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图书出版业发展路径

2021-11-24吴永彤

现代交际 2021年24期
关键词:出版业纸质选题

吴永彤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吉林 长春 130000)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利用自身优势,能够精准分析读者需求,并开发多元的内容信息,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用丰富多元的传播形式快速吸引了大批受众群体,这既给传统的图书出版业带来了一定挑战,又给图书出版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图书出版业利用新媒体优势,固本创新,促进转型升级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一、图书出版业存在的必然性分析

1.图书的本质属性决定其长期存在

图书的本质属性主要是其内容专业、系统,包含丰富的知识和思想,并不似其他很容易被取代的流量信息。图书内容的专业性体现在图书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其内容专业权威,很多专业类图书被用于教学领域。有的图书内容是由一批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反复修改编写的,而且在出版之前需要经过图书编辑的论证及加工,这一系列过程都是科学、严格的。从这一点看,图书内容与当前互联网上的一些网络信息是有本质区别的。图书内容的系统性是指图书的内容知识是有逻辑的整体,是连贯的,是对某一方面知识的系统阐述。在互联网时代,图书可以是电子形式的,但其内容并不是碎片化的,仍然是系统的知识内容集成。此外,图书内容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作者思想的展现。相较于靠收集、加工信息为主要方式的互联网媒体,图书的内容原创性更强,它需要读者长时间、专注地阅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图书内容。

2.图书出版的方式以人工为主

信息技术是互联网媒体快速发展的驱动力,但图书出版以人工生产为主,其生产周期长,人工化程度高,无法被机器取代。图书的出版需要经过多个环节:从书稿的选题、写作、编审校再到印刷出版,每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尤其是书稿的写作可能需要耗费几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一些书稿的写作也需要图书编辑参与,给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作者再进行修改。审核编校工作也需要花费少则几个月多达一年的时间。图书生产周期很长,有的大型系列图书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最终印刷出版。在图书出版的整个过程中,书稿写作和编辑是最重要的两个环节,而这两个重要的环节只能依靠人工来完成。图书写作是对科学知识的总结,是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反思,这个过程无法用信息技术取代;而图书的编辑过程也需要专业人员来判断内容,修改文字,这些工作也无法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来替代完成。同时,图书出版对作者和编辑的要求很高,作者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编辑要具备很高的文学和学术素养,知识要广博,沟通能力要强。从这个角度来看,图书出版对人工的依赖程度很高,生产过程不可能被机器替代。[1]

二、媒体融合下图书出版业存在的问题

1.图书选题和编辑形式陈旧

目前图书出版仍以纸质形态为主,其出版过程涉及很多环节,周期很长。专业图书的内容系统性很强,非相关领域的读者看不懂,也不感兴趣,而文学类图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动花费大量时间来阅读的人越来越少,这些都导致图书的受众面越来越窄。在信息时代,移动阅读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人们更依赖移动设备阅读。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很多新媒体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在信息的创作、编辑及传播等方面发力,短期内就可以将作者聚集起来,创作出海量的多元信息内容,吸引受众群体。反观原本就受众面狭窄的图书出版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更处于劣势。

2.图书种类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作品开始盛行,其中虽不乏发人深省的优秀作品,但总的来说,网络作品整体的内容深度不够,多为博取人们眼球的快餐作品。这其实也迎合了大部分阅读者的阅读需求——不需要深度思考,只需要简单浏览就可了解作品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甚至有的出版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获取经济利益,开始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销售畅销的网络作品。有的出版企业为迎合大众的消费需求,不管图书的内容是否相似,只要有市场就进行重复出版,如近几年销售比较好的早教类、儿童科普类的图书,而文学类、专业类的图书出版数量明显减少。这种现状不利于出版业的发展。

3.专业复合人才缺乏

图书出版对编辑人员的要求很高,编辑需要和作者就图书内容的创作问题沟通交流,并对内容进行筛选。因此,编辑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学历,而且文字素养要好,需要长期的磨炼和积累,才能满足图书出版要求。同时,多数编辑长期从事纸质图书的出版工作,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出版业态了解不足,也缺乏新出版业态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如有的图书内容可以转化为音频或视频,有的可以加工成网络课程,这些对图书内容的再加工,都需要编辑有相应的技能。从图书出版业的现状来看,复合型人才缺乏,尤其缺乏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专业及跨传播新闻等行业的综合人才,以及专业编辑能力强、懂策划运营的复合型出版人才。[2]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图书出版业发展路径

1.丰富图书选题和编辑形式

选题是图书质量和销量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好的选题,读者没有阅读兴趣,也就不会产生购买需求。纸质图书主要以书名、封面、目录及序言等内容来吸引读者,如果这些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读者的阅读欲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在确定选题前,编辑应深入市场调研,选择与时代发展相符合的、具有代表性的选题,这样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然后在图书的内容上下功夫,对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不断提高图书质量。编辑形式方面,要基于计算机的图文编辑形式,将文字、图片、音频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让读者的阅读体验更丰富立体,吸引读者群体。

2.根据市场需求丰富出版类型

目前,图书以纸质形态为主,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以电子书为主、多种形式并存。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图书出版既要守正,又要创新。纸质图书短期内不会被取代,因为图书的内容和纸质的形态是非常契合的,电子书的阅读体验短期内无法取代纸质图书的阅读体验。因此,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不管是纸质还是电子形态,图书出版仍要关注内容,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不可为了短期利益盲目跟风,出版一些内容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的畅销书。[3]从长期来看,互联网媒体可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但是以内容为主的专业图书是知识的展现,是思想的交流,是文化的碰撞,这一点新媒体无法取代。未来的图书出版应该以学术类和教育类的图书为主,并且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从更多元的角度实现与教育的融合,网络教育也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图书出版企业应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依靠自己的专业方向,并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打造主辅结合的出版类型,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扩大受众群体范围。

3.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图书出版行业需要技能过硬,既熟知传统出版,又懂全媒体运营的复合型编辑。互联网时代,编辑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更加重要了,只有通过编辑人员对海量信息的选择、加工,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完整有深度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编辑也成为信息内容的推荐人。因此,要根据未来图书出版的发展需求,结合专业人员的实际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让编辑不仅做出版“专”家,还要做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杂”家。应引进各方面人才,壮大编辑队伍,加强对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利用培训、合作交流等形式,提高编辑人员的出版技能。积极地引进互联网媒体、新闻传播等与出版相关的行业人才,发挥不同行业人才的作用,持续稳定地为读者输出高质量的内容。

四、结语

图书的出版,形成了阅读文化,图书在人类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图书出版虽然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图书的本质属性决定其未来仍有很强的发展动力。要利用新媒体优势进行内容及出版形式的创新,推动图书出版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出版业纸质选题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谈诗词的选题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选题有误
电子疲劳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
南宋出版业考述
全景式梳理新千年来的中国出版业
——南大社推出《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首辑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