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2021-11-24

现代交际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线下思政

刘 威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各行各业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尤其是教育行业,互联网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给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带来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及教学改革方向。[1]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实施教学改革、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即充分利用网络的优质教学资源、大数据统计与线下面对面授课的优势,突破了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实现课堂效果的优化。[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当前,我们逐渐进入“互联网+”的时代。相较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互联网线上教学以其直观、生动及多元化的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当前,高校大学生基本为“00后”群体,受成长环境及时代环境的影响,更喜欢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资料,也更习惯以不受时空限制的方式来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其利,也存在一定弊端,即知识的多元化,给学生的思想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发挥其重要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基于这种背景,探索新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成为必然选择,即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特点,线上教学与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教学有机结合,从而科学规划思政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二)思政课堂主体转换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师的“教”,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3]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与手机及网络息息相关,在传统的思政教学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学生沉迷于手机,时而抬头,非必要完全不抬头,这种课堂可以称为无效课堂,这给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到底怎样能够让大学生在课堂上忘掉手机、全神贯注?

一方面,课堂必须具备足够的感染力,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其人格魅力,选择生动且贴近大学生实际的时事新闻辅助授课,使晦涩难懂的理论部分富有色彩,吸引学生自觉地参与课堂;另一方面,转换课堂的主体,由“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给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丰富课堂活动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并且利用网络平台的大数据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课堂实效。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现状

(一)疫情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2020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严峻的疫情面前,按照教育部及学校关于思政课线上教学的部署与安排,实现了“停教不停学”,大多数学校都开展了线上教学,有力推动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疫情之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新冠肺炎疫情使全国大中小学校将教学都转到了线上。

本文以吉林建筑科技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进行研究。疫情期间,根据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课程实际情况,本门课程采用资源+平台的线上混合教学模式,选用了北师大等多校共建、王炳林教授牵头的优质慕课教学资源,依托智慧树教学平台进行理论教学。优质慕课教学资源的使用,一方面,打破了校际、行政区域之间的差别,真正实现了教育公平;另一方面,由于平台慕课操作便捷,学生可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自主选择重复播放,且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一定程度上帮助其夯实基础。除此之外,发挥QQ平台的补充作用,搭建在线交流群与在线翻转课堂,实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紧密结合,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进一步对线上知识模块进行分解,明确并细化每节课学习任务,通过平台发布本节学习任务、电子教材、多样化内容链接等,多种渠道来拓展教学资源。制定合理且严格于传统课堂的线上课堂纪律,多手段并举,保证学生学习实效。

课中:为确保课程结构的完整性与科学性,教师在每节课设定课前回顾、课中视频学习、多元化互动三个教学环节。在课前回顾环节,设置本节课的思维导图,设定问题清单,帮助同学以问题为导向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在课中的视频学习过程中,师生同步学习,教师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运用系统平台批阅试卷;在多元化互动过程中,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利用教学平台围绕重难点内容设定投票、头脑风暴、抢答及问答专栏,并给予实时的过程性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设定主题式讨论,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理论部分的理解。

与传统教学比,学生在线上学习普遍存在“他律弱化、自律不足”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其核心内容即教师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疫情防控期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

结合实际,学校的教学工作必须适应“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门课程在这一特殊时期展开了混合式教学,即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传统教学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的教学实效,本文在全校范围展开了问卷调查,以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同学们对思政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了解,72%的同学认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有必要开展的,希望通过线上学习掌握结构性强的知识体系。相对于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授课,线上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内容更为丰富,可随时不限次数地回放,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形成了问题意识及参与意识,进一步提升了课堂的实效。

实践表明,线上教学存在着网络平台卡顿、技术操作的困惑,学生易分心走神,缺乏面对面的师生互动效果等弊端,因此采用混合式教学可以弥补不足。与此同时,应加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联系紧密性,相互补充。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多途径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

“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围绕全面推进教学现代化这一时代要求,各高校在进行本科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强调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5]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引领人,其思想政治立场、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都对思政课的课堂效果及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引导教师“回归本分”,鼓励其更加热爱思政教学、研究思政教学,进一步加快变“以教师教为主体”为“以学生学为主体”的教育改革步伐。

一方面,引导任课教师重视混合式教学方法,使其具备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师素养,具备甄别关键性案例信息的能力,能够有针对性地选取优质课程资源,与线下教学进行科学整合及应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重要的主体,教师完成了“教”,学生进行了“学”。针对“00后”大学生群体,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方法,根据“0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成长环境特点,因材施教,确保课程有序开展。

另一方面,应激励教师成长为“有温度的新型教师”,教师和学生不是两个孤立的主体,而是紧密相连[6],不应该将教师定位于“教”、学生定位于“学”。授课过程中,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必须掌握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的能力,做有温度的教师,进而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应多渠道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科学化、合理化及与专业课的深度融合实践。

(二)科学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

“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了,不再是过去的学校、教师一条渠道。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平台具有多元性、趣味性、直观性、便捷性等特点,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获取知识及信息。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处于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个别学生还不具备独立辨别正误的思维能力,极易受不良信息的侵袭。丰富、生动的网络信息可以让大学生得到思想方面的启发,但也容易误入歧途。因此,高校必须站稳教育的主要阵地,科学优化教学资源,坚持以高校教师为主导,科学甄别教学资源与网络信息,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利用网络的调查功能与大数据的统计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三)合理规划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比例

慕课、微课等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及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陈规,突破了传统线下面对面授课的时空局限性及资源单一性。结合网络平台的大数据功能,教师可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实时优化与更新,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高校的思政课对于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至关重要。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现象,教师必须结合社会实际(政治制度、国内外发展的时事新闻)展开全面、科学的分析,合理规划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比例至关重要。

选取线上教学资源时,教师应当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科学设计课程。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实际,深入分析知识结构体系及知识内涵,深化并扩展教材的知识点,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线上教学与传统的线下教学,都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教师应整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合理规划教学的课程比重,也应该把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的感受放在首要位置,从而实现将“以教为主”转化为“以学为主”的目标,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融入课堂,自发承担新时代赋予其的历史职责。

在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更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具备独立自主能力、适应时代发展、适应社会的新时代人才,重视学校的学习,更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材施教,强化其综合能力及素养。

四、结语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合理分配二者比重分配,注重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必然途径,为思政课的优质课堂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教学参考。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线下思政
“线上+线下”混合式体操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COZMINE线下集合店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