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视角下体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优化研究

2021-11-24孙华飞孙唯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5期
关键词:体育类资源共享精品

孙华飞 孙唯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07年诞生于美国,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同时MOOC更注重课程的开放性,强调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人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并且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学习者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1]。截至2019年6 月,世界五大MOOC 学习平台(Coursera、edX、学堂在线、Udacity、Future Learn)的正式注册用户高达9012万人,累计正式上线课程9115门。

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渐舍去传统的竞技体育思想,开始向全民化、娱乐化、健康化方向转变,使得学校内有更多的学生以及社会上有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开始参与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学习[2],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运动技能传授过程中,没能全面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设计出满足学习者个性需求的教学方案,导致影响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以及课程的深度推广和长期建设。该文通过比较MOOC与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建设理念、课程运行模式、教学设计、课程建设团队[3],试图通过借鉴MOOC课程平台建设的优势经验,全面完善和优化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力争建设出满足学习者个性学习需求和适合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并为我国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提出优化方案和建设意见。

2 MOOC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比较分析

2.1 建设理念的比较研究

理念对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性,对课程的发展方向、性质状态、教学设计等方面均有着一定的影响。研究对MOOC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理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MOOC 作为21 世纪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在线开放课程,其建设理念一直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不断优化,始终保持着最为先进的建设理念。第一,整合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课程,MOOC 邀请了最好的名校和名师参与课程建设,要求多所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拔拥有先进教学理念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名师来建设课程,并组建项目建设团队共同完成课程建设;第二,搭建学习平台,提供技术支持,MOOC平台不仅可以为课程的教授者提供功能全面的授课平台,而且能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学习体验,学习平台提供了视频观看、语音交流、在线测试、数据统计与分析等,为教授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第三,优化课程设计,满足个性需求,MOOC将课程内容模块化,每个模块时长8min左右,这符合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区间,也便于学习者进行碎片化学习,同时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将现代信息化元素融入其中,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构建出了适合网络学习的全新教学模式;第四,注重数据采集,多元评价并行,MOOC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了大数据精准分析,能够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4],帮助教师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数据化评价。

笔者通过加入到多个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发现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国际优秀的在线开放课程理念存在一定差距,虽然体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理念,模仿了国际优秀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理念,但是在实际课程开设过程中仍然沿用一些传统的理念,进而会产生授课教师课程创新度不够、学习者学习动力不足、课程开放程度不高等问题。

2.2 运行模式的比较研究

以Coursera慕课平台的运行模式为例,学习者首先要进入官方网站利用Email进行在线注册,在注册过程中除了要设置用户名和密码以外,学习者还要填写个人的相关信息,如年龄、专业、学习经历等资料,平台的人工智能系统会自动识别,推荐适合学习者学习的课程;注册成功后,学习者要根据学习的目标确定学习的课程,之后平台会告知学习者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姓名、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学习要求等,学习者要在课程的要求下规划未来的学习活动[5];开始学习网络在线课程后,学习者需要从“个人中心”的已选课程中进入开始学习,当一段学习结束后,平台会自动为学习者开启网络互动功能,方便学习者与授课教师、学习同伴展开讨论、交流,并督促学习者按时按量地完成课程的学习内容;在学习的尾声,系统会结合教师点评、同伴互评、活跃程度、测验成绩、考试分数来对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学习者的最终评价成绩,颁发认证证书、者荣誉代码或系列证书。

相比MOOC的运行模式,我国的体育类资源共享课程缺少了对学习者个体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分析,且授课过程较为封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与教授者交互性不足,评价形式单一,只能显示中文等问题。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体育类资源共享课程的“爱课程”平台与MOOC的Coursera的运行模式存在很多不同,其运营模式更加偏向异步教学模式,异步教学中学习者主要是观看视频,对学习时间没有严格的要求,且学习过程相对单调,缺乏全面的考核评价和过程监控,对学习者自控能力要求也较高,特别是平台没有提供立体化的教学互动支持,教师无法直接给予学习者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学习者也没有办法科学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效,这一点对正确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巩固都是不利的。

2.3 教学设计的比较研究

研究对“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汪晓赞教授主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并结合Coursera 慕课的教学设计模式,总结出MOOC的教学模式。首先,MOOC团队的主讲成员需要向课程平台提供本期授课的具体计划安排,包括本期授课量、授课名称、主讲教师、注意事项、授课时间(观看时间、互动时间、测验时间、作业时间)等;再由平台后台通过E-mail推送给每一个学习者,并要求其提出反馈意见;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习视频进行内容拆分成3~5个时长在10min 左右的微视频,借助手机客户端,学习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在任何地点开展学习,在视频观看过程中平台会推送测试题目,检查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引导学习者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课程结束时,平台会提醒学习者参加期末考试,通过者可以获得世界范围内都公开承认的结业证书。

通过对国内部分平台中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进行研究,发现体育类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授课方式基本相同;视频形式以课堂录像为主,且视频时间在45~90min;视频没有现代化数字加工,平台互动形式单一,且活跃人数较低[6];评价方式单一,且学习完毕后没有结业证书。通过比较发现,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设计缺少了个性化、碎片化的教学内容,缺少了不受时空限制的互动体验,缺少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导致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习者由于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缺失,而没有最终完成课程学习。

2.4 建设团队的比较研究

一流的在线开放课程必须要有一流的项目团队来打造,不论是MOOC 还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都需要一支有着丰富课程建设经验和先进教学理念的师资队伍来负责建设。我国国家级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由国家、省教育厅联合高等院校及课程专家组,同高等教育出版社构成的三级联动机构组合来完成,以国内某知名体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大学体育》课程为例,其课程建设团队由16人组成,从职称层面来看,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5人,助教1人;从学历层面来看,其中博士5人,硕士7人,学士4人;从年龄层面来看大于45岁的,有7人,30~45岁的,有7人,小于30岁的,有2人。相比精品资源共享课程,MOOC的建设团队则更加丰富,包含项目经理、授课教师、助教、志愿者、制作人、摄制团队、技术团队等,其团队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建设项目,其特点是更加注重名师、名校的强强组合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理念的运用[7]。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二者在建设理念上都主张共享,但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忽视了学习者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以及学习过程中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

(2)在运行模式方面,MOOC 采用同步教学模式,而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更加偏向于异步教学模式。

(3)MOOC采用立体化的多边互动教学设计,而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则是单边接受式。

(4)MOOC 的建设团队结构复杂,但分工明确,更加注重优势资源的整合和先进技术、理念的运用,而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团队则由国家、高校、专家组等部门组成。

3.2 建议

(1)体育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加注重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充分开发网络学习平台的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体育教学互动模式,并及时收集意见,完善运行模式。

(3)将教学内容碎片化,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体验,同时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设计中,使之更加生动有趣、简单易懂。

(4)集合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团队综合实力,建设一支能力全面,技能过硬,配合默契的项目团队。

猜你喜欢

体育类资源共享精品
2022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2021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心经精品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