服务医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开展。
(三)完善成本预算与管理体系
首先,在编制成本预算时,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编制过程,围绕成本目标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考虑不同产品在具体的工序中消耗的实际成本,将成本目标层层细化分解,明确落实到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其次,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应了解各部门成本目标落实情况,确保纠偏工作的顺利开展,规范工作流程,健全规章制度,更好地对员工进行约束。最后,还要建立定期成本分析机制,计算各期预算执行偏差,将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落实效果充分纳入绩效考核,提高员工对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四)增加复合型人才储备
医药制造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复合型人才储备体系。首先,提高企业内部人才引进标准,确保人才引进的质量,提高员工队伍综合水平;其次,针对企业内部现有员工,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员工及时掌握当前国家政策法规,提升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更好地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现代化医药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开展的需求。
五、结语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国家医疗体系改革,医药制造企业应客观地了解自身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水平,优化成本核算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效率,维持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